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真情系灾区 大爱如潮涌

  

 

5月12日,一场8.0级的强地震袭击四川汶川!天崩地裂,美好家园瞬息间变为废墟,这突如其来的灾难牵动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更牵动了我省民进会员的心。伸出援手,全力以赴,用我们的爱心消弭灾民的苦难,这是我们全省民进会员共同的心声。连日来,我省民进会员通过各种渠道捐款、捐物,还用向会组织交纳“特殊会费”等形式表达爱心。期间,动人的情景不时展现,感人的事迹不断涌现:盛昌黎主委带头捐款,王旭烽副主委捐出4万元新书稿费,全省专职干部第一时间捐款以表心意,书画界会员积极捐画义卖,文艺界会员主动义演募捐,企业界会员慷慨解囊,教育界会员毅然到灾区支教,更有白衣天使纷纷请缨,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

 

胡颖红一线抢救伤员

 

胡颖红,民进浙医二院支部副主任、浙医二院脑重症监护室(ICU)主任,她是浙江省第一批赴四川灾区医疗队94位医生中的一员。

生死攸关显身手

5月14日12时医疗队到达成都后,一路辗转,下机后就往平武县赶,途中遇到山体滑坡,桥梁断塌,交通受阻,无法前行,无奈只好返回江油,露宿野外,一夜未安眠。医疗队员们心里都很急,希望马上能到位救人。

第二天天刚亮,胡颖红所在的医疗队驻扎江油市中医院临时医疗点,医务人员就开始对留院治疗的300名伤员、病人进行检查、手术、治疗。胡颖红发现刚从废墟中被解救出来的伤员陈茂,送入临时医疗点时口唇发紫,呼吸急促。这个县级医院很多仪器都被震坏了,只有一台CT勉强可以工作。老陈做了CT后,突然出现呈失血性休克,心跳骤停,生命垂危。“病人明显有气血胸症状,马上转送ICU,准备手术!”胡颖红果断作出决定。

医疗点的ICU仅仅是用油布遮盖起来的露天帐篷,大大小小的余震导致地面不时地颤抖,手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首先要使伤员心肺复苏,没有除颤仪,胡颖红和医疗队员一起就用自己的双手,一次次按压,10分钟后,满头大汗的医疗队员们看到监护仪上出现了波纹才停手。但老陈仍然没有脱离生命危险,必须接受开胸手术把血止住,才有稳定的可能,不然,死亡会很快来临。在缺少很多设备、药品的条件下,胸外科医生、麻醉师等几位专家联手迅速会诊,并第一时间给老陈实施了手术。近2小时后,老陈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

这天,胡颖红所在的医疗队共救治了35个重症伤病员,并配合当地为3个重症伤员进行了手术,在整整24小时中,胡颖红只在临时帐篷里休息了5个多小时。

用冰降温保证手术

5月19日,浙江省医疗队兵分两路,一路由35人组成的突击小分队,每人背着30-40斤的医疗器械、药品、消杀物品和个人的生活用品徒步进入医疗盲区南坝镇,一路留在平武,继续治疗伤员。平武医院需要胡颖红这样高年资的医师,她被继续留在平武。

早上,平武县医院送来了一位1岁多的男孩子,患腹股沟斜疝的疾病,发病已经四五个小时了。他父母陪在身边,由于身体疼痛,小男孩大哭不已。

由于医疗条件十分简陋,当地医生在动不动手术的问题上十分犹豫。胡颖红与医疗队的几位成员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要手术,因为一旦时间拖久了,造成小肠坏死,就会危及孩子的生命。

医院里的手术室已是危房,在频繁的余震中不时地掉下砖瓦。医疗队成员自己动手,在医院外的广场上搭起了简易帐篷,安置了一个手术台。手术台有了,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平武气温高达30多℃,帐篷又热又闷,影响手术的进行。这时,医院外有几个当地小孩在玩,也许是听到了医生们的讨论,他们跑过来对胡颖红说:“到我们家去拿冰吧!”这几个孩子带着胡颖红去了他们家,将冰柜里的冰全部拿了出来,不够,又加了几瓶冰水。

下午4点多,手术顺利进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成功了。

建立临时ICU

为及时抢救受伤的群众,平武县人民医院空地上搭满了简陋的帐篷,作为临时病房,同个帐篷里轻重伤员混挤在一起。胡颖红是这支医疗队ICU组组长,她把组里的成员分配到各个帐篷,专管重伤员。

作为二级乙等医院的平武县人民医院,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批重伤员,毫无经验。而身为大医院ICU主任的胡颖红看到这一切向院方提出了诚恳的建议,一定要把危重伤员集中监护,建立重症监护病房(即ICU)。胡颖红说,ICU病房,能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的保障,对危重病人提供一个“黄金时段”的救治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抢救病人的生命。院方觉得胡颖红主任的话在理,同时又看到ICU的医生们抢救重伤员经验丰富,行动迅速,措施得当,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快,在临时帐篷里建立了ICU。

