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启晓
可能是因为心情激动,那天一大早,我就赶到了杭州城站火车站,先在服务台取来一本“沪杭高铁服务指南”,开始研究其中的沪杭高铁班次时刻表、高铁沿途主要风景点介绍、购票乘车指南等各类信息。火车站内设有高铁自动售票厅,共有24台自动售票机,虽然时间还很早,不过已经有不少人在购票了,有些年纪较大的旅客似乎对自动售票机的操作还不太熟悉,几个戴着红帽子的志愿者正在旁边一步步地指导着。我看了一下表,最快的只需要10多秒时间就能完成购票过程了。由于沪杭高铁刚开始运营,所以当时还只能购买到
由杭州始发的沪杭高铁首班车出发前15分钟,我们体验团的10位成员来到了一号站台,站台上已经有很多媒体记者在采访报道了,很多旅客也在拍照,我们体验团的成员也在“和谐号”车头前记录下这有意义的历史时刻。
作为一名投身中国铁路建设事业40多年的“老铁路”,对铁轨和火车的深情是不言而喻的,忆昔抚今,一股自豪的暖流刹那间涌上了心头。我有些迫不及待地跨进车厢,在座位上放下行里就一节一节车厢地仔细观察起高铁这个新鲜事物来。我所乘坐的沪杭高铁列车由8节车厢组成,包括2节一等车厢,5节二等车厢以及一节餐车。每节车厢都设有卫生间、洗手池、饮水机、大件行李存放处和液晶电视等一系列先进的配套设施。
沪杭高铁全长
列车的高速行驶,让车程缩短到了41分钟。在这段时间里我几乎很少坐下,都在8节车厢里来回走,反复观察和体验。“建设快、车速飙、行驶稳、班次多、乘坐舒适温馨”,便是沪杭高铁给我留下的极好印象。
沪杭高铁从建设到完工仅用了短短的18个月,并将火车的时速从最早的
目前沪杭高铁每天共发车50对,加上动车组的30对,从早上6:12到晚上21:36,每10分钟左右就有一趟列车从杭州驶向上海,这与公交车的班次间隔都相差无几了。
高铁的车厢环境更是相当的舒适温馨,众多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在车厢里随处可见。高铁列车每节车厢的座位只有85个,数量的减少使得每个座位都变得更加宽敞了,不仅座位的间距大了,乘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节座椅的方向以及靠背的角度。每个座位背后都安装了电源插座,这样旅客就可以在随时给手机等电子用品充电,也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尤其给商务旅客提供了很大的便捷。
其实在上车前,我还担心如此快的车速,会让我们无法看清车窗外的景色,甚至还会感到头晕,可是贴心的设计者们显然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给列车车窗安装了特制的减速玻璃,所以即使在列车速度达到
在火车上使用卫生间也是大部分旅客比较头疼的问题之一,不过在高铁列车上就不必再有这样的担心了。这里的卫生间的设计也很贴心,不仅为旅客提供了坐式和蹲式两种选择,坐式的卫生间里还有一次性的马桶圈垫提供,以确保卫生和健康。为了方便残疾人,卫生间门的设计和电梯门一样,只需要按下按钮,门就会自动打开,而且即便在列车停站时卫生间也可不间断使用。列车上还特别设有一个残疾人卫生间,空间比一般的要大,里面还专设了婴儿台,妈妈们可以在这里给宝宝换尿不湿等。
在3号车厢(一等车厢)里,有一个6人座的VIP包间,一道用磨砂玻璃制成的移门将包间与过道隔开,私密性极佳,比较适合一家人出行,或者商务旅客开在列车上进行移动办公会议。在首尾两节车厢里各设有6座的观光区,坐在这里的旅客可以通过操作座位旁边的按钮,调节灯光的明暗和声音的强弱。如果你不想看到驾驶舱,也只要按下按钮,隔离的玻璃就会由透明变成磨砂状,甚是有趣。
不得不提的还有列车乘务员,她们年龄都在18到22岁之间,不仅漂亮亲切,一个个还都具备高学历、高素质,并且具备了相当好的外语水平,和空姐一样为乘客提供着高质量的贴心服务。
和往常一样,我为这次体验活动设计了一张签名首日封,请列车长、司机、列车员、体验团成员以及其他旅客签名,这一举动又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好奇,当她们得知我是一位老铁路职工时,一定让我讲讲沪杭线的变迁和发展,好在我是有备而来的,出发前我就画了2张地图,一张是“1909年9月通车的沪杭铁路径路及车站名示意图”,另一张是“江墅、沪杭、杭江、浙赣铁路位置示意图”,只要通过地图的对比,这发展和变迁就一目了然了,因此也受到了各大媒体记者的欢迎。
作为浙江省地图收藏专委会的成员,画一张沪杭高铁径路有比例的地图也是我此行的目的之一,因为从之前媒体的介绍和“沪杭高铁服务指南”中,沪杭高铁径路只有示意图,并没有比例,而高铁所经过的地方几乎都是乡村田间,非常陌生,也根本没法确定径路走向。幸好我们体验团里有一位叫王轶伦的“铁路迷”,他不仅收藏了各个时期的各种火车票,在沪杭高铁工程施工期间,他还利用节假日实地调查了不少地段,在他的指点下,我终于完成了一张1:38.3万比例的沪杭高铁径路图,让我的体验之旅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沪杭铁路建成已有101年,而高铁的建成让沪杭铁路又走进了一个新的阶段,让杭州进入了高铁时代,这无疑将会给杭州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优势,能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我这个“老铁路”还真有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