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两代人的老师妈妈

马秀文

媳妇身上,我看到了新一辈母亲对儿女们的付出。她们想得细,看得远,事事操心,面面俱到。同样以教师为职业的两代家长,相比之下,我感到自己逊色多了。

回忆上班那会儿的情景,一切似在眼前。每天,我总是早早地进到教室(家住校园宿舍),打开窗户,按放物件,再把课桌课椅横竖对齐。做老师的都希望讲台前的学生,整整齐齐,安安静静,集中注意,好好听讲。这样,老师讲课才会舒心,才会有条有理。虽然,头一天的值日学生已经做过教室的全面清扫,可是孩子终究是孩子,再努力也难免粗略。我于是习惯于自己动手,再加点功夫。接下来的一整天里,我的工作就是: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找差生谈话,嘱他们订正……,忙碌于教室和办公室之间。待到放学下班了,还得带上数十本学生作文,熬夜批阅完成。遇到统考和竞赛,更要过五关斩六将,加班加点,给这个补,给那个添,力争有点好的成绩。如此算来,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非常有限。我无暇顾及子女,把她(他)交给了他们的老师,而我的同事们也和我一样,整天忙着,少有空闲。

一个具有老师身份的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仅仅供给了一份吃和穿,其余几乎让其自生自长,有点不负责任。如今想起,久久地,久久地感到内疚和亏欠。面对过早失去父爱(离异)的女儿,尤其如此。幸亏后来她的家庭组建得很幸福,我才得以宽慰和放心。女儿理解母亲,没有怪错于我,照样的孝顺,照样的关心,有好吃的就送,有好穿的就问,还为我分担了许多家事。她率真实在,说起话来,声色相兼,这得益于父辈传承,非常有幸。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会有一个好女人。”她,就是一例。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的家庭有过崎岖路,但命运悲苦,不等于人格低下,我始终保持着自尊和自信。我知道自己不够水平,不够优秀,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普老师。可是我,用我的心,用我的青春,用我的精力最旺盛的38年,耕耘了学生,在他们起步的时候,给了一点基础。数十年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我从不马虎,从无懈怠。眼看一班又一班,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成长,在进步,心里好滋味呵:“苦中有乐,累中有甜,活得充实,活得有价值,活得无怨无悔,”是我深切的体会。

再看现在的老师妈妈,聪明能干,真的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了。她们同样认真努力的教好学生带好班,承担必要的家务劳动,还要给力于自己的孩子,丝毫没敢放松。我有一个长得十分可爱,还能主持节目(区少代会两次,镇校级的多次)的小孙子,媳妇从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到学业长进,素质修养,方方面面,给予关怀。小小年纪,除了学好学校规定的课程,先后请人辅导过的有:外语、奥数、写字、画画、象棋、游泳、篮球、乒乓……。几年前还花了三万多元人民币,买了架白色的三角钢琴。练到如今,指法的熟练与灵活,令做奶奶的甘拜下风——我教了数十年的小学音乐课,竟还不如他呢!那年代国家还穷,学校买不起钢琴,唱歌都用风琴伴奏。直到后来几年,才用到过钢琴,显得金贵和稀罕。

为了增长见识,活跃身心,了解外面世界的精彩。利用假期,媳妇为她儿子安排了多次旅行。到过了北京、大连、上海、无锡、杭州、安吉、千岛湖、香港、深圳、海口、三亚、还有韩国。去年暑假,父母又支持他跟随着他的老师和同学去美国游学16天。观光了纽约、白宫、华盛顿;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名城名校。回来以后,他告诉我最多的是美国民众的素质。无论在餐厅、超市、马路,见到的一幕一幕,令他感动,带回了十分美好的记忆。他还说:“看到别人这样做,自己也真想这样做。”一个刚满13岁的孩子,能“见好就学”,这是大人们最乐见的,也是老师们不辞辛苦带他们远游的目的之一了。可是,做奶奶的有点保守,我像是小品演员宋丹丹的父亲,天上怕飞机掉,地上怕火车翻,总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于是半月有余的日子里,我的心一直悬着,盼到回家才放了下来——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啊!不过,我是个隔代之人,有些不会太干预,该开放的还是开放。

我和孙子的年龄,足足差了60有余,他的成家立业,我怕是见不到了,但我殷切地期盼他,慢慢地懂得“回报”,具有“感恩”之心。30多年前,我常常听婆婆对我的儿子说:“你妈妈真好……”“你妈妈真关心你……”“你真幸福……”等等。天长日久,潜移默化,孩子的心里烙进了“妈妈亲”“妈妈好”的印象。祖辈“特别善良”的基因,在他的血脉里流淌。长大以后,儿子果然细心、耐心、关心、贴心,他把无法再给父亲(病去)的那份爱,一并赠给了我和我现在的老伴。一个特殊的家庭里,保存着一份不退色的感情,难能可贵,我十分珍惜!

现在该轮到我对孙子说“你妈妈真……你妈妈真……”了,可是他哪有机会给我?有时也在一起吃饭,他总是赶紧着来,赶紧着去,因为家里有大量的作业等他去完成。偶尔有空,游泳池在向他招手,图书室在等候他的到来。他,成了一个“小忙人”。但是,只要有益于他,就不要紧。奶奶的心田里脑海里,每天都有孙儿的身影陪伴,同样享受着天伦之乐。

孙子和他的同辈们,成长在进步的时代,条件优裕的环境里,是十分幸福的。我再次希望他能牢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以健康为前提,让自己有一种高尚的情操,有一颗浓浓的爱心,有一份深深的亲情,将来有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庭。至于名誉地位,金钱财富,大可以看得淡一点。

两代人的老师妈妈,处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条件,观念有差异,认知有深浅,但是目标是一致的:不管谁家的孩子,培养教育好他们,是我们神圣的责任,我们应该牢牢地记在心里。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