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以服务工作为载体,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进浙一医院退休支部20年服务社会纪实

吴静

 

20个春秋,我们一起携手走过;20年岁月的记忆已经铭刻在我们心中。我们的人生因此而更有意义,更丰富多彩,正如一首歌唱得那样: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这是民进浙一医院退休支部主任陈淑莹在支部举行成立20年座谈会时说的一番话,道出了支部每个会员的心声,也温暖感动着每个民进会员的心。

民进浙一医院退休支部是根据退休会员不断增加和自身活动的特点,经民进浙江省委会批准,于199164成立的。至今成立已有20个年头,最初会员为13名,至今已有37名,历经4届支部委员会。现今37名会员中,会员平均年龄76岁,70岁以上的有30人,占会员总数的85%80岁以上的会员12人,约占会员总数的35%20年来,浙一退休支部始终有一个好的支委班子,有一批热心积极的会员,他们退休不忘志,20年如一日,发挥专长、服务社会,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代表民进展现了良好的社会形象,真正地做到了老有所为、老而弥坚。支部已10次为评为年度省级或省直先进支部,项声埙同志还被评为20022006年度优秀会员。

发挥专长  服务社会

支部成员是医务人员,具有医学专长,退休后发挥余热,继续为民众服务,为社会无私奉献已成为浙一退休支部会员们的自觉行动。

早在支部刚成立时,热心的会员就积极参加民进省委会组织的扶贫医疗队,赴遂昌、武义、松阳山区为当地老百姓送医送药、解除病痛,坚持了十多年。支部成立了义务医疗咨询组,每年23次去敬老院、建筑工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地,为民众服务,深受社会各界欢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记得有一次支部医疗志愿者主动参与老浙大社区组织的“携手关爱,共建共享,医疗志愿者进工地”的健康咨询服务活动,到广厦房产建筑工地为民工兄弟献爱心。民工们很感激地说,“工地忙,我们平时生病就在药店买点药,你们医生同志特地来工地给我们看病,那么关心我们,为我们服务,谢谢啊!”热情的服务,使民工兄弟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在网上宣传报道此事,并希望共同把为民服务公益活动延续下去、越办越好。

上城区在水一方敬老院是支部义务医疗咨询服务点,支部为院内60余名老人服务已经连续4个年头了。根据每位老人不同的健康状况制定出具体的医疗护理方案和保健措施,并定期举行保健知识讲座;支部还派人到床头诊视行动不便的老人,并进行床边心电图检测。体贴的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同时也感动了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和周边群众。他们说,“你们年纪这样大了,还坚持为我们老人们服务,真是太不容易了,实在令人感动!”敬老院领导和老人给支部送来了锦旗。支部还捐赠了套装血压计、听诊器、临床实用的血糖仪及血糖试纸等给敬老院,以方便老人随时自测。国家民政部曾来敬老院视察,对支部为老人做公益献爱心表示赞赏。

杭州生活品质城市会议召开期间,支部同志到会议现场作全天候医疗咨询服务2天,深受好评。

发挥专长,奉献社会是支部会员们的最大乐趣,这不仅体现了民进会员高尚的思想境界和“爱满民进”的优良传统,同时体现了民进会员仁爱为怀、乐意奉献的品质。

奉献爱心  传递真情

支部会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动投入社会救济,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支部资助了武义失学儿童李妍等小朋友,为孩子们带去了衣物及学习用品,

民进省委会颁发了“春蕾”爱心助学结对活动荣誉证书;章鸿寿同志资助了3名失学儿童;支部为一名做肝移植手术的新疆维族病儿自发捐款1500元;为让四川地震灾区孩子早日重返校园,支部先后捐款1万元(特别会费3300,分头募捐6700),民进省委会颁发了“奉献爱心”荣誉证书。

为了帮助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震后重建家园,大家积极捐款3700元,这其中有坐在轮椅上的徐超尘同志为灾区同胞献爱心,更有91岁高龄的陆琦教授特地打电话代捐,充分体现了一位有55年会龄的老会员“心系灾区,大爱无疆”的情怀。

……一次又一次,爱心在传递,真情在延伸。

老骥伏枥  有所追求

会员们退休不忘志,老而弥坚,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民进省委会的决议。支部根据民进省委会的部署,学习了中共中央系列重要文件,以及民进中央、民进省委会有关文件。每次学习前,都有两位同志预先准备中心发言,在文件传达学习中插入介读回答的方式,使学习有中心,有重点。学习过程中思路开阔、讨论热烈,会员们思想得到了提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支部平时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平均每年写社情民意信息10多条,通过参加辅导学习,逐步提高信息的撰写质量。

支部活动一直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支部和浙一支部、第一科技支部等兄弟支部联合,先后参观了秦山核电站、省气象台、省自然博物馆、东方文化园等,不但使会员们增加了接触社会的机会,开阔了眼界,而且通过看到改革开放后城乡新变化,会员们提高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通过支部活动,一方面会员对社会有所贡献,体会到退休后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活动本身也能满足老年人自身需要,与时俱进,有所追求,会员晚年生活充满活力、更加充实。

心向支部  各尽所能

为了留住支部活动的场景,范如彬同志用自己的相机一次又一次按下快门,从摄像镜头到冲印完成送交支部,整整坚持了20年,为支部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为了保留支部一年又一年的记忆,戴述丝同志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地记下了支部每次活动的内容,连每个会员的健康档案都作了详细记录。

章鸿寿同志把新四军研究会的学习资料复印,装订好,送到每位会员的手上,拓宽了会员的信息渠道。

李若君同志得知支部要为在水一方敬老院配置血压计时,立马去医药大楼买来送给支部。

翟连珍同志坚持做社区的医疗志愿者,医疗服务从未间断。

魏克荣同志在支部组织秋游时,都会用咖啡加蜂蜜烧制茶叶蛋带给大家,至今口留余香。

这种心向支部、心向会员,各尽所能、友爱和谐的奉献精神是推动支部不断前行的内在力量。

民进浙一医院退休支部坚持服务社会的20年,是感人至深、尽心尽力的20年,是温暖人心、催人奋进的20年。这20年,凝结着支部会员们无私的奉献,包含着会员们拳拳的爱心,这不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吗?这种可贵的实践值得我们每一个民进会员学习和推广,这必将激励着更多的民进会员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为浙江民进的社会服务事业增光添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祝福浙一医院退休支部的会员们健康长寿、思想常新、心态长青、永保活力!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