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全国政协委员盛昌黎建议:合理引导民间资本流动

如何引导民间资本合理有序流动,这对当下物价的稳定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民间资本流动,一方面在促进我国资本要素市场完善和区域经济发展中作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近几年炒房、炒煤、炒农产品行为的涌现,不但反映了民间资本缺乏长期投资机会造成的自身发展困境,而且民间资本游资化也成为诱发宏观经济风险、加大国家宏观调控难度的诱因。尤其是最近两年,由于物价上涨特别是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使我国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而本轮的物价上涨与民间资本的炒作密切相关。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结合民间资本流动的现状和“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我们认为,合理引导民间资本有序流动,应该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快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入机制,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社会事业和国防科工等领域。

为此,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一、加快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指导意见》。给予民间资本“国民待遇”,实现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身份的“平等化”、机会的均等化,进一步消除所有制“歧视”对民间资本投资的限制;尤其在行业准入方面,进一步放松政府管辖范围内行业管制,降低民间资本行业准入壁垒,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交、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公用事业(水务、煤气)、社会事业,为民间资本进入中央政府监管的金融业、电信服务业、发电供电业创造条件。

二、成立民间资本投资促进会,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民间资本投资的服务指导。各级政府要树立“市场主导、政府服务”的理念和指导思想,继续发挥政府服务功能,提升民间资本投资的“软环境”,为民间资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成立民间资本投资促进会,协调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加强各省份、各地、各级政府的沟通联系,保护民间资本跨区域投资的合法权益。

三、制定优惠的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向重点产业投资。“高新化”、“绿色环保化”、“信息化”是“十二五”规划的产业发展战略基本导向。通过给予民间资本在税收、土地、资金等方面的国民待遇或优惠政策,逐步引导民间资本重点流向高新技术、绿色环保产业等“十二五”重点发展产业,实现民间资本向实体经济的回归。

四、创新金融工具,构建民间资本多渠道的投融资平台。通过金融创新,引导民间资本流动的正规化,降低民间资本无序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加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搭建民间金融资本集聚的平台;鼓励民间企业发起设立信用担保公司、典当公司;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渠道,支持民间资本参股国有证券、银行、信托业;在政策上鼓励民间资本设立风险投资基金、证券投资私募基金等。

五、鼓励组建民营企业大集团。结合各地产业结构的特点,鼓励和引导民间企业进行兼并重组,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组建民营企业大集团,提高产业集聚度,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大集团。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