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昭晖是学园林的,但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对历史、哲学、文学、建筑、绘画等方面都曾深入研究,有着很高的造诣。他认为,西湖园林里面无不渗透着历史文化之精华,每个朝代留下来的名胜古迹都有着该朝代的文化背景,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深入的研究,没有博大的知识和较高的审美层次,即便能够把一些东西仿造得维妙维肖,也仅仅是做其表而得不到真谛。搞园林设计要在继承中求变化,既不能死搬硬抄别人的东西,也不能离开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去搞所谓的现代派。80年代初,卜昭晖接受了西湖阮公墩的设计任务,在这个面积仅为8.5亩的荒岛上,他没有去追求那种雕梁画栋珠帘翠阁式的富丽堂皇,而是以西湖的自然布局为背景,在既有别于“桥行曲榄犹凭几”的三潭印月、又不同于“凤里飞似蜃楼”的湖心亭的设计思路下,设计出了与西湖自然环境极为融洽的“茅茨深处隔烟霞,鸡犬寥寥有数家”的清新而富于诗意的乡居景色。在设计中,为了克服由污泥堆积而成的小岛土质松软,难兴土木的特殊构造环境,他抓住“轻巧精细典雅”这六个字,结合江南特色,采用了轻盈的竹子为主要材料,终于营造出了“深院静、小庭空、庭院深深深几许”那种淡泊、宁静、简朴、充满田园诗意的氛围。阮公墩建成后立刻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并得到上级及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该项设计还以其构思新颖,手法奇巧而获得城乡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
几十年来,卜昭晖以他极大热情和聪明才智为西湖这颗东方明珠增添光彩,他曾先后主持设计了百草园、山水园、望湖楼、五云山庄、灵峰探梅等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园林景观,在这些园林设计里,由于他溶入了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的审视以及对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继承与超越,使得那些本不具生命的园林变得丰富和生动,让中外游人在游玩中了解到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许多设计也因此获得省、市及部的优秀设计奖。
把西湖引进“东方园”
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纵向上可与历史接轨,横向上则存有东西方之分。当西方有一天发现这种与自己截然不同却又是那么神秘璀璨的东方文化存在并有着如此博大精深的内涵时,他们必然会惊异,赞叹直至被深深地吸引。1985年,美国纽约皇后区皇家植物园准备建筑一座由中国园、日本园和朝鲜园组成的东方园。“东方园”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国际性招标,卜昭晖在获知这一消息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向西方人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绝好机会,然而他也深知这个项目设计有很大难度,既要出类拔萃还要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把握,这对中国的园林艺术及他本人都是一次挑战,卜昭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毅然接受了挑战。白天,他依旧处理着繁忙的工作;夜晚他一头扎进“中国园”的设计之中。不久经过卜昭晖缜密构思的“中国园”设计方案图送到了美国纽约“东方园筹建董事会”的办公桌上。一周后,从大西洋彼岸传来消息,设计方案一举中标。几个月后,“中国园”模型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一座雕刻精美,通体洁白的“萃华塔”位于全园最高处,依傍着巍峨的银杏树,俯瞰东方园林。湖光山色,亭台、楼阁、水榭,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西湖山水的优美和中国园林含蓄空灵的文化气息。1986年春,卜昭晖带着他的方案模型来到了美国纽约城。纽约市政府官员被他的方案模型折服,东方园筹建委员会宣称这将是在中国以外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庭园。纽约市政府授于“中国园”方案政府优秀设计奖。
卜昭晖从不满足自己的成就,他虽在我国传统园林艺术上有很高的审美造诣,但他仍对新事物充满求知欲望,深入研究并汲取西方的优秀园林艺术。87年,他参加考察团去美国近一个月,白天参观考察,晚饭后赶路,半夜12点后才找地方住宿,跑遍了美国东部的所有沿海城市,回国后即搞了个中西结合的文化村设计方案。他还先后到过苏联、保加利亚、牙买加、日本,参与设计中国园林建筑、餐馆。92年他还赴日本工作了三个月,带队帮助建造日本御殿屋台中国梅花园。这些带有浓郁中国文化色彩的园林艺术在当地受到极高的评价,卜昭晖也为传播中国园林艺术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政议政竭智尽力
卜昭晖在基层工作了18年以后,80年调园文局设计处任副处长,85年任局总工程师,88年又被任命为副局长兼总工程师。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分管的工作千头万绪,既要负责全局的规划设计,又要分管局里的科研和技术培训,还要亲自带硕士研究生,同时还不肯放弃自己的设计专业。每天忙忙碌碌,常常忘了吃饭忘了下班,但他却干得很欢。他认为,党和人民把他推到领导岗位,是对知识分子和他本人的信任。做官决不是为了享乐和个人捞好处,而是做人民的公仆,为广大职工服务。他工作负责,办事公道,依靠科学,启用人才。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他与局其他领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园林建设要加快,但国家却拿不出许多钱的情况下,他们开拓思路,决心闯出一条集资生钱、发展园林的新路子。92年职工集资400万新建了一个占地80亩的百塔苑,开放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好,外地来参观要资料的人不少。去年又用同样的思路搞了中华石窟。为了培养人才,市园林局经卜昭晖联系,与北京林学院合办了园林大专班,目前已毕业了一届,这些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局里的许多部门,挑起了设计建设的重担。
卜昭晖有着很强的参政议政意识。85年,他被选为杭州市政协常委并担任城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后,积极参与并提出了许多有关城建方面的提案和建议,如运河污染问题及西湖绿色行动等。91年,西湖风景区的墓葬情况已很混乱,墓葬点从文革前省府规定的14个发展到50多个。乱建墓葬点的现象已严重破坏了西湖的风景和设施。卜昭晖提出呼吁,希望市政府加强管理,尽快制止这种现象的蔓延。市政府对此事极为重视,立即成立了清墓办公室,进行宣传登记造册,把无主的和外地的墓迁出了风景区,并规定了墓葬的点,从而使事情得以彻底的解决。卜昭晖对参政议政工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觉得参政议政不能脱离本身的工作和熟悉的环境,政协委员是些不同阶层与不同范围的代表人士,他们碰在一起便能全方位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其作用亦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作为园林设计方面的专家,并拥有多次援外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卜昭晖被任命为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负责规划设计及建设把关。他的工作更忙了,责任也更大了,但他除了吸烟更凶外,依然是那么的自信、沉着。就在我采访他的时候,他悄悄告诉我,前不久,他还利用晚上替台湾作家琼瑶女士和香港作家金庸先生设计了建在杭州的高级别墅,图纸寄出后,他们都非常满意。
心系西子湖,荣辱连园林。在西湖园林建设史册中,将会留下一个平凡而又朴实的名字——卜昭晖。
1996年卜昭晖当选民进杭州市委会主委,1997年当选政协杭州市副主席、民进浙江省委副主委,1998年当选九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