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曙
沈曙作品《邓小平》
章利国
有艺术之梦的人是幸福的,汲汲于艺术而百折不回的人是让人赞佩的。沈曙,我30年的画友,便是这样一位幸福而执著的行者。
40年前沈曙在杭州市少年宫美术小组首次展示出他的绘画天赋和潜质。他的一位辅导老师是美院油画系毕业生,素描色彩是他们这些孩子的主课。沈曙10岁时创作并在日本获奖的水粉画《国庆之夜》仿佛预示了他以后在色彩领域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
在知青大潮中沈曙去了北大荒,行李中装着颜料画笔,还有他心爱的油画资料。在风雪边疆的艰苦岁月里,他没有放下画笔,乌苏里江边的风光使这位西湖之子扩展了视野,加深了对油画色彩表现的理解。他的一幅幅作品使他调进饶河县文化馆成了一名专职美术干部,一干就是九年。这期间,他一面热情地组织、辅导群众美术活动,一面创作反映北大荒生活的油画,还有版画、风俗画、宣传画,多幅作品在省地乃至东北三省联展中亮相。从上世纪60年代末起,沈曙师从著名油画家全山石先生,在大家名师悉心指导下,他的油画有了长足的进步。
由于种种原因,回到杭州后的沈曙先是搞包装装潢设计,后是当公司领导。在繁杂的工作间隙,他攻读了艺术类大专,设计了大量的广告、商标和包装作品,得过华东地区和全国的设计大奖。然而沈曙从未中断自己的油画之梦,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空余的时间,拿起油画笔,走进那色彩缤纷的世界。经过几十年人生风雨之旅,沈曙又回到了美术队伍中。他谢绝了一些企业需要他从事经营管理的高薪聘请,他要画自己想画的东西,抒写自己的艺术情怀。在民进浙江省委会的支持下,他积极协助著名画家吴山明先生创办了浙江开明画院,热心地在省内组织了一系列较有影响的美术活动,显现出一位艺术管理者的出色才能,同时一如既往描绘生活,营造美的境界,创造“第二自然”。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新的千年开始,沈曙的油画又有了新的气象、新的成绩。他的风景油画《曲院风荷》、《映波桥》、《西溪风光》等频频出现在省市报刊乃至香港的绘画专刊上,他的人物油画也一再引起人们关注,油画《邓小平》还获市庆祝建党80周年优秀美术作品奖,他的作品为越来越多的境内外爱好者收藏。今天见到沈曙的油画,我感到画家业精于勤的奋勉,感到画中有生动的色彩和扑面而来的生气。这得益于现在沈曙有了向一大批省市知名画家请教、切磋技艺的机会,而西湖之滨油画色彩的涌动也唤起了他情感的涌动和绘画理念的涌动。沈曙性格豪爽率直,画风写实,语言朴素,在平实中显丰富见情趣,他的作品既有黑土地的粗犷厚重,又有江南的细腻灵秀。他认为,绚丽多彩的生活最宜于用油画来表现,让油画走进千家万户是现实的需要,而美术事业的发展和普及除了需要大师,还需一大批不计较名利而兢兢业业献身艺术的人,他愿当这样的人。
“艺海无涯”是一位省领导看了他的油画后题赠给沈曙的四个字,这既是对他的肯定,又是对他的勉励。如今沈曙深感找到了自己生活中真正的位子,他正在一步步成功地实现自己多年的艺术之梦。我真诚地祝愿也相信他会更上一层楼,创作出更多更美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