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管理体制 推进我省旅游业发展——民进浙江省委会在浙江省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的集体提案
发布时间:2003-01-05 来源:
阅读点击:4008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蓝色产业”,是全球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产业,也是高成长产业。我省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荟萃的旅游大省,拥有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3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有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0个,遍及全省各地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28处。1996年全省旅游总收入25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17%。旅游业已经成了我省的重要产业,许多地方将旅游定为本地的支柱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我省旅游业在开拓旅游市场、组织节庆活动、强化行业管理、加强旅游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我们民进浙江省委会为了进一步了解旅游业的现状,曾到我省宁波、舟山等地开展调研活动。根据调研情况,我们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我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前景喜人,但应该看到,问题和矛盾也不少。
1、由于国家关于旅游的基础性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难度较大,在宣传工作、执法队伍建设、及执法力度等方面尚有不少欠缺。我省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也十分缺乏,使得制定旅游总体规划,依法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依据不足,对旅游业的依法管理也困难重重。
2、对旅游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我省许多地方的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使用分属市、县、乡镇各级政府的城建、林业、文物、水利等诸多部门多头管理,行业管理与资源管理互相脱节,产、供、销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管理部门“诸侯割据”,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缺少沟通,使旅游业管理中矛盾较多,效率较低。各级旅游局的职责范围狭窄,调控机制无力,实际上能有效控制的只是旅行社的审批和旅游涉外饭店星级审定等范围,不能对旅游业起宏观管理作用。
3、旅游开发建设的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中还有许多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旧模式,旧框框,要多作探索,加大改革力度。
4、由于许多地方着眼于近期利益,对旅游资源的无序开发,重复投资现象十分严重,许多新开发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文化品味低下。不惜破坏自然风光广造宾馆,娱乐宫,到处滥修庙宇,乱塑神像,东一个西游记宫,西一个妖魔洞府。一个陆羽两个地方给修墓,一位西施带出好几个故里。这种急功近利的旅游开发活动,使旅游资源遭受了一定程度的人为破坏。
5、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
二、我省舟山普陀山风景区管理模式的启示。
我省舟山普陀山风景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旅游业管理体制,取得了一些成绩。他们的主要做法:1、理顺管理体制。普陀山风景区设普陀山管理局,负责风景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建设和管理,管理局被赋予了一定的政府职能,财政实行独立,舟山市政府驻在普陀山的派出机构,受管理局领导,其他受双重领导的单位的主要领导,由上级主管部门与管理局共同考察,管理局任免。管理局对风景区实行统一管理,城建、工商、财税、公安等部门在管理局的统一领导下,互相协作,对风景区进行全面管理。这个管理体制解决了风景区管理上的一些失控问题,避免了“诸侯割据”,政出多门的现象。2、积极探索风景资源有偿使用的路子。采取“以山养山、以景养景、自我发展、逐步滚动”的方针,初步形成了以正山门票为主要内容、资源维护管理费、城市建设配套费、造水补偿费为构成的风景资源有偿使用的格局。3、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风景资源。实行保护与开发建设有机结合。4、化大力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旅游经济活动,全面提高旅游服务水平。通过这套管理体制,普陀山风景区实现了国家级“卫生山、安全山、文明山”,使我省这个“海天佛国”的王牌景点更加光彩照人。当然,普陀山的管理模式也有它的问题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法律依据不足,2、政企不分,政府直接参与旅游经济的各个方面,旅游业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大等。
三、我们的几点建议:
1、要加紧旅游业的法制建设,做到依法兴旅游,依法管旅游。要尽快制定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加强专门的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整治旅游市场的力度。
2、搞好全省旅游规划。各级领导要把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了解掌握我省旅游资源的情况,根据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动向,编制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我省已经制定了精神文明和文化发展纲要,作为旅游大省,也应有自己的旅游发展纲要。
3、要进一步推动旅游业产业化进程,以市场机制来合理配置旅游资源,让旅游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旅游企业和景点要从依附于政府的状态转变为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条件的可组建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革,成为上市公司,形成优势产业。发展旅游业也要讲规模经济,实施品牌战略。省里应该有计划地重点支持有影响,有优势的景点景区,集中力量,搞出几个有全国性、世界性地位的旅游王牌。建议鼓励我省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率先成立旅游集团,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彻底改变原有“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