 

书画家笔墨凝聚爱心

 

由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青年时报等多家单位主办、浙江开明画院等多家单位协办的“中国一家·情系汶川”大型抗震救灾书画义拍活动自5月17日起至5月24日在杭州举行。这是一场由点滴爱心汇聚而成的义拍活动。

当听到四川汶川发生强地震后,原民进省委会副主委、浙江开明画院院长、中国美院教授吴山明第二天就通过开明画院和民进中国美院支部捐款1万元。为“中国一家·情系汶川”的这场义拍,吴山明捐出了四尺整张国画《大河晨曲》。这不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以前暴风雪来临的时候、海啸汹涌的时候……每次,他都积极投身其中,用画笔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这是画家应该做的,义不容辞。”吴山明说。说起四川的地震,吴山明很痛心。“那些地方我都去过。当初美如仙境的地方,转眼就成这样子,真不敢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吴山明曾到四川采风:“从青海出发,经甘肃、四川,路过了汶川,那些地方当时不发达,但是美丽、自然,那次采风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现在被震成这样,真的很伤心。”地震当天晚上,吴山明就画了一幅《达摩》,希望灾区人民平安。这次的《大河晨曲》,是吴山明看到“青年时报”倡议后,用了一天多时间完成的,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这幅68×136厘米的画面上,画了一位美丽少女,安静地坐在大河的源头上梳头发。整幅画充满着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吴山明说,灾难过后人民需要安居乐业,希望大家能从这幅画中看到积极的意义。现在的这幅《大河晨曲》,实际上是第二稿,是吴山明在第一稿后觉得不满意毁了重新画的。作为第二代新浙派人物画的主要代表之一,吴山明的人物画非常有名,毫不夸张地说,就是那未完成的第一稿,恐怕也有不少人愿意收藏。不过,吴山明觉得既然是拿来义拍,就一定要画得完美。几天来,他积极参与省、市美协及新闻媒体组织的书画义卖活动,已先后捐出四尺整张作品四幅,四尺三开一幅,并与人合作六尺整张四幅,八尺整张一幅,价值在百余万元以上。

原民进省委委员、浙江开明画院艺术顾问、中国美院教授孔仲起得知四川地震灾难时,毫不犹豫捐了1万元钱,但他觉得还不够,“做人要有善心,多积功德,为国家、为人类做点好事。”于是,他写了一张“功德无量”的字幅交给画院参加义拍。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孔老却是经过一番仔细考虑才落笔的。“我名庆福,字仲起,我把印章都盖上了,‘庆祝你有福气’,拍这张字的人,我想他肯定是善良的,我的名也算是对他的祝福吧。”这幅书法的落款是:孔仲起敬书。75岁的孔老说,“买这幅作品的人是在帮助灾区,我从内心尊敬他。”孔老最后坚定地表示,灾区一定能度过难关的。

民进会员、浙江开明画院艺术顾问、中国美院教授周沧米,这位近80岁的老画家,一听到四川地震,拄着拐杖就来到画院,主动要求为灾区捐钱捐画。听说要进行义拍活动,一大早,他就醒了,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画画。八点钟还没到,他电话就打到画院:画好了,赶快交给你们。周老对四川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为作画,他曾多次去四川采风,那里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30岁时,周沧米第一次走进四川,在那里待了半年,结识了国画大师陈子庄。都江堰、江油、绵阳,这些地方他全去过。他说,文化底蕴深厚的四川让他有了很丰厚的收获。周沧米擅长人物画,在后来出的写真集里,“四川老乡”占大部分。这次地震,灾难最严重的地方都是周沧米熟悉的地方,怎能让他不难过?“太痛心了,就在地震前两天,我一个朋友才刚刚从四川绵阳作画回来,还直夸那里风景好……作幅画,表表心意吧。”周老说着,声音一度哽咽……

在开明画院的画师们积极参与义拍活动的前前后后,始终有一位忙里忙外、跑前跑后的人,他就是民进会员、浙江开明画院常务副院长沈曙。地震发生的第一天,吴山明先生就和他一起在商量赈灾义卖之事,“中国一家·情系汶川”大型抗震救灾书画义拍活动正与开明画院不谋而合。为义拍活动,沈曙不仅捐出自己的油画作品《河湾幽幽》,还将组织发动画院画师参加义拍作为头等大事,在他的积极宣传、沟通之下,画院的画家热情空前高涨,83位画师参与这次活动,共捐书画作品109幅,拍得善款约60万元。当民进省委会充分肯定他的成绩时,他动情地说:“只要能帮灾区人民共度难关,我做什么都是心甘情愿的!”

