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烽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而浙江则是全中国绿茶的主产地。浙江茶叶与茶文化资源都极其丰富,绿茶出口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七;茶叶出口创汇约占全国十分之六。2007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将茶叶确定为浙江十大主导和优势产业之一,明确提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实施绿茶全球化推广工程,全力打造浙江绿茶品牌,着力构建世界绿茶生产、加工、贸易和文化中心。”2009年赵洪祝书记在中国浙江绿茶大会上专门指出:茶产业发展关系浙江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建设绿茶大省与打造人文浙江,两者之间有着茶水相溶般的关系。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之魂,立足之根,而茶文化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又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千百年来,茶早已超越了它自身的物质层面,成为中华民族的国饮。茶为国饮,从国民做起,而今天,在十三亿人口中倡导国饮,当务之急是从青少年做起。
我们一直说,世界上几乎有三分之二的人饮茶,然而这个数据已经面临更改的极大可能。因为占世界人口几乎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十三亿人口中,占总人口数的34.22%比例的大约四亿人口的青少年,已经大大地减少了喝茶。
青少年普遍减少喝茶,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 其它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的冲击。中国人几千年来传统的解渴饮料为茶水。改革开放这三十余年,饮料品种大大丰富,除了众多的果汁饮品之外,碳酸饮料成为众多青少年的首选饮料。大家一定记得汶川大地震中那个男孩子从废墟中救出来时的第一句话吧,他说:叔叔,我要可乐!由此,他被誉为“可乐男孩”。我们在赞叹他的乐观向上勇敢健康之外,也不由地深思:包括汶川在内的中国西南地区,正是全世界茶的发祥地,是茶的故乡的故乡。而正是在这样的地方,在生死存亡之际,给人以精神支撑和第一需要的,不是故乡的茶,而是远在大西洋彼岸的可乐,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碳酸及果汁等软饮料饮用方便,口感也较适合青少年口味,加之这些产品针对青少年的宣传广告做得比较到位,中国这一代30岁以下的青少年,尤其是城市青少年,几乎都是在这些饮料的滋养下成长起来,他们这一代人又普遍结婚育子,他们的下一代亦基本跟随父母的饮食习惯,因此,中国自唐代以来普遍饮茶的习俗,在近三十多年的时段里,已经受到了其它饮料、尤其是国外碳酸饮料的严重挑战。而碳酸饮料的一大特征,就是它的成瘾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喝可口可乐,那么他对这种饮料便有了依赖,等长大成人之后,他所选择的饮品,也自然而然地将以儿童时代的习惯为主。如果这种品饮习俗维持两代人以上,青少年这个庞大的茶叶消费后备群体将缩小甚至消失,长此以往,中华民族就将不是一个以茶为主要饮品的民族了。
二、 对饮茶的科学教育远远不够。长期以来,一种不科学的观点流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那就是少儿不易喝茶。其实这种简单的判断是错误的,中国农学院茶叶研究所及中国茶叶学会的专门研究成果得出结论,准确的、科学地饮茶,只可能对青少年的成长发育更有益处。近年来,日本为了普及茶叶防龋,在全国小学推广“小学生每天喝一杯茶”活动,便是茶叶有利健康的又一范例。
三、 茶在青少年品饮活动中渐渐失去其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性。茶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国饮,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精神饮品,深刻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人们往往通过茶礼的方式,来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文化信息。历史上中国人在各种活动中都离不开茶的参与,每天的茶事活动都是言传身教的品德教育。这种礼仪活动,数百年前随着华茶传至英国,成为今天英国人普遍遵从的下午茶礼仪;从中国茶禅一味的精神中发展出来的日本茶道,今天成为东方文明的奇葩。而输出了茶与茶文化精神的母国中国,现在在广大青少年中却几乎已经隐去了茶这一重大中国元素的礼仪教化,许多青少年不知道如何用茶来表达敬意和礼仪,不知道一杯茶中浸润着的五千年优秀人文精神,这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为此,我们倡导与建议:打造人文浙江,建设绿茶大省,茶为国饮,茶入校园。
最近,我们针对青少年饮茶情况所做的调查报告中发现以下一些基本数字:浙江林学院茶文化学院在杭州绿城育华中学茶文化班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平时爱喝的饮料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茶,浙江大学茶学系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饮茶较少,调查结果表明,在学校进行饮茶推广活动十分必要与及时。
浙江目前有各类中小学六千多所,各类高等学校一百多所,在所有的这些学校中,如果茶能够进入校园,通过校园饮茶,势必能在青少年中大规模地形成饮茶的声势,起到特别巨大的作用。
茶入校园的具体做法,建议可以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将茶叶文明知识体系的教育纳入浙江整体的乡土教育体系之中去。编写茶文化教育的课本,进行茶品饮、茶礼仪等方面的系统教育。也可以从目前综合性的浙江省乡土教材中重点列出单元,进行传授。大、中、小学的教材,可以有所侧重,其中大学可以以茶文化的选修课为主,中、小学可以以茶叶的科普知识及茶艺实践为主。
二、 把茶做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纳入青少年素质教育范畴。将客来敬茶、以茶为礼的具体内容,与青少年素质教育内容结合在一起,纳入德育教学体系。比如,可以先从学校的开学典礼、新生入学典礼、毕业典礼、教师节等一系列活动进入,来进行敬茶迎新生、敬茶感恩老师等一系列内容,也可以结合学生素质教育活动,进行专门的茶艺表演、茶会活动。
关于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多年来浙江省有关方面的茶专家一直在进行实践。浙江林学院茶文化学院学生从大一入学,每课必
三、 倡导学校学生每天喝一杯茶的活动,并将其制度化、长期化、科学化。浙江省目前各大、中、小学并没有专门的制度来推进茶饮,这和我们的邻国日本已经有了距离。希望政府有关部门重视这一问题,将每天喝一杯茶做为校园倡导,从而推进培养青少年的饮茶习惯。饮茶活动可以依托学校现有的条件来循序渐进,建议每所学校都能够专门配备茶文化
四、 各界有志于中国茶叶振兴的茶机构要担当起茶入校园的茶人使命。茶文化教育工作机构,各茶叶事业与企业机构,要有责任和义务来推动茶为国饮、茶入校园的举动。有关教育部门要将茶入校园工作落到实处,茶企业要研发出更便捷更适合青少年在校园里品饮的茶类,来满足青少年的需要。同时,校园饮茶也是要涉及到人力物力的,要通过合理、科学的渠道解决,方能将这一工作推进。
目前,中国有八千万人从事着有关茶的产业,一个民族品饮的习惯,正在全球化的文化与经济形态下,面临严重的挑战。茶为国饮、茶入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认识它的重要性,需要有识之士的大力呼吁推广,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