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呼吁切实解决中医后继乏人问题

连建伟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医学科学,“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中西医并重”,已经进入国家宪法。然而,目前我国的中医现状却不容乐观。

2006年资料,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为15.3人。2009年数据,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中医执业医师数仅有约3人。中医类别职业(助理)医师占职业(助理)医师的比例约为21%。中医医疗机构比例低,仅占被调查医疗机构的8%左右。各类医疗机构(不含村卫生室)年中医门诊总量为6.7亿人次,占各类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19.2%。各类医疗机构中,中药处方占总处方数的9.5%,中成药处方占总处方数的17.4%

尤为严重的是,目前我国农村中医药人才严重短缺,后继乏人。现在全国的村卫生室中,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仅有4.76万人,约占执业(助理)医师的5%,以中医药知识为主的乡村医生约占乡村医生的12%,目前全国尚有33.5%的乡镇卫生院和42.5%的村卫生室不能够提供中医医疗服务,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村居民接受中医服务的可及性。

据浙江宁波市前一时期调查,全市140余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师与西医师之比为110.8,平均每117家村级卫生机构才拥有一名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农村基层中医临床人才已到严重后继乏人的境地。据浙江仙居县调查,该县所有乡镇卫生院不设中医科,90%以上的村卫生室不能从事中医药服务。

当前各地各级中医院西化现象相当普遍,很多中医院虽然挂了中医院的牌子,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临床以西医为主体,中医药为辅助的现象比比皆是,但却大都忽视了中医院的内涵建设,缺少中医药特色。

各省市中医药大学(学院)近十余年来大多已发展成为拥有医、管、理、工、文的多学科大学,但不少中医药院校没有大力发展中医药专业,甚至个别中医药大学近年还停招了中医学本科专业,舍本逐末。

广大人民群众热爱中医药,对中医药需求却不断增加。未来五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意向需求为51.76万。因此,要以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和基层中医执业医师培养为重点,着力提升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为此,建议:

一、各地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一定要把热爱中医、坚持中医特色办院方向,愿为中医事业奋斗终生作为选拔中医院院长、中医药大学校长的必要条件。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对中医院的管理督导,坚决纠正重西轻中的现状。二、各级中医医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一定要以中医药人员为主,所占比例不能低于7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为此制定严格的规定。三、各级中医医院在临床医疗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先中后西、能中不西的方针,把中医治疗率、中药使用率、中医参与率作为刚性指标,对中医临床各科进行考核。四、中医药大学一定要以招收中医药本科专业为主,不得少于每年招生数的60%。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师承教育,充分调动老中医药专家的积极因素,做好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确保大学生中医思维的建立,培养扎实的中医临床功底。必须要纠正目前全国千人一面的中西医教育对半开的中医学专业教学模式。五、鼓励和引导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医疗单位工作,是做好基层中医药工作的第一要务。地方政府要全方位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给予他们良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的空间。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