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社东
中国固有的社会形态,顽固的传统意识,让普通人总在自己的位置上安于现状,再加上主流意识形态铺天盖地,大家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这又需要一个去遮蔽的过程)。民众还意识不到许多东西,没有政治意识,也没有政治观念,生活,工作,房子,消耗了他们的政治热情,炒股,倒腾房子,人变得很物质。当然,这也是很世俗的幸福。
我们这个时代,人在严重的生命价值观的迷失中,很需要一种新的人文启蒙。看阎连科的《黑猪毛白猪毛》:一座卑微的村庄,人们在村口吃饭,讲李屠户,讲县委书记住过的房间,忽然镇长开车撞死了人,镇长自己不想坐牢,要找别人替他顶罪;根宝过着窘迫的日子,他懦弱与无能,但人们争着抢着要去顶罪坐牢,为的是要巴结这位镇长大人。最后只好用黑猪毛白猪毛来抓阄。有人说,了解一个国家,最好去读一些鲜活的民俗读本,这样更本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的现状。
法国有一部电影,叫《拉孔布·吕西安》,是路易·马勒的作品。说1944年,一名17岁乡村少年中学毕业后无所事事,不满在医院当清洁工,想参加抵抗运动,但因太年轻而遭到拒绝,于是他参加了盖世太保。少年并没有受到道德的困扰,他喜欢扛枪的感觉,并不觉得自己做了叛国的事情。后来他利用手中的职权,强占一位犹太裁缝的住宅,爱上了裁缝的女儿。当一个德国士兵来搜查时,他临时起意杀死同伴,跟女孩逃往乡下……他是一个道德上模棱两可的人。人是环境的奴隶,他没有正义感,骨子里不坏,但对政治缺乏敏感。多数老百姓都随大流,任何时候都是如此。我举例,只是想说,人没有信仰,可以成为任何人。
人文思想是一个国家的脑子,也是一个人一生行迹的主脑。美国电影《火柴人》说的是罗伊,他是一名患有强迫症的骗子,他和搭档弗兰克联手,过着小打小闹的骗子生涯,屡屡有人受骗上当。有次他们精心策划一起新买卖,一个名叫安吉拉的14岁少女闯入了他们的生活。安吉拉自称是罗伊失散多年的女儿,一直备受强迫症折磨的罗伊心里又惊又喜,努力想成为一个平凡的好爸爸,弥补过往失落的亲情。他开始想做一个好人,可糟的是,当这个劲爆女儿发现父亲赖以维生的“职业”后,竟对骗徒生涯发生了浓厚兴趣,苦苦哀求,要加入骗子行列。人是很渺小的,人如果没有终极判断力,就是时间洪流的奴隶,大水里的一只蚂蚁。
近些年来,联系对社会的切身认识,我痛感到以下几点,很值得一说。
民众还意识不到自己的
公民自由权是什么东西
我先说一个例子。这是一个瑞典男孩生日引发的举国讨论。莫尔生活在瑞典南部一个小镇,就读于镇上小学。2008年6月的一天,是莫尔的8岁生日。生日这天,莫尔有一项特殊权利,他可以在上课时分发生日邀请函。这是一项传统,一旦过生日便会请同学去家里做客,参加生日派对。这天在课堂上,莫尔捧着一堆请帖逐个发放,发完之后,细心的老师发现,有两个男孩手里空空的。莫尔根本就没打算邀请这两个同学。这事让老师吃了一惊,马上报告了校方管理层。没多久,校方做出了令莫尔十分难过的决定:校方没收了他发出的全部邀请函。
你觉得学校这样做对吗?理由是什么?校方的理由是,莫尔有歧视同学之嫌,并强调防止歧视是学校的职责。在校方看来,这么做是为了维护那两个遭“歧视”孩子的权益。学校认为自己是普及健康公民意识的场所,这个“前公民社会”,不允许有歧视发生。他们做得很有担当,很有社会责任,很有思想,也很有文化。学校认为莫尔这样做伤害了其他孩子的权益,并向国会通报此事。并提出:“如果请帖要在学校里发放,那么就必须保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歧视发生。”
事情并没有在等待国会监察司仲裁的过程中偃旗息鼓。其间,瑞典社会对此事进行了一场大讨论。对莫尔来说,他的生日聚会毁了;对于莫尔的父亲来说,这事情没那么容易了结。莫尔的父亲表示,那两个没有收到请帖的孩子,其中一个过去没有邀请莫尔参加自己的生日派对,另一个则欺负了莫尔六个多月,现在他们已经绝交了。莫尔的父亲认为,孩子有权利选择向谁发出邀请,学校无权干涉。随即,他向瑞典国会监察司提请申诉,认为学校侵犯了莫尔的公民自由权,希望讨回一个公道。
瑞典社会开始了大讨论。一方观点认为,学校做的没错,在大庭广众下遭到同学的“歧视”,会使这两个孩子心理受挫。一方观点则支持莫尔的父亲,公民自由权不可侵犯。瑞典在北欧地区代表了宽容精神,国内虽然有“排外”问题存在,但校方希望瑞典秉持“宽容精神”,不要歧视同学。2008年11月13日,瑞典国会为校方的不当行为立规:学校没有权力没收学生的邀请函。瑞典国会监察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态:“老师没有权力在违背学生意愿的情况下没收请帖,不论怎样学校的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这就是说,瑞典国会把公民自由权放到了学校主张之上。他们的国家是建立在公民个人自由权之上的,跟我们东方社会不同。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儿童的公民自由权能不能被随意侵犯,歧视行为能不能公开发生?在瑞典,国民素质为什么如此之高?如何使儿童在一个友善的环境下成长?一个国家的精神是什么?现阶段我们中国主要搞经济建设?人的素质,永远是具有终极意义的话题。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里,我们公民在自己的国家里,每天都在歧视别人或者被别人歧视,但我们没有意识,毫无感觉,我们的社会也不把这些问题当做问题,这真是一个大问题!大家都在做大事,改扩建城市,讨论GDP,在网络上表达民意、在现实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里却缺席。
