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肝脏切除微创手术的先行者

--记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副院长蔡秀军教授

 

讲台上的蔡秀军

蔡秀军率队为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医疗服务

 

今年年初,一位舟山渔民来到杭州求医。经过详细检查,发现这位渔民已身患肝癌,且肝瘤已达21cm长,10多cm厚,有半个足球大。若按以往的手术惯例,医生一般会在患者腹部打开一条18cm—24cm的切口,但这一次手术特别例外,患者最终只在腹部留下了4个0.5cm—1cm的小孔便顺利地摘除了巨瘤,并于一周后康复出院,创下了浙江省医学界的新记录。完成这项高超手术的就是我国肝脏微创手术的先行者——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蔡秀军。

初见蔡秀军,这位来自温岭长屿的学者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自信而又坚毅的谈吐,庄重而深富学者风范。随后的深入交谈,使我更透彻地了解了他大胆而富于创新的学术历程。

谈到自己的经历,他向我娓娓道来:“我1976年初中毕业,1979年在新河中学读书,1981年考入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读了5年后,分配在浙医大附属二院普外科工作。1988年,我考上在职硕士研究生,1993年我又攻读了博士学位。1994年到1995年,我很幸运地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进修肿瘤外科与创伤,这可以说是我学术研究的一个转折点。也就是从这一年,我开始尝试做腹腔镜微创手术,当时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思。这种手术技术风险性大、技术含量高,但我坚持自己做。第一例手术是一位肝癌患者,身体情况还算好,手术也很成功。万事开头难啊!等到2003年,我已经顺利完成这类腹腔镜微创肝切除手术45例,可以说我的手术水平在当今全国是最好的,在全世界我也是第三名!”蔡院长说得激动起来。

“搞学术研究,既要有三分的稳重,又要有七分的创劲”是蔡秀军的座右铭。“微创外科手术是1987年由一位名叫Mouret的法国医生发明的,而我们邵逸夫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这项手术的医院之一。1993年,对这种手术的开展我们尚处于摸索实践阶段,1994年就做到了34例,1995年272例,去年已经达到了创记录的3000余例。10年间我们共开展了1.5万例腹腔镜胆道手术,我自己做的就有4000余例,技术都已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从当初的摸索到现在的成绩,我们经历了一个艰辛的实践过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手术目前仍是国际上难度最高的,我也是在1997年才开始做的。当时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医院在全国首先使用微创外科手术技术进行了肝切除,闻知这一消息后,我就开始摸索,到现在已经成功地实施了49例。”

蔡秀军敢于向最难、风险最大的研究项目挑战,而成功也往往乐于垂青这样的人。“目前国内有很多人、很多名人到我这里来做手术。有的病人来自香港、澳门等地;有的病人甚至凌晨3点就来排队挂号。”

1997年4月,年仅34岁的蔡秀军担任了普外科的副主任。他在学术和事业上取得的成就,缘于他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执着的人生追求。在邵逸夫医院,他还创下一个辉煌的记录——一天开刀13个,全是在腹腔镜下的微创外科手术,每次手术平均时间仅有20—40分钟。1999年12月13日,他出任邵逸夫医院的副院长,2000年被评为教授,2001年升任博导。

如今的蔡秀军,是全国知名的微创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邵逸夫医院医疗副院长,腔镜诊治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会员,浙江分会外科学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肝胆胰癌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他还是《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消化外科》、《浙江临床医学》的编委,《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的编委。他从事临床工作十五年,具有扎实的外科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尤其精于腹腔镜微创手术技术。他在微创外科手术领域有着杰出的成就和很大的知名度,曾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和各大医院进行手术演示。他在中外著名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参与数十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浙江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4次、浙江省教委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多项大奖。他还编写了《腹部外科临床实践》、《外科学进展》、《腹部外科手术经验文集》等多部著作。突出的科研成绩、出色的工作表现,使他获得了第五届浙江省青年科技奖,第四届浙江省青少年英才奖,1999年浙江省优秀医生,2000年中国普通外科杰出中青年学者,2003年浙江省有杰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虽然名誉满身,但蔡秀军没有丝毫的傲气与架子,始终以一种虔诚、虚心的学者风度待人,这便是他的人格魅力。

谈到他在专业上的进一步发展和下一步的设想,蔡秀军踌躇满志而又充满自信:“我相信我们的微创外科手术技术比同行都强!我下一步将在腔镜器械开发和研制上做一些研究,还要研究新的手术方式;另外还要加强基础研究,争取在这一领域再做出新的贡献。”

如今的蔡秀军副院长,以其沉稳的性格、大刀阔斧的精神、虚怀若谷的学者风范,在医学耕耘的领域上,走向一个又一个更加辉煌的学术颠峰。

 

(蔡秀军现为省政协常委、民进浙江省委会常委、民进浙江省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