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全国政协委员陈英旭建议:将总氮总磷列入重点流域水体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

“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要求确保完成“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到 2010年底,“十一五”污染减排的两项约束性指标中化学需氧量减排超额完成了指标,对我国水环境质量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据环保部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地将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纳入水环境改善的约束性指标,但在太湖流域、滇池、巢湖等重点流域,总氮总磷超标的问题更为突出,而总氮总磷未列入其中,这将严重制约和影响我国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的进程。主要体现:

一是我国重点流域湖库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营养化水平普遍较高,水体氮磷污染突出,藻类暴发的风险较大。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42.3%的湖库为富营养化,水质为Ⅴ类及劣Ⅴ类的占53.8%,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

二是我国大中型城市饮用水水源普遍采用湖库水体,氮磷污染将直接威胁饮用水安全。

三是我国工业点源污染治理水平不高,相当数量的工业企业不能做到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总氮等污染指标还未纳入污染治理和控制范围。据统计,我国约有1200座污水处理厂没有脱氮除磷功能,占到污水处理厂总数的60%

总氮和总磷是湖库水体污染的主要指标,直接威胁水环境质量和饮用水安全,国家在制定“十二五”水环境减排的污染物种类和指标时,应统筹考虑,增加总氮和总磷作为重点流域水体污染物总量减排的指标。为此,特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将总氮和总磷纳入重点流域水体污染物总量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提高各级政府对氮磷减排的重视程度。氮磷污染导致全国大多数湖泊水库及城市内湖富营养化,危害严重。将其纳入减排约束性指标,加入国家意志,可以有效遏制湖库富营养化趋势,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同时也应注意对不同区域在标准的制订上应有所区别,根据水环境质量要求,制定不同的排放标准,在敏感地区应适当提高标准,进行全面的水质标准控制,开展减排专项执法检查。

二、加大总氮和总磷污染治理的投入。除政策扶持外,“十二五”期间也应增加氮磷源头治理、面源控制的资金投入,加快氮磷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发挥科技进步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例如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设施的建设投资等。同时在国家培育和发展环保市场的导向下,积极创建多渠道融资机制,引入市场机制,保证氮磷污染治理的有效资金投入。

三、加强总氮和总磷污染物排放的监控。积极推动总氮和总磷污染物排放的自动监控,自动监控要覆盖全部的国控、省控断面,有条件的省份可以进一步推进重要湖库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全力维护水环境安全。

四、尝试建立总氮和总磷排污权的有偿转让制度。政府在确定了区域内排污权交易的总量并实行初始分配后,可以建立氮磷排污权的有偿转让平台。通过汇集买卖双方,发掘水环境权益交易项目价值,用市场化手段促进我国水体氮磷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推进我国国内环境权益交易的市场化进程。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