再说说三峡工程的事情,1992年4月3日,搁置已久的事情又提上了议事日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投票,1767票赞成,1000票反对或弃权。后者是人文工作者,前者大多为水电工程专家。在这个不涉及到政治的问题上,大家还是勇于表决的,勇于投反对票的,也是难得一见的这么多的反对票。我们是多么希望在表达个人意愿时,有这么多的反对票啊!
什么是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
一个人行走天下,靠什么?靠什么能走得最远?忠义?信义?侠义?情义?中国古代的女子情比命重,刘兰芝忠于情而殉于情(《孔雀东南飞》),林黛玉为情葬花焚稿而亡。
情和义伴生。一个男人如何行世?义字当头。司马迁在他的《史记·游侠列传》中说: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什么是侠义精神?侠义精神就是,这事与你无关,但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甚至以生命投入其中。侠义精神令古今文人醉心,更是中国人心底深处普遍向往之物。张自忠上将是自愿战死的。他为什么死?因为抗战以来,像他那么高官战死的还没有。他要做一个表率。看看日本人的态度,飞机运回他的尸体回赠重庆,空中洒下白色祭奠物表示崇敬。谭嗣同坐守待毙,用血来唤醒民众,让国家改革。这都是可贵的侠义精神,在应当出手助人时二话不说,奋不顾身地跳下去解危济难、行侠仗义,无欲无求、无怨无悔,在国家有难时挺身而出不假思索。
今天是和平建设时代,是发展时代,也是一个需要大力进行观念建设的时代,人们的心中需要建立一些很中国的东西。中国人对豪侠爽快的义举,自古以来都忍不住便要击节赞赏,大呼痛快。大呼大叫时,还能获得一种心灵深处的共鸣和满足。“纵使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这是李白《侠客行》里的诗句。一个人若不讲义气,那还不如死了算了。这是韦小宝的话。一部《水浒传》就是一部侠义传。
所有的义气都必须有一个前提——正义。与正义相联系,或以正义为基础,大义灭亲也值得。当然,派内正义不是社会正义。水浒英雄,为民众打抱不平,为社会不公出手。东方的江湖大侠,西方的佐罗,都寻求对社会公正和弱势群体的帮助。我们,如何持剑走天下?用剑求正义?用知识求正义?呼吁,呐喊,上书,建议,也是侠义精神。暴力游戏里的打打杀杀并不适用于社会正义。什么是理性正义行为,大家都懂。
人人都可以有侠义精神。王选组织了180名原告控告日本政府在侵华时发动细菌战,要求日本政府谢罪和赔偿。美国历史学家说:“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中国女人,就可以让日本沉没!”只要公理和正义遭到践踏,侠义精神就有存在下去的价值!侠义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之一。
急人之难、见义勇为、追求平等自由。一诺千金,士为知己者死——顶多是一个小侠,为大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新侠义精神不仅仅是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还包含了如罗曼·罗兰所说的爱、悲悯、体贴等品质。真正的侠义,是在人的内心中。那些发自内心的真诚行为,给予他人的帮助,由内心传达的温暖,能给这个世界以信念与宽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温瑞安的话。
什么是社会正义,什么是社会公平,我们还可以看看“我爸是李刚”这个中国故事。前几年,有一个“小心被宝马撞了”的问候语,一个单位的同事们流行用“小心被宝马撞了”作问候语,无意中被美国的同事听到,他当然很奇怪。于是,大家就把事情原委讲给他听,老美听得很专注,脸上不时变换着惊讶、诧异、愤怒种种复杂的表情。“unfair!unfair!”同事三年,没见过老美如此愤怒!他问:“为什么一个谋杀者如此逍遥?为什么庞大的公检法机构形同虚设?为什么政府对公众的呼声置之不理?为什么……”大家都笑老美天真:这里是中国啊!懒得理会他。可老美偏偏没完没了。终于有人忍不住给他讲宝马车的背景,讲当地的电视台组织法律专家为罪犯开脱,讲市公安局长出面平息民怒,讲所有的官方媒体的缄默,老美终于发现自己的天真了,半晌无语。最后小心翼翼又神色凝重地对我们说:“你们遇到宝马是应该小心些!”有人回应:你也要小心。“不用!”老美很坚定,“虽然我在中国,但是我的政府,我的总统会保护我!因为,我是美国公民!”
