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永远的朴素之美——记民进会员、一级词作家黄平

虞文琴

第一次见到黄平,是在美丽的西子湖畔。那是2005年春天,在浙江省群众艺术馆召开的歌曲创作研讨会上,后来又在雁荡山等地召开的浙江省参加全国“五个一工程”歌曲作品加工会上见面。时间虽短暂,但黄平对歌词艺术的执著追求,言谈举止中流露的真诚、朴实,都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黄平已经在《词刊》等全国六十多家音乐期刊发表大量的歌词作品。许多作品获得国家级大奖,许多作品被谱曲、演唱或进入主流媒体广为流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词作家。不久前,当他在电话中告诉我要出版歌词专集时,我有些吃惊——“这么快又出集子啦?”更让我吃惊的是:黄平从1987年写出《老家小院》并在浙江省获奖后,几乎放下小说、散文、诗歌等纯文学写作,专门致力于歌词创作了。二十多年来,他已经将发表、获奖的作品集结成四本歌词专辑出版,这是第五本了!他说希望我能为这第五本歌词专辑写个“序”。我被黄平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成就所感动,便颇有兴趣又有些犹豫地答应下来。

当我打开《秋后的田野》,欣赏黄平的歌词,一边看一边走进歌词营造的意境中:让我感觉到了浓浓的朴素之美。如《黄昏,醉倒在村口》:当夕阳向群山发出最后一瞥,黄昏从容地来到了村口。先点亮一排排的路灯,然后向一家家小院招手。闻一闻从窗户里飘出的酒香,黄昏,谗得口水直流;听一听从窗户里飘出的笑声,黄昏,乐得晃晃悠悠。还没等主人请它入坐,晃晃悠悠,晃晃悠悠,黄昏,就这样醉倒在村口,化作了一弯明月如钩……多美的一幅乡村夜晚的画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作者构思巧妙,角度新颖,用朴素的语言写出如今农村的风景美、生活美、人心美,这是一首不可多得反映新农村题材的好作品。再如《乡村孩子看大戏》,他的语言更为简朴:“锣鼓一阵阵地敲/乡村大戏真热闹/孩子们就像过节日/又是唱来又是跳//饭也没吃好/三五成群呼伙伴/早早就向戏台跑……”节奏欢快,语句简短,营造出乡村孩子活泼可爱、热闹欢快的场面。《水乡娃》也同样有情趣:“翻个筋斗往水里扎/转眼之间就不见啦/当你四下寻找他/他突然窜出水面/溅你一脸的水花花……”虽然没有音乐,但似乎已经听得见水花飞舞和孩子欢笑的声音。读过这些作品,真的让人耳目一新,我被作者那敏锐的目光、真挚的情感,朴素的语言及浓郁的生活气息所深深感染。

多么真切的朴素之美!朴素而不乏浪漫。我喜欢这种平和简单的朴素美。虽然歌词之美犹如百花园里的百花盛开,千姿百态,姹紫嫣红,令人赏心悦目,目不暇接。有的华丽,有的淡雅,有的纷繁雍容,有的朴素平实……都在天地间尽显天然情趣,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精神享受。不过,我以为朴素之美最为贴近生活,最能蕴藉心灵,也最能在心中唤起久远的共鸣。奇词丽句固然很妙,用平白之语表达深远蕴藉的意境则更为难得。正所谓“天趣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犹如其他艺术作品中的小人物、平凡人性、平凡生活的魅力往往超越明星偶像和奢侈豪华的诱惑,感动着同样平凡朴素的大众,浸润着人们的心灵。

我从歌词中还读到了作者心中的诗情画意。生长生活在浙江温州的黄平,江南村镇的山水景物、人情风俗就是他的歌词艺术。他怀着对家乡的真挚感情观察周围的一切,力求写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感受:他在描写春到江南时,竟然别出心裁地写出《接春天》,一个“接”字,包含着多少期待多少喜悦之情啊:“接来一垄垄甘霖,让种子发芽;接来一汪汪蜜汁,让蔗园甜蜜……”再看他的《春夜听雨》:“……听到了小草在说碧绿的希望,听到了花儿在说美丽的憧憬……听到了鱼虾在说欢乐的时光,听到了青蛙在说美好年景……听到了万物蓬勃的声音,听到希望在敲打我的心灵”这首歌词独具想象力,语言朴素而生动。小说的人物刻画、诗歌的意境创造、民间文学的朴素语言,加之与音乐形象的有机结合,使得黄平的歌词作品浑然天成,没有丝毫的刀刻痕迹和忸怩作态的意识,形成了朴素的风格,多为成功之作。

也许每个人天生都是创作者。然而人生创作之旅以及旅途所感、所悟、所得,却有天壤之别。万绿丛中一点红是创作,万红丛中一点绿也是创作。创作是发现,发现环绕身边无穷无尽的美。我钦佩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的作者。发现美要用心,发现美是智慧。创作美更要用心,更是一种智慧。我赞赏用心有智慧的创造者,黄平正是属于这种用心有智慧的创造者。

然而,我觉得以朴素的风格来表现美是最难得的、也是最有效的。如果没有把歌词创作当作自己的“宗教”,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去探寻、去创造,没有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体味生活、思考问题,没有厚重的生活积累,没有丰富的想象和潜质的悟性,没有锤炼到精确、生动、简洁的语言等等因素,是很难做到的。而黄平恰恰做到了,实属不易。

“淡泊名利、注重真情”是黄平歌词创作的信条。写歌词是件苦差事,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难发现他的人品和他的作品是一样的心态,是那么的真挚、平和而朴实。这是一种不求华丽、不图耀眼、拒绝浮夸、唾弃虚伪的本色创作。这种朴素的本色创作由于他的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内涵丰富,形象生动、韵味绵长也最能打动人们、唤起心灵的共鸣。黄平用生命写作,用灵魂歌唱,以自己的独特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朴实无华、清新自然而又感人肺腑的优秀作品。他的作品以其传统的根基、现实的依据、深度和广度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征服了广大的读者与听众。从他的作品中,让我想起了“风格即人格”“人品即艺品”,实乃至真、至理之名言。

假如生活是一部回荡在天地间的伟大交响乐,那么歌词是这部壮丽恢弘交响曲中的文学表现形式。近几十年来,歌词是我国发展最为蓬勃迅猛的音乐文学形式。华美如霓虹的歌词歌曲令人眼花缭乱,烦不胜烦。而黄平作品给词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朴素之美,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以为也是永远的。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