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十六届四中全会为啥亿众注目
    中秋在即,坊间街谈巷议的是十六届四中全会。翻阅报章、点击鼠标,读者迫不及待查看的也是十六届四中全会。自从新华社9月7日首次披露了十六届四中全会定于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的消息以来,十六届四中全会成了最引人注目的大事件。

    我问朋友:为啥特别关注十六届四中全会?朋友答得很干脆:全会的主题破了社会生活的题。细看2004年9月7日新华社发布的权威消息,提交全会审议的主要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包括党的“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基础”,既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又是社会生活中、党的建设中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毋庸讳言,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是进一步落实一九八零年邓小平同志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谈话的历史性会议,也是对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胜利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会议。

    政治体制改革自从小平同志1980年郑重其事提出以来,至今已经24年。有些人总是以所谓“三权分立”的体制模式叽咕不停,其目的是想通过所谓的“改革”,摆脱共产党的领导,把中国引向一场内乱。而随着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进展,我们现实生活中确也遇着一些新问题、新矛盾,还暴露出某些方面的腐败,而林林总总的问题又都与体制这个“纲”密不可分。因此,人民希望“纲举”,而不是希望“纲缩”;希望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入手,把共产党真正锤炼成为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目标的火车头,成为凝聚人心、团结各方开拓前进的领导核心。

    人民关注十六届四中全会也由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诞生以来,实践“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人们看到,中央领导集体在依法治国方面率先垂范,在从严治党方面更是响雷下雨,成绩卓著。仅今年,中央就出台了《关于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等五个规范性的文件以及《关于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进行清理的通知》。六个文件的公布实施,使立党为公得到了体现,使从严治党有了规范。笔者看到,今年以来,各地不论是选拔官员,还是清理官员从商都有条不紊,置于制度监督之下。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人民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党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国家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中也印证了党在天天进步。可以相信,“制度建设这个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重要环节,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见《人民日报》2004年9月8日一版)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必将为我们的党和国家带来了一个更加明媚的春天。

(来源:央视国际 亦菲)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