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旭 陈大申
我国“十二五”规划已把海洋经济纳入经济发展的重点,并批准浙江、山东等重点区域作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试点区域。应该说,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正在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海洋的开发利用给沿海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一、我国海洋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海洋资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我国未达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已超过近海的1/3,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持续恶化,海湾、河口及滨海湿地等典型生态环境丧失或改变问题愈加突出。这不仅有开发海洋产业过程中所带来的污染,更有发展陆域经济过程中大量排放污水、废水造成的,这将直接影响近岸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海洋生物数量的减少,影响海洋渔业捕捞和海水养殖业,威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海洋开发秩序混乱。各行业和各类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重。 比如海岸线资源,目前我国1.8万公里海岸线中有接近1万公里已经人工化了,人工化海岸超过了一半。这个数字,20多年前还不到10%。尤其是不合理的围涂造地、海洋滩涂围垦、填海造地、拦海修坝、炸岛采石、海底挖砂等行为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重大损害。还有一些本属于公共资源的海滨岸线和土地资源,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社会个人和企业等多方觊觎的对象。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海洋资源底数不清,开发利用没有底线。当前,我们对海洋资源环境状况仍然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详尽的认识,海洋调查勘探程度低,可开发的重要资源底数不清;调查海区也主要集中在沿海区域,仅占近海区域的4 0%。如不尽快开展我国近海调查与科学评价,势必造成开发利用没有底线,不利于国家海洋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落实。(2)规划滞后埋下人为破坏环境隐患。由于缺乏严格的法规规范和宏观调控和现有行政考核机制影响,在发展沿海经济和大规模的海洋开发活动中,各地普遍存在重开发、轻保护,重GDP增长、轻可持续发展的现象。普遍存在“利用”的调子唱得高,而“保护”的文章做得相对不足,区域空间的过度开发导致环境恶化和功能逆转。
二、建议:
1、加强海岸线、海洋开发综合管理。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海洋管理体制,健全海岸、海域使用权的市场机制,通过限制海岸线房地产开发和严格控制开发区、保税区的审批,严厉打击陆域向海洋大量排放污水、废水违法行为,重点清理对围涂造地、海洋滩涂围垦、填海造地、拦海修坝等工程项目,对沿海省份征收海洋保护税等手段,推进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利用。
2、摸清“海洋家底”。尽早开展新一轮的海洋国土资源大调查、启动全国海洋国土开发保护总体规划工作,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家底”档案。继续推进《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推进全国和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的修编工作。
3、设定“用海红线”。要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应严格管理办法,本着“开发和保护并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建设用地一样,现在每年建设用海也有指标,但执行的力度远远不够。应该像保护耕地一样,设置海岸线开发和海洋资源利用的“用海红线”,不能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