这就是值得忧虑的中国现状。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民主社会?
没有担当和社会责任
上图这个男人叫石青华。因为103个流浪儿,他成了我们中国家喻户晓的人。早些年,由于邻居私藏爆竹爆炸,石青华的妻子和儿子被严重烧伤,为了给妻儿看病,没钱了,一家三口流落在北京街头。街上那些乞讨的孩子很善良,他就被感动了,这个社会里竟然有这么多的友好!他本来是一个没用的小学老师,于是他就在中华慈善总会帮助下,了了一个心愿,办一所光爱学校,容留这些流浪的孩子。
石青华是我的老师,我们的老师,我们社会的老师。这个男人很没用,但他做成了一桩伟大的慈善的事,我们比他的本领大多了,资金雄厚多了,但我们都在“看”他的故事,那些报道他的人也比他有本领有知识,但我们都没有去践行他头脑里的东西。他在骂我们,在用鞭子抽打我们。不幸者最理解不幸者,我们不理解他们。慈善,救助孤儿,是谁都可以做的事,但不是谁都会去做。最后,一个需要别人救助的人去做了,这真让天下所有体面人无脸见人!伟大来得如此朴实和出人意料。我们在他面前,是可耻的。我们其实没有担当和社会责任,或者只是口头上有。
现实是非常坚硬的,有如石头。有许多麻烦的事需要人们具体地做,有些像清除牛皮癣一样艰难。君子动口而远离现场,也是一种逃避。我们的习惯思维还有,这些事应该由政府去做啊,我们应该健全我们的社会服务或者救助体系,可我们的一套社会机器又是那么的运转滞重,或者缺少这个缺少那个,石青华他直接就去做了,他知道,指望政府可能是扯皮的事,他出于自己的良心,相信一粒萤火虫,也能照亮一厘米的直径范围。这就是个人的社会担当和社会责任感。
真的需要大力普及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理想的化身。自由平等精神,是一种多么可贵的东西,尊重人类,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意识,包括尊重人类的缺陷。民主精神,是社会组织形态里一种最有价值的东西,有它在,就没有强权存在。契约精神,让大家不能乱来。宽容精神,就是他“现在”犯错,“以前”可能就是我,我也曾经如此。兼爱,同时爱很多事物,爱别的观念形态下的人。最终,终极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未来社会的向往,将使一个一个普通的生命变得崇高。
思想素质有待于提高。知识重要吗?不重要。传播早已经改变了知识的权威姿态,你拥有知识不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教师不再是权威。知识放在那里,谁都可以进去,见它、和它说话,拥有它,你只要准备一只包去装就可以了。但是,思维、创造力、干预现实的智慧和能力,不是可以随便拿来的。思想和知识,谁更重要?无疑,是思想!思想的力量,就是影响的力量。文学、艺术,科技,社会科学,都有价值,彼此并不排斥,并且它们在最高端是相通的——都是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对人类的关心。
我的小说《女人国》发表在《北京文学》,写一个工会主席如何和大家热闹,游戏人间,搞一些不痛不痒的旅游婚丧嫁娶之类的事,而忘却了邓仲夏时期的工会工作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已经被老板这个一把手定下了,这是不容你商量的。这就是今天中国工会工作的悲哀。
多年来我给报纸写过许多专栏文章,表达对社会的看法,也开设过很多讲座,进行过一些公众场合下的演讲,把自己的一点心得说给大家听。我所在的民进基层组织是一个教师群体,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这些。
希望我们民进基层组织,以后多发展一些有知识有思想的会员,接纳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加入,形成良性循环,把基层内部的活动,扩大为社会活动,时时和广大民众在一起,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存在,知道我们思考的存在,我们民进先进的社会观点和正确的社会态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