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丽水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梁红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思想基础。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民主党派更好履行职能、发挥参政党作用的客观需要,是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的体现。把科学发展观的普遍原理贯穿于民主党派工作的全过程,对于民主党派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尤为重要,也是民主党派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带领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充分发挥民主党派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
一、在思想建设中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思想建设是参政党建设中带有根本性的建设,在参政党自身建设中,思想建设是灵魂和核心,是完成参政党一切工作任务的前提和生命线,是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机关建设和能力建设的先导。科学发展观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丰富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现实性。参政党必须要在思想建设上通过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引导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更加自觉地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努力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把力量凝聚到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上来,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服务发展的实际能力。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巩固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团结带领广大会员,继承老一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纪念人民政协成立暨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为契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庆祝纪念活动,总结回顾60年来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使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认识,增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加自觉地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多党合作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在组织建设中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组织建设是参政党建设的基础。加强组织建设,就是提高参政党自身整体素质,提高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参政党建设的能力,为全面履行参政党职能提供组织保证。
首先要加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关键环节。没有一个团结有力的班子,党派一切工作都很难开展,党派的职能作用也绝不会得到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要继续在加强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在突出党派特色上下功夫、在领导水平和参政议政水平上下功夫、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要以领导班子建设的成果带动我会各级组织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要千方百计把有一定社会影响、参政议政能力强、热爱党派工作的新一代代表人士充实到后备干部和骨干队伍中,使后备干部的数量、结构和素质与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相适应,为民主党派今后的新老交替、政治交接,提高素质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保证民主党派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其次要坚持“三个为主”,规范组织发展工作。参政党的组织发展工作要在坚持“三个为主”的方针的同时,也要适应社会发展多样化、社会结构复杂化、利益群体多元化的新形势全面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需要,特别是适应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能力和水平的需要。发展对象的政治敏感性、政治热情、社会活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组织能力、业务能力、专业水平等个人素质都是潜在的参政议政能力,有选择、有重点地吸收在参政议政工作上有一定培养潜力的同志。适当发展其他界别的成员。要确立科学、严格的标准。科学,最要紧的是全面看待综合素质,求全责备固然不行,全面衡量却十分重要,千万不能一俊遮百丑。能力、人品与政治素质缺一不可。严格,就是要宁缺毋滥。成员发展名额极其有限,一定要十分珍惜,决不能随便拉进一个人。在讲求质量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数量、发展与巩固、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不断优化成员结构,提升队伍素质。这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参政党的基层组织是参政党组织的基本细胞,是参政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党派成员参加党务活动,交流思想,增强团结,加强党派凝聚力的组织形式,也是新形势下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只有基层组织充满生机与活力,参政党才能朝气蓬勃,才能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提高参政党工作的整体水平,才能使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在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格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发挥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创新基层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探索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努力实现基层组织生活的制度化、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和组织发展工作的规范化,夯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群众基础。
三、在参政议政工作中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民主党派在“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最终要落实到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上来,加强参政能力建设,多建推动科学发展之言,多谋推动科学发展之策,多尽推动科学发展之力,为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就要在发展上下功夫。那么,如何促进发展?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正确地分析形势、全面地思考问题,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执政党释疑解惑、破解难题,提供具有科学参考价值的意见或建议,应是唯一捷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就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参政议政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当前要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内容。要发挥民主党派的特色和优势,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为重点,围绕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等内容积极建言献策;要深入基层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展调研,了解和反映中小企业的实际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作用。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着力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增强考察调研、建言献策的综合性、战略性和前瞻性,不断提高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服务的水平。
四、在社会服务工作中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多党合作事业走过的辉煌历程,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民主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课题、更高的要求。
民主党派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就是要带领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把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作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实践,作为民主党派发挥作用和树立形象的平台。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围绕中共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重点,进一步探索社会服务工作与参政议政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因地制宜地开展社会服务工作;要积极探索与政府有关部门、兄弟民主党派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联手合作,拓宽社会服务工作的渠道;要整合民主党派各方面的力量,切实关注民生,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为民、助民、惠民的社会服务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要通过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工作长效机制,搭建社会服务工作平台,引导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乐于救灾扶贫帮困,要抓住部门扶贫结对这个载体,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真正了解农村发展的要求,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做好联系村的帮扶结对,在落实好帮扶资金的同时,发挥优势,在科技服务、项目建设等方面予以帮扶,在结合党派自身特点和实际的同时,利用社会力量选准项目、扶贫扶智,在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种植业、养殖业、农村医疗卫生、农村法律援助、农村教育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农村招商引资等方面把扶贫结对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把民主党派成员的自我价值纳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来,推动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上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