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缺少绿色包装
当前,食品安全已成为举国关注的话题,然而人们对食品复合软包装袋的安全和卫生状况却未能给予同等的关注。据国家质检总局9月底公布的食品包装袋(膜)抽查结果,抽检不合格率高达15%,其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就是卫生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及产品物理机械性能差。
卫生指标包括蒸发残渣(乙酸、乙醇、正己烷)、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脱色试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食品包装袋(膜)的可降解产品较少,客观上助长所谓的“白色污染”。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钱进说:“目前市场上绿色食品的种类愈来愈多,但是许多绿色食品却缺少绿色包装。绿色包装包括采用环保的包装材料、印刷油墨和粘合剂。中国包装产业在快速壮大的同时,必须重视卫生和环保。让消费者对食品本身放心,也对食品包装的卫生状况有信心。”
目前有关食品安全政策包括有:1990年卫生部颁布的“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2003年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北京市政府颁布的“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及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显示政府已经开始重视食品包装问题,且正在逐渐增强监管力度。
未雨绸缪,为响应政府的举措,推进国内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由全球最大的软包装生产企业——加拿大铝业宝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水性粘合剂供应商——美国罗门哈斯中国公司、全球技术领先油墨供应商——瑞士锡克拜(上海)油墨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定于11月18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食品包装卫生安全”的研讨会。会议将邀请相关的政府部门、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国际和国内著名的食品生产商,共同探讨食品包装安全卫生问题,力图推动中国软包装的环保进程,唤起普通消费者的注意,推动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订。
企业合作倡导绿色包装
食品软包装的组成主要为塑料薄膜或铝箔、粘合剂和油墨,其中塑料薄膜占包装总成分的70%,粘合剂占10%,油墨占10%,其它占10%。目前,国内市场中普遍使用的是溶剂型聚氨酯粘合剂和甲苯油墨,在应用中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和安全隐患。
首先,大量排放于空气中的溶剂苯、甲苯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对工人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危害。而且有机溶剂可能会残留在复合膜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薄膜迁移到食品中,使之变质、变味。
本次研讨会上,食品软包装材料的上下游生产商和食品厂商一起,将对欧洲和美国食品包装的法规、包装材料的性能和发展方向、食品厂商的应用范例等进行广泛的研讨。包括加铝宝柏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等在内的一些企业,将介绍他们采用无苯无酮环保材料,严格控制生产过程,并致力于推动包装行业的绿色环保进程的一些做法。
目前,在欧洲或者美国,软包装的粘合剂已经逐渐转向水性或者无溶剂产品;而醇溶油墨取代甲苯油墨也在欧美、日本甚至韩国成为主要的趋势。在法规方面,国外早已注意到软包装的环保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应建立了法律法规,如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欧盟的EU以及德国的BgVV,都明确规定了用于食品或药品包装的粘合剂和油墨类型,只要是法规中没有提到的化学品,一律禁止采用。
研讨会上,罗门哈斯公司的代表将介绍他们从美国市场引进的一些成熟产品,如一种不含有机溶剂的水性粘合剂系列,其性能可以满足一般休闲食品包装所采用的薄膜与薄膜、薄膜与镀铝膜之间的干法复合要求,替代溶剂型聚氨酯粘合剂,并能在溶剂型干复机上使用。
(王润)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