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以物联技术促农产品智能流通

民进杭州市委会

杭州是国内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的先行地区之一,处于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一方阵2010年全市物联网产值达310亿元,但是,在整个展示区内已投入使用物联网应用项目40多个,投资近6亿元,涉及智能电网、节能环保、安防监控、智能交通等十大领域,却没有实质性地涉足农业。
  目前物联网技术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大部分应用于高利润的垄断行业,如电力、交通、医疗等。多数物联网企业没有关注农业的市场需求,这与农业管理的复杂性和落后性有密切关联。    

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的问题。由于农产品流通涉及生产环节、批发市场、零售、农贸市场、超市等多个环节,仅仅通过杭州市在两年中进行的部分试点索证索票管理还是难以真正达到质量的全面掌控,同时,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牵涉面广、市场经营不规范、专项经费难落实、追溯管理断链等困难,市追溯办曾组织有关单位组成联合工作组进驻杭州蔬菜批发市场和良渚蔬菜批发市场,通过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管委会牵头,蔬菜批发市场和工作组人员组成39人工作班子,轮流值班,在抽检中发现干制腌制蔬菜、腐竹的问题较多,其中农药残留不合格的蔬菜中外地蔬菜占了较大比例。
  产品流通的成本控制与效能问题。现有农产品流通,最弱在物流。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特别需要因地制宜,逐步推广应用现代物流,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实现增产增收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的物流水平,服务比较粗放,没有针对行业和产品特征进行细分,特别是农产品的物流,对硬件设施和运输成本以及时间效率都要求较高。农产品供应链中产销结合是目前生鲜采购和经营的瓶颈之一,也是未来市场投资的热点,现在的流通成本仍然偏高,而且很不稳定,运销成本的波动性较大;此外,路况不良的时间成本,设卡收费等问题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流通成本,加大了农产品大宗物流环节的经营风险。其中运销保鲜技术也是目前影响超市生鲜经营的突出问题之一。现在,我国的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很大。有数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也就是说四分之一强的农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产品信息发布的全面性和指导性问题。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设施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供求信息共享程度差,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较大,使农业生产者无法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生产结构,造成盲目生产。农产品出现交替性的短缺和过剩,农业生产者往往增产不增收,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杭州是电子商务发达的城市,但面向农村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形式和内容雷同,缺少创新特色,专业性和实用性不强,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虽设有一些农产品行情和供需信息发布,但很少发布对农产品的生产具有指导意义的市场需求评价或预测,电子商务给农产品销售带来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
  几点建议
  普及物联网技术,开发农业类物联网应用项目。首先,要从政府层面高度重视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针对现有的农产品物流瓶颈,深入了解和挖掘市场需求,让更多高科技企业关注农业市场;其次,要扩大对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和专业培训,特别是高校,要走在理论前沿,作好前期研究工作,尽快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再次,政府与民间共同设立相关组织,将物联网技术和人才培训工作向各个县市推广,让更多年轻的农民和大学生村官学习先进理念和应用技术,为农业现代化升级打下基础;最后,正确引导物联网企业关注民生大事,设立一定的专项研发基金,鼓励企业往农业应用方面进行产品设计和系统开发,推进农业的转型升级。
  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智能溯源。农产品质量就是生命。可以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建立严格的检验机制,确保农产品安全。同时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追溯种养殖与加工业的疫病与污染问题,追溯种养殖过程中滥用药,加工过程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问题,改变以往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只侧重于生产后的控制,而忽视生产中预防控制现象。比如,将RFID(无线射频)技术运用于生猪交易电子代理结算系统,通过RFID将交易信息数字化并且精确到每片猪肉,方便快捷地实现猪肉交易的全程可追溯。升级改造定性检测农药残留设备,提高对批发市场蔬菜的抽检效率。建立检企合作机制,优化和升级现有的批发市场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
  通过物联网对物流过程进行监控,提高物流效率。运用物联网技术改造物流管理水平,为农产品物流建立专门的物流通道,加强农产品物流的管理能力,保证生活日常所需农产品的高效流通。实施网络化发展战略,将农产品流通中的批发节点管理扩大到农产品流通供应链管理和价值链管理,统筹各批发市场业务发展,发挥网络体系的协同效应。建立批发市场信息数据库和集团协同管理信息平台,集中批发市场的有效信息,强化各批发市场间的横向联系,通过信息流带动物流、商流,协同管控,将批发市场连锁起来。通过为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加贴RFID电子标签,设立农产品安全管理中心数据库和各地农产品仓库本地数据库,实现对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加工、储存和销售各环节的全方位跟踪。
  通过物联网构建供应者与消费者的直通道。在农产品物流领域,实现商流与物流的完全分离,实现供应者与消费者的直通道,有利于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创造价值,有利于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发展农产品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业,是我国发展和完善电子商务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联网平台,农产品供应者与时俱进,引导生产加工企业发展以农业高科技为龙头、产供销一条龙、内外贸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生产基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子商务平台使农产品生产者真正介入农产品物流中,减少了信息流通的中间环节,切实降低市场信息失真的程度,农产品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减少因生产过剩带来的损耗。

 

来源:联谊报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