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 珣
2011年《开明杂志》第一期,登载了“我为菜篮子工程献一计”一文,写的是我在2010年12月一项关于“建立杭州市城市蔬菜基地的建议”,获市长批示后,职能部门杭州市农业局十分重视,制订了贯彻落实的目标与措施,如今一年过去了,大家都很关心,杭州的“菜篮子工程”进展的情况,与取得了哪些成效。
在参观的间歇中,农作物处处长邓红宁还召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大家在会中畅谈体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从参加会议的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他们基地的土地,是向农民租的,农民出租了土地,成为基地从事农业的工人,每年土地租金的收入也可以投入合作社参股分红,这种体制的创新,使农民转化成了工人,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一天的参观,使我具体了解了杭州城市蔬菜基地的进展情况,应该说我市的菜篮子工程已初见成效,后来我又从农业局的一份第二十二届全国城市菜篮子工程联系会议交流材料上看到题为《突出重点,创新机制,着力构建杭州“菜篮子”保供稳价体系》的文章,从中了解到2010年至2011年在市政府的领导与杭州市农业局的具体贯彻落实下,杭州市的菜篮子工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材料上一连串的数字,表明了这一年中有9000万元资金的投入,基地面积提升至4.36万亩。主城区的蔬菜自给率由40%提高到了52.5%,其中叶菜自给率由60%提高到72.5%。我们从2011年第四季度蔬菜价格的回落,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政府稳价保供体系已起到了作用,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轻松了。
鉴于上述情况,我在今年的春节前提笔给邵占维市长写了一封信,感谢市长和农业局对我一年前提出的建议的重视与落实,同时又提出了一些自己对菜篮子工程的建议,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春节长假结束上班的第一天(1月29日),就得到了邵市长的批示,市农业局于2月1日收到批件后,高度重视,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2月13日“菜篮子”办公室的干部对我进行拜访,还交给我一份2012年的工作计划与具体实施方案,虚心征求意见。这份材料内容涉及完善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应急能力,加强质量监控,提高蔬菜安全水平等,其中关于我重点提出的“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问题,关于如何保护农民利益,都提到了政府的一些具体做法,如去年免费向市级叶菜功能区发放叶菜种子2500公斤;给蔬菜基地发放205万元的补助款;在基地蔬菜滞销期间,针对六种蔬菜,市、区两级给予滞销户117.5万元补助,从而保护了菜农种菜的积极性,确保了蔬菜种植面积的稳定性;今年打算建立蔬菜设施政策性保险制度和叶菜价格保险制度,尽最大的可能减少菜农的生产和销售风险等。
从建立蔬菜基地到落实保供稳价体系,市政府真正做到了关注民生、情系百姓,对市政府的倾听民意,到职能部门农业局的雷厉风行,深深感动了我这个普通的杭州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