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所有机动车都要与校车保持安全距离, 保证学生接送车优先通行,“特权校车”何时才能 一路“绿灯”?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心系孩子上学路, 我省将建立校车制度,强化安全管理

 

今日早报114讯(记者  高逸平 章高航/ 董旭明 梁臻 吴元峰 吴煌/摄)过去的一年,全国接连发生校车重大安全事故,花儿一样的生命在事故中凋谢,一个个家庭在一夜之间支离破碎,再次敲响了校车安全警钟。

今年省两会上,校车安全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建立校车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同时,校车新国标初稿也基本确定, 可能将于今年3月开始实施。种种信息表明,政府已经将校车安全提上了重要议程,将以制度来保证校车安全。

如何让孩子们坐上安全校车?我们的校车什么时候能拥有特权?如何让更需要的农村学生能坐上校车……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都有话说。

专车专用  礼让校车  拥护校车特权

★冯芳英:省人大代表、浙江电大德清学院教师(民进会员)

其实,早在2009年,德清县政府就决定斥资2000万元,购买79辆美式校车。现在,校车已在全县覆盖。

德清县专门为校车成立了一个学生接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协调教育、公安、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之间的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各部门相互协调。校车的日常运营,则有专门的一个校车公司——德清县永安学生交通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负责。

光有校车,还不够。如何形成一个校车安全运营的长效机制,相关条例的出台很关键。目前,德清县已有《德清县学生接送工作管理办法》及《德清县学生接送车优先便利通行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全力保障学生交通安全。

我们的校车,除确保完全符合国家专用小学生校车的强制国家标准外,每辆车均安装有空调、GPS定位系统、自动拍照系统和行车记录仪。此外,专车专用,校车严禁挪作他用或从事营业性运输。校车在按时完成日常学生上放学接送任务后,必须做到定时定点停放。

现在,网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各地应像德清学习,购买美式校车。另一种认为,不一定非要美式的,各地根据各自财力,量力而行。

我比较赞同后一种观点。只要校车安全,根据路况、地形设计就行。

在德清,我们已达成一种共识:礼让校车。平时,百姓讨厌特权,但对于校车特权,我们都拥护。

所有机动车辆都应与校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遇道路施工、事故处理等造成交通拥堵时,其他机动车应主动避让学生接送车。

而学生接送车在按照交通规则掉头、转弯、变更车道或停泊时,其他车辆则应礼让,放缓速度,禁止强行超车。如遇阴暗天气,其他机动车与学生接送车交会时,应使用近光灯;如遇隧道洞口或狭窄道路、桥梁时,应让学生接送车优先通行。

每年,德清县财政投入400万元的资金,补贴校车运营。学生每人每次乘车只需支付1元钱,贫困学生免费。

我想,校车的问题,不完全是财力投入的问题,而是政府责任心的问题,有没有对孩子生命的责任感,有没有尽到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如果能把每个孩子看作自己的孩子,看作国家的未来,那么,校车的钱总是能挤出来的。

先解决农村孩子就近入学  再考虑推行校车

王莺:省人大代表、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民进会员)

校车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各地需根据实际情况,分层分类地规划。

其实,2009年,我就在杭州市两会上提过关于推出校车公交专线的建议。我想,眼下正是推出的时机。去年秋天,杭州不就推出了两条试点线路。

不过,我想,校车公交专线的模式,更适合在城市推行。我强调的是公共交通工具的概念。专线在一定概念上,是家长私家车的替代。这减轻了家长接送的压力,也缓解了交通压力。

因此,校车只需根据学生的特点,对现有的车辆进行改良。这也不会额外增加一笔大的开支。学生每次乘坐,投放一定数额的交通费。这样他们就可自主选择,坐还是不坐。此外,家长也可陪同孩子,一起乘坐专线。

专线的线路设计,政府需做大量的前期调研。线路需根据各学校所在地、作息时间,合理布局,安排各条线路的走向与接送时间。

在农村,校车推行前,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需要保证。也就是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配备,尽可能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就近入学。

当这些都无法解决上下学问题时,再推行校车。校车的模式,更适合在农村运作。财政投入,更应向农村倾斜。不过,各政府也需根据各自的财政能力,量力而行。也许,政企合作的运营模式更合适。

确保校车安全良好地运行,政府必须担当责任,制定相关法规。校车的安全性,必须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下来。此外,政府还需扮演协调多方的角色,联动各部门。

教育部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权过问校车每日的运行情况。交通部门,监管路上的运行。公安部门,对车辆、司机的资质进行认定。校车的司机,必须比一般的司机考核更严格。最好还能懂些教育及心理学。政府则负责监督校车日常的运营,设计合理路线,适当给予财政补贴。

多开通经过学校的公交线  在上下学时间加密班次

葛伯军:省政协委员、绍兴县鲁迅中学副校长(民进会员)

什么是校车?目前我省绝大部分的学校是没有校车的,即使有校车,也是用来接送老师为主。无论中学还是小学,至少在政府层面上没有接送学生的校车的概念。因为网点调整,导致学生上下学不太方便,而政府又没有及时跟进。而且校车基本上是早上一趟、晚上一趟,大多数时间是闲置的,经营起来有点困难。

现在我省有两个模式,一个是德清模式,先期投资2000万元,然后每年投入400万至600万元来运作,全部都是政府揽下。像诸暨等绝大多数地市都是私营车主承包,教育局统筹,学生、政府、学校各承担三分之一的费用。

我建议把校车纳入公交系统,稳步推进。如果有专门配备的校车当然好,但是这么多学校全部都要配备专用校车,目前对政府财政承担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建议可以多开通几条经过学校门口的公交线路,同时在专门时间加密公交班次,特别是上下学两个时间段,或者开出专门的班次带上标志,暂时作为校车。公交车在作为校车的时间段可以拥有特权,比如有明显的校车标志,出租车、私家车、货车、摩托车、电瓶车等一律主动礼让等等。

同时,每辆校车要有专人负责,交通管理部门协同教育局一起,对校车司机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和管理,因为司机的培训、线路的控制等方面的操作教育局并不了解,几乎是外行管内行。如果要学校来解决学生上下学安全的问题,学校有点力不从心。

 

来源:今日早报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