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自古文化繁盛,名人荟萃,直至近现代浙江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上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文化建设秉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市场经济先发优势,日益呈现出繁荣景象。但新时期以来,浙江的文化并未像浙江的经济一样走在全国前列,主要表现在新时期浙江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名家、名作、名牌太少,缺乏有重大影响力的作品,缺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和创作团队。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浙江的文化创新理念迸发不足、创新力量相对薄弱、原创动力不足,从而使得浙江的文化未能与经济一样实现在全国“领先一步”的发展局面。
究其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原创无群体意识。回眸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浙江在思想界、学术界、文学界、戏剧界出现了以章太炎、王国维、蔡元培、马寅初、吴昌硕、黄宾鸿、沙孟海、陈从周、马一浮、鲁迅、茅盾、夏衍、袁牧之为代表的整整一代文化名人群体。从历史来看,浙江文化所展示的文化原创力成就,正是以群体追求的形态出现和崛起的。所以在塑造、催生和拓展文化原创力的过程中,群体的组成,以群体追求创造价值取向为共同目标,是形成文化原创力蓬勃辉煌的关键,是一种社会力量的整合和思想观念的融汇。近年来,有关职能部门还没有把原创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没有专门组织研讨,推动原创的办法不多。
(二)创新环境氛围浮躁。作家艺术家的可贵超越依赖于社会实践的厚赠,然而受市场经济与功利主义的影响,当前文艺创作界日益浮躁、功利,脱离生活实践,艺术想象力日渐枯萎,未能准确地反映和展现当代浙江人的真实思想、浙江发展的社会形态与敢为人先的浙江精神与求实求真的价值观念。而政府财政对原创的资金支持力度上存在着认识误区和执行盲区,对创作经费投入总是希望获得“立竿见影”的政绩工程也是造成浮躁的原因之一。
(三)模仿抄袭难止,原创保护难落实。目前,国内娱乐圈“三俗”(低俗、媚俗、庸俗)之风也影响了浙江。电视荧屏娱乐类节目彼此抄袭、影视剧盛行经典翻拍、音乐界、美术界时尚快餐化等等,渐渐失去了对传统艺术的应有尊重,难以从浙江本土文化土壤里吸收养分,从而失去独立个性创作激情和艺术追求。对于那些思想积极、艺术上乘的优秀作品,没有被发现、被推崇,淹没了创作新人的涌现。鼓励原创的社会和法制环境方面尚需改善。
(四)原创市场不平衡。文学是各种文化作品表现力之母,美术是各种文化产品表现力之核心。当前,由于“三俗”膨胀的社会需求,伤害了文化产业链的价值内涵和人文品格,产生了原创品位市场需求的本末倒置,导致原创文化成果的供给不足,市场需求萎缩,也就缺乏将其产业化、规模化的动力。
创新能力的大小决定着文化成就的大小。没有创造力的文化,必然是萎缩的文化。如果说过去浙江文化的快步发展靠的是创新,那么今后浙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则更离不开创新。只有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真正实现。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央对浙江的期待。建议“十二五”时期浙江加快推进文化创新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发展理念。借鉴国内外文化发展成功经验,浙江在下一步的文化创新中要更加自觉地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适时提升文化发展战略,在建设“文化大省”的基础上由大做强,确立“文化强省”战略,从更高的起点,以更开阔的视界和更长远的眼光谋划和布局文化建设。唯有如此,推动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具有更加自觉的品格。
二是创新发展机制。首先要形成政府重视的推动机制。建议设立“浙江省文化进步奖”,对文化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等进行奖励,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的热情。要把提升浙江文化创新能力作为繁荣浙江文艺、建设文化大省的核心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建议择时召开全省文化创作会议,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文化创新的动力。其次要形成原创自觉的执行队伍。在解决文化民生问题的同时,建设广大城乡文化创新的生力军,构建群体互动的浙江原创力阵容。进一步发展群众性文艺评论、文艺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国内领先的文艺现象、文艺形式、文艺流派和文化业态。国有文艺骨干或文化企业要始终牢记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把创新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努力做到德才兼备、德艺双馨,垂范于社会。
三是创新发展内容。浙江文化创新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一步弘扬新时期浙江人文精神,让文化软实力服务于发展的“硬道理”,为浙江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构筑广泛的思想共识,提供足够的精神动力;同时紧扣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要求,不断增强浙江经济发展的科技和人文含量,提升产业竞争力,扩展文化影响力,促进文化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
四是创新发展环境。要重视并全力以赴推出浙江原创、浙江主创以及浙江拥有第一版权签名的文艺作品。进一步增强各文艺门类“工作室”建设,推出文化名人品牌;扶持文化数字信息、影视、演艺、文化资讯等若干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文化公司上市,以品牌带动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度的优势文化企业。要开展地方文化立法,建立文化原创知识产权、版权保护机制,不断加大对侵权盗版的执法力度。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与文化企业、园区合作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开展传统工艺美术、新技术、新传媒的研发,注册知识产权和商业专利,推进文化原创力成为文化产业的生命。
新时期以来,经世致用、求真务实的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有如此创造力的这片热土,一定具有能力和思想,建设一支具有文化创新力的队伍,感受时代的脉动,把握发展的主流,找到无比丰富的创作内容,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描绘当代浙江的历史画卷和浙江人民的精神图谱,创作留住历史脚印的精品力作,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