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我带领受阅方队接受毛主席的检阅

谭启晓

1956年至1974年,我被分配到北京工作,这18年间,我与国庆游行结下了不解之缘。1956年国庆节,还不到18周岁的我,第一次参加了国庆节天安门群众大游行,第一次看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游行队伍招手,那种激动、兴奋和难以言语的幸福至今仍在我心头!

那时候的我,年轻、身体好,个子高,工作积极,政治上又要求进步,所以,每年国庆节,组织上都选我以群众的身份参加天安门游行。从1961年开始,我则以一个“民兵”的身份,肩上挎着冲锋枪,接受毛主席的检阅。然而在我参加的那么多次游行中,最使我激动和难忘的是196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的群众游行,因为在那次游行中,我是作为“国家机关方队”的总指挥,带领着1800名国家机关干部,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地正步通过天安门接收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的检阅的。事后我们还得知,我们的方队受到了毛主席的夸奖,在《人民画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特辑”上唯一刊登受阅的特写就是我们国家机关方队阵容中的“战士”,相片上方还写着“沿着毛主席‘五·七’指示的光辉道路奋勇前进!”几个大字呢。

回忆起那年的受阅,感觉还像做梦一样,我竟然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普通“战士”,一步步地成长为国家机关方队的总指挥,离奇得叫人不敢相信,但这却是事实。

19697月,铁道部领导通知我们单位抽调20名职工参加庆祝国庆20周年游行活动。1960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改革国庆典礼制度的决定中对国庆安排作出规定,此后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按照此规定,1969年国庆20周年是大庆年,应举行阅兵,但考虑到当时中苏关系的恶化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形势,中央决定取消阅兵,而扩大群众游行的规模。“国家机关方队”的增加是庆祝活动的一个亮点,主题是突出毛主席“五·七”指示的英明与正确。根据天安门游行指挥部的安排,挑选了国家机关中的30多个部(委),每个部(委)为一个“连”,每连65人(其中5人为备用队员),30个“连”为一“师”。整个方队为30排,每排60人,方队尺寸为30×30。铁道部就是国家机关方队的一个“连”。至于连队在方队中的位置安排,要通过两个月训练期间的三次评比来决定。综合分第一名的安排在方队的第一排,综合分第二名的安排在方队的最后一排,以此类推,综合分最差的就夹在方队中间了。这样的安排,不仅促进每个连训练的积极性,也使整个方队在接受毛主席检阅时更整齐、更有气势,充分体现毛主席“五·七”指示落实在国家机关干部身上的成果与思想面貌。指挥部确定国家机关方队战士的服饰与装备为:深蓝色中山装,袖子与裤脚卷起,肩上斜挎背包,脖系白色毛巾,脚穿黄色军用球鞋,脖子后面背一顶草帽,另外在受阅时右手握一本红宝书,即《毛主席语录》。

我又一次地被单位领导选为游行的参与者。当时我们铁道部连的连长是工会干事李志林,党委宣传干事宣向荣为我们连的指导员。铁道部连65名战士分别来自铁道部78个直属单位,训练的大本营就设在我们单位,整个连分为5个班,我是第3班的一名“战士”。

大约不到一星期之后的一次训练中,我们单位的军代表——张春和大校突然让大家集合,严肃地说道:“我看了你们这几天的训练,越看越生气,懒懒散散、松松垮垮的,一点章法都没有,哪像支队伍,如果按照过去打仗的话,你们都要死在敌人的刀枪之下了。我也不怪大家,我认为主要是队伍的领导不得力,没有掌握训练的有效方法……我宣布,撤销李志林、宣向荣的连长、连指导员职务,谭启晓出列!”当时我本能地从队伍中向前跨了一步,紧张地接受张代表的“教训”,哪知接下来张代表宣布:“我任命你为铁道部连的连长兼指导员!”天哪,我哪能担当起这样的重任,何况当时我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据悉,张代表已打算让我火线入党,在当时的特殊年代里,军代表的权威是高于党委的。)张代表接着给原连长和指导员安排任务:“你们二位现在的任务就是协助谭启晓搞好训练,主要是后勤保障工作,尽管受阅时的服饰和装备是上面发的,但现在我们要准备另外一套装备,在训练时就装备好,不仅有利于训练,也有利于几次评比,我们的目标是每次评比都取得高分,力争方队的第一排!”张代表接着对大家说:“我多次参加过国庆阅兵,尤其是1959年我代表南京军事学院参加的那次阅兵,深有体会,只要抓得早、练得勤、管得严,出奇制胜,取得好成绩是没有问题的。同志们,有没有信心!”大家的情绪被张代表的一席话调动了起来,齐声高呼:“有!”听了大家的回应,张代表高兴地点点头,“好吧,今天的训练到此结束,回去分班讨论一下,提些建议,以便把今后的训练搞得更好。”

休息期间,我马上找了张代表,诉说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有限,怕不能带领全连完成好训练任务。张代表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决定让你当连长兼指导员,我是考虑了很久的,我知道你工作一贯认真,做事一丝不苟,参加过多年的民兵训练,动作要领标准,说话又有魄力,基本上达到了一个指挥员的标准,而且你又懂得音乐,受阅时,指挥员的口令是根据军乐队的音乐旋律下达的,不懂音乐的人,往往会下错口令。你也不要着急,下午我就带你去解放军海陆空仪仗队,看看他们是如何训练的,学习他们的经验,特别是指挥员的指挥要领,然后运用到我们的训练中来,我相信你会称职的!”

当过兵、打过仗、参加过多次国庆阅兵的张春和代表真是雷厉风行,下午就带我到解放军仪仗队取经。在那里,我不仅亲眼目睹了他们的训练,还学习了不少训练的方法和诀窍,我边看、边听、边问、边记,如饥似渴地足足记下了五大张纸。

果真,按照张代表的谆谆教导和仪仗队的指导方法,我们连的训练大有起色,战士的训练热情非常高,进步也非常快,在整个师三次评比中,我们连名列全师之首,最后上级决定铁道部连为“国家机关方队”第一排,我也就这样成为了“国家机关方队”的总指挥。

带领1800人的方队训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是场地和音响设备就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我们经常在天安门广场训练,模拟着国庆当天受阅的过程,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在我的指挥下,大家配合得非常默契,尤其是最后两次彩排,博得了周围观看群众的一致好评。

国庆那天终于到来了,我们早早集合在东长安街上,10时整,群众游行正式开始,随着一个个方队陆续接受了毛主席检阅,我们的方队也行进到了劳动人民文化宫附近。轮到我们方队接受检阅了,我根据军乐队的伴奏乐曲,果断、有力、准确地下达了“齐步——走!”的命令,整个方队就像一块豆腐干似地整齐地往前移动,当队伍行进到东华表时,我一转身又及时、准确地下达了“向右——看!”的命令,大家从齐步改成正步,头齐刷刷地向右转了45度,接受毛主席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为了使队伍整齐,我们要求队员向右看时,目光只能平视,并且时刻注意余光要看到间隔一人的胸部,不能“偷看”天安门城楼。但因为我是一个人一排,又离方队第一排有10左右的距离,怀着激动的心情,不瞒大家说,我是清楚地看到毛主席微笑着向我们招手的。

事情过去整整40年了,转眼又迎来了建国60周年的大喜日子,而那段幸福的回忆将永远留在我的心底。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