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新形势下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

民进绍兴市委会  胡青蓝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拓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的渠道。中共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这为各参政党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机遇期,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社会服务工作是一项传统的工作,也是一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任务。各参政党都应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服务工作的科学内涵,明确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的价值,树立社会服务工作的正确理念,抓住社会服务工作的关键环节,从而推动社会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       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的科学内涵

社会服务工作是参政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做贡献的实践活动。就其实质而言,是相对于参政党政治职能的社会职能。参政党的政治职能,即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主要职能,是一种政治形式。社会职能是参政党的重要职能。参政党履行社会职能,受到参政党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

社会服务工作作为参政党的社会职能有着特定的含义,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除了与参政党的政治职能有着明显的区别外,还与参政党成员自身工作和以盈利为目的企业经营活动不同。它的实施主体是参政党,体现的是公益性、服务性和奉献性,以关注民生、关注公平、关注稳定为主要内容,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任务。与社会慈善事业、公益事业的区别是其主体政治性、政党性。

社会服务工作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其社会性决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服务工作的内容、方法、途径也必定发生变化。认识、适应这种变化是参政党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提高其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前提。

二、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的价值

新形势下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现参政党存在的价值。社会服务工作是参政党履行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具体体现,也是参政党树立自身形象、扩大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作为参政党,除了完成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等任务外,还必须认真抓好社会服务工作,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实在具体的贡献。只有这样,参政党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第二,为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工作提供重要依据。社会服务工作不是仅仅简单地对社会直接献爱心、做贡献,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参政党在调查研究和实践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并通过社会服务工作,由表及里、由局部想全局,既有行又有思,从而为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意、做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工作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第三,增强参政党的凝聚力。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把各党派成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实践证明通过社会服务,基层组织的力量能得到充分体现,组织的凝聚力也会明显加强,参政议政的能力也将不断提高。

另外,通过组织党派成员参与社会服务工作,还可以引导党派成员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心系百姓、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并且在工作中发现人才、培养锻炼人才,从而促进组织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三、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应树立的正确理念

在社会服务工作中,参政党应特别注意树立以下三个理念:

(一)服务“无界”理念——在内外互动中不断扩大社会服务工作的覆盖面。

“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同样,参政党的社会服务也是没有界限的:既没有行业的约束,也没有人群的局限,更没有地区的限制。我们要以关注民生、促进和谐、服务社会为着眼点,通过内外互动,创新活动载体,搭建服务平台,不断拓宽社会服务工作的广度,加大深度和力度,使社会服务工作不仅在本地“活起来”,还要在外地“动起来”。

(二)服务“持本”理念——在量力而行中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工作的影响力。

社会服务的本体,一是党派集体,二是会员个体;社会服务的客体,一是社会整体,二是民众群体。党派集体和会员个体是我们社会服务的“资本”,社会服务就要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要把广大会员作为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主体力量,把争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作为开展工作的支撑力量,坚持做到把发挥会员特长和服务社会需要有效对接,在量力而行中积极创建社会服务的服务品牌,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工作的影响力。

(三)服务“助政”理念——在参政议政中不断开创社会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参政党的社会服务不但要“助民”,也要“助政”,尤其要把“助民”和“助政”结合起来。

参政党的社会服务要成为社情民意的主要信息源和参政议政的重要课题库。要从国家、社会发展的宏观大局出发,通过社会服务工作的实践,注重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情况,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社情民意,向党和政府提出意见和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四、参政党社会服务工作需要抓住的关键环节

(一)提高认识,加强与参政议政紧密结合

如前所述,作为参政党开展的社会服务工作必须突出参政党的特点,要最终落脚到参政议政上来。参政党的社会服务工作是一种政党行为,不同于社会团体和慈善机构的“做好事、做实事”。脱离了参政议政这一主要任务,党派的社会服务工作就失去了最终方向和灵魂,就会等同于一般的社会团体和慈善机构的公益活动。

(二)发挥优势,突出社会服务工作重点

社会服务的领域非常广阔,而参政党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方面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使社会服务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必须要突出重点。即面不能太广,要突出组织的特点和充分发挥党派成员的优势,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来确定社会服务工作的重点,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不断取得成绩。

(三)整合资源,注重社会服务工作实效

在社会服务工作中,我们要充分整合参政党的资源,加强协作,促进沟通,避免各党派在相互攀比中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社会服务工作要加强宣传。参政党所做的社会服务工作是在研究中共中央各项政策法规、研究当前经济形式下有所选择的活动,是一种政治活动。这样的活动应反映当前执政党的工作方向。这些活动应该在媒体上得到反映,以从参政党的角度验证执政党的方针路线的正确性,引导公民行为。

(四)创新载体,形成社会服务工作品牌。

参政党的社会服务工作,一方面要坚持传统,体现优势,继续开展“智力支边”、“社会办学”、“扶残助残”、“助学结对”、“扶贫帮困”、“爱心义诊”、“爱心捐助”等社会公益活动,持之以恒地关注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另一方面在活动形式上也要切合实际,选准目标,不断创新,使相对有限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实践表明,创建团队式服务模式是促进党派社会服务活动成效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不同的基层组织甚至不同的党派都可以联合起来“组团”开展社会服务工作,这也是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

总之,我们要将社会服务与自身建设结合起来,健全组织、锻炼成员、培养人才;将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结合起来,扩大实践平台,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将社会服务与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提高社会服务实效。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