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我国的国旗趣谈

谭启晓

 

    国旗,是象征一个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旗帜。

    一提起我国的国旗,我们就会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左上方缀着五颗黄色五角星,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是暖色,能表达优美、温和、珍贵,也表达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五星中的一星较大,居左;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的中心点。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各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人民所包括的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五星位于旗面的左上方,似闪闪星辰居高临下,金碧交辉,映照大地,江天寥廓,山河壮丽。整个图案,庄严而显华丽,简洁而不单调,雍容而有气势,明朗而不箫疏(详见图一)。

    大家可能知道,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我们浙江瑞安人,建国前在上海工作的地下工作者、报道经济新闻的曾联松同志。但很多人不知道,1949年6月15日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确定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首都等方案的组长是我们民进的领导人、我国著名教育家马叙伦先生,而担任副组长的是北平军管会主任叶剑英同志和沈雁冰同志。

    在新中国建国之前,中华民国在1931年时制定了一面国旗为红地左上角青天白日(详见图二)。这种青天白日旗,早在1894年孙中山创办兴中会时,就已指示陆皓东设计出来。白日象征着光明,12道光芒代表着12个时辰,光芒尖锋象征着革命锐进。1905年兴中会改名为同盟会,孙中山主张用兴中会的青天白日旗,加上红底,作为同盟会的标志,红色是革命的象征。整个旗帜的涵义为:青天白日满地红。后来,蒋介石掌握了中华民国的领导权,虽然仍旧用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为国旗,但他不但没有革命,反而还大肆屠杀革命志士,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宗旨。

如果问,中国在1931年以前的国旗是什么样子?什么图案?则一定会有更多人回答不出来。据历史记载: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在南京筹组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经各省代表同意,采用横排的等宽红、黄、蓝、白、黑五色作为国旗,表示当时我国的主要民族汉、满、蒙、回、藏的共和。1912年1月11日,由孙中山颁布各省通用。这面国旗陈列在浙江省博物馆的历史馆三楼陈列室,大家不妨去参观一下(详见图三)。

    再往上溯,清朝政府有国旗吗?恐怕不知道的人更多了,连博物馆里也没有收藏。据历史记载: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失败后,洋务派首领李鸿章在同各帝国主义国家举行通商和互派公使的外交谈判中,看到别国政府都悬挂有国旗,认为自己乃堂堂中华帝国,也应有一面国旗。于是,便向慈禧太后奏请制订一面中国国旗,得到慈禧太后的恩准。时隔不久,李鸿章便将画有虎、豹、狮、龙、麒麟、八卦等图像的国旗图案面呈慈禧太后,经慈禧太后钦定,决定以金龙旗作为清朝的国旗,通称“黄龙旗”。图案中的龙是黄帝威严的象征,黄色底则为满族的代表色。这种国旗最初是三角形,后改为长方形。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旗,它一直悬挂到清王朝灭亡。

    说来你可能不会相信,我家里还保存有一面清朝的国旗——黄龙旗呢(详见图四)!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我爱人郑映霞,原籍宁波慈溪龙山,她的曾祖父郑汉彪,生于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后来官居道台,家里有绿顶轿子一顶、旗锣一对、黄龙伞一顶、朝珠一串、红缨帽一顶,还有“肃静”、“回避”木牌若干,曾祖父外出时,鸣锣开道,煞是威风。由于官位在身,他住的“大屋”前面有两根石座旗杆,重要节日时可升上清朝国旗——黄龙旗。

    这两面国旗,各长1.66米、宽0.95米,质地采用丝麻类织品,底色为金黄色,图案为“飞龙戏珠”。上绘有青色的一条龙,淡绿色的龙身弯曲着,龙头向左上方昂起(旗杆方向),背鳍和龙爪是深绿色,龙尾精神地往上翘。由于长期的雨淋日晒,“飞龙戏珠”中的“红珠”已褪色,但还依稀可见。

    我爱人从小由奶奶带大,和奶奶感情很好。1964年,我女儿刚满月,我爱人抱了孩子回宁波龙山看望奶奶,临走前,奶奶说:“你看着家里什么喜欢就带走吧!”因那时交通很不方便,家具太重拿不动,我爱人就挑了一床狗皮褥子和一对锡做的接酒罐带回了杭州。后来在拆洗褥子时才发现里面还缝了面黄龙旗,当时也不知道是件珍贵的文物,只觉得好玩,才洗洗保存了下来。

    据奶奶说,1910年是奶奶结婚的大喜日子,夫家的排场可气派了,到处挂灯结彩,屋前升起了两面黄龙旗,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可是,好景不长,第二年辛亥革命成功,清朝从此灭亡。这两面龙旗作为反动的东西理应毁掉,但长期勤俭惯的奶奶看到龙旗的质地比较好,毁掉可惜,就将它作了狗皮褥子的面层,但又怕人家看到“龙旗”,只得在上面再罩上一层布单子,废物利用,既经济又实惠。

    2004年11月初的一天,我爱人看到都市快报开辟了“宁波老家什——讲述宁波百姓故事”栏目,就给编辑部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我家收藏着一面清朝的龙旗,立即引起了记者们的好奇,问了一些情况,觉得是个新闻,当天晚上就来我家进行了采访,并拍了照片。次日,在报纸上作了报道,题目叫“清朝的龙旗——见证了我奶奶大喜的日子”。

    在采访过程中,我凭着浅浅的记忆,对记者说,前几年我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文章,其中写到我国的第一面国旗是清朝的黄龙旗。由于证据不足,记者不便报道,生怕误导了读者。

    都市快报发表清龙旗的报道后不久,我在杭州收藏品市场收购到一本由中宣部、国家教委、文化部、新闻出版署、团中央联合推荐的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图书之一的书籍《话说国旗、国徽、国歌》,其中明确叙述了我国第一面国旗的来历、形式与内容,这才证实了我家收藏的清朝黄龙旗就是我国的第一面国旗。

    既然在浙江省博物馆内只藏有辛亥革命成功后的五色国旗,我将把我家收藏的我国第一面国旗捐赠给国家,也算为历史作一点贡献吧。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