 

王久芳倾情灾区同胞

 

  汶川发生强烈地震的消息,浙江民进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省政协委员、荣安集团董事长王久芳是在晚间新闻里得知的,虽然当时他对受灾的程度还不是太清楚,但他已预感到那里的同胞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灾难,心情感到异常沉重。

5月13日是浙商理事会组织到香港的日子。早晨六点醒来,王久芳心里牵挂的还是头天晚上关于汶川地震灾害的消息,急急忙忙打开电视,看到的是一幅幅血淋淋的画面,这样的画面使他的内心感到一阵阵揪心的痛。当即打电话指示办公室同志立即向宁波市红十字会捐送救灾款30万元,希望早一刻将这笔救灾款兑换成救灾物资发往汶川灾区。

在赶赴萧山机场的路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王久芳越想越按捺不住,当即又作出两项决定:第一,指派工程部负责同志组建“援助灾区务工人员工作组”,要求对施工现场所有四川籍务工人员进行灾情摸底,协助他们与家人取得联系,对受灾地区的务工人员做好安抚。第二,请公司党支部同志负责这两项工作的落实,同时密切关注来自汶川灾区的报道,以便向灾区提供进一步的援助。

九点钟左右,公司党支部同志来电,向他通报了两个消息,一是宁波市红十字会已将荣安集团的30万元捐款作为首笔援助四川灾区的救灾款正式收下。二是应公司员工要求,荣安集团工会正在集团内组织个人募捐活动,募集善款5万多元。14日,公司又传来消息,一支由40多名员工组成的义务献血队已在公司的QQ群里完成报名,他们与宁波市血站进行了联系,准备随时向灾区人民奉献自己的热血。当听到这些消息时,王久芳一方面为自己临行所作的决策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员工的善举感到自豪。

在香港期间,王久芳每天最关注的一件事就是来自各种媒体有关灾区灾情的报道,一幕幕惨状,一张张无助的脸使他禁不住潸然泪下。而当他看到全国上下齐动员,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动人画面时,他又为自己出生在这个伟大的国度,伟大的时代而感到庆幸。

5月15日下午,他从香港回到宁波,心急如焚的他顾不得回家,一下飞机就径直来到公司,召集公司高层人员专门讨论了对灾区进行后续援助等事宜,为了顺应企业员工日益高涨的忧国热情,也为了带动更多的企业参与为社会承担责任的行列中来,王久芳决定在原来捐助的基础上,再追加200万元,来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这些天来,他一直和省委会保持联系,并通过民进的渠道与灾区教育部门联系,愿将这笔捐款为灾区人民重建一所小学,以表达他对灾区人民的一份爱。

王久芳说得好:“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但当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团结起来同承国难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座钢铁般的长城,所表现的力量是令人畏惧的。我们坚信:灾难只是暂时的,一切终将重归美好!”

 

 

相关链接

我省民进会员捐助地震灾区钱物逾2300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6月20日,我省民进会员通过各种渠道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总金额已达23582897元,它创下了浙江民进历史上捐赠数额之最!下面是各地方组织和省委会所属单位及省直基层组织捐助钱物合计金额:

一、 各市委会(19159521元)

杭州:1100000元;宁波:4720000元;温州:9510000元;湖州:499930元;嘉兴:57744元;绍兴:532812元;金华:506800元;衢州:71735元;舟山:60500元;台州:2020000元;丽水:80000元。

二、 省属单位(2514476元)

开明画院:2500000元;浙江文达电脑学校:14476元。

三、 省直属支部(1908900元)

浙大玉泉校区:10000元;浙大西溪校区:4800元;浙大华家池校区:7800元;浙大湖滨校区:3600元;中国美院:54640元;浙工大:6300元;浙江工商大学:4000元;浙江中医药大学:5000元;浙江教育学院:3500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3900元;浙江理工大学:3070元;浙江财经学院:3100元;浙江传媒学院:8000元;浙江树人大学:6100元;浙师大杭幼师学院:3000元;省教育厅教研室:2900元;浙江艺术职业学院:1200元;浙大西溪校区退休:2600元;浙江歌舞剧院:5200元;浙江越剧院:12000元;浙江话剧团:115700元;浙江昆剧团:7500元;浙江京剧团:3200元;浙医一院:9000元;浙医二院:6000元;省妇产科医院:4850元;省儿童医院:27800元;浙大邵逸夫医院:31050元;浙医一院退休:10000元;浙医二院退休:2000元;省妇产科医院退休:4200元;省儿童医院退休:1300元;省中医院:10000元;省肿瘤医院:2000元;省人民医院:2350元;省立同德医院:18110元;第一联合:2000元;第二联合:110000元;第三联合:664380元;省直文化:54000元;省直出版:10000元;第一科技:8500元;第二科技:645900元;省委会机关:8350元。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