要改革旅游业投资体制,由政府行为转向社会多元化投资主体。鼓励国有、集体、合资、外资、私人资本一起上,共同参与旅游发展。政府应重点抓好基础配套服务和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政策。
为了进一步扶持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可出台一些可操作性的扶持政策,如南京在全市征集旅游事业发展费,专款专用,重点用于对旅游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提供短期贷款。无锡市为加强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环境建设,还提出了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等重大举措。
政府要转变职能,从直接从事经营活动转变为进行宏观调控为主。旅游业应该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对旅游业的管理要加强宏观调控,根据旅游业发展的规律,把重点放在制定规划,执法监督,引导产业,做好基础服务上,要打破条块分割,强化总体协调职能,从宏观上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不断完善交通、通讯、购物、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设施,增强综合接待能力。
5、采取切实措施,保证旅游开发具有相应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品位。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家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而国内旅游者也越来越注重旅游的文化内涵。这就对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我省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保证旅游开发建设活动中的文化品位,我们建议:
(1)要成立诸如专家委员会等高层次咨询机构,对重要景区、景点的建设、重大的旅游项目的开发进行审议论证,认真研究旅游建设项目的文化定位和文化形象,阻止低俗粗陋的项目出笼,避免对风景旅游资源的建设性破坏,保证旅游业的文化品味。
(2)要组织力量很好地研究浙江的历史文化和地方风俗,努力开发有浙江特色,能反映浙江历史文化和浙江各地人民生产生活习俗的旅游内容和旅游商品。我们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可以说,之江两岸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都留下了历史的足迹,每一地都散发着文化的幽香。而只有充分地了解我们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才谈得上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因此,旅游部门应该加强与有关专业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合作,支持他们的基础研究工作,努力将他们的研究转化为实际的成果,以充实旅游业的文化内涵。
(3)鉴于目前许多地方存在的人造景点热、修庙造佛热,建议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人造景点的重复建设,严禁有不良文化内容的神魔鬼怪类人造景点的建设,非正当宗教途径的修庙造佛之风也应及时刹住。
6、强化统筹观念,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努力开拓旅游市场。如果你偶而翻翻美国《时代周刊》,往往会在这本有世界影响的刊物上看到泰国的精美旅游广告,如果你进入国际互联网,也许会发现离我们不远的无锡市几乎全市所有的星级饭店、旅行社和景点都在网上展示了形象。相对来说我省旅游业的促销观念、促销手段上还显不足,某些机制上的问题使旅游促销的整体性不强,不能很好地形成合力。我省旅游业界人士应该在加大促销力度上再加把劲,进一步强化整体观念,把浙江旅游的鲜明形象通过各种先进的手段、有效的渠道推向全国、全世界。比如省旅游主管部门可以筹集资金,组织力量拍摄一些高水平的电视广告片,浓缩浙江旅游资源的精华,体现浙江旅游业的整体风貌,通过各大电视媒体造成强烈的印象,吸引四方游客。
(该提案被浙江省政协列为当年重点提案,并被评为优秀提案)
一、我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前景喜人,但应该看到,问题和矛盾也不少。
1、由于国家关于旅游的基础性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难度较大,在宣传工作、执法队伍建设、及执法力度等方面尚有不少欠缺。我省关于旅游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也十分缺乏,使得制定旅游总体规划,依法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依据不足,对旅游业的依法管理也困难重重。
2、对旅游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我省许多地方的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使用分属市、县、乡镇各级政府的城建、林业、文物、水利等诸多部门多头管理,行业管理与资源管理互相脱节,产、供、销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管理部门“诸侯割据”,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缺少沟通,使旅游业管理中矛盾较多,效率较低。各级旅游局的职责范围狭窄,调控机制无力,实际上能有效控制的只是旅行社的审批和旅游涉外饭店星级审定等范围,不能对旅游业起宏观管理作用。
3、旅游开发建设的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中还有许多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旧模式,旧框框,要多作探索,加大改革力度。
4、由于许多地方着眼于近期利益,对旅游资源的无序开发,重复投资现象十分严重,许多新开发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文化品味低下。不惜破坏自然风光广造宾馆,娱乐宫,到处滥修庙宇,乱塑神像,东一个西游记宫,西一个妖魔洞府。一个陆羽两个地方给修墓,一位西施带出好几个故里。这种急功近利的旅游开发活动,使旅游资源遭受了一定程度的人为破坏。
5、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
二、我省舟山普陀山风景区管理模式的启示。
我省舟山普陀山风景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旅游业管理体制,取得了一些成绩。他们的主要做法:1、理顺管理体制。普陀山风景区设普陀山管理局,负责风景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建设和管理,管理局被赋予了一定的政府职能,财政实行独立,舟山市政府驻在普陀山的派出机构,受管理局领导,其他受双重领导的单位的主要领导,由上级主管部门与管理局共同考察,管理局任免。管理局对风景区实行统一管理,城建、工商、财税、公安等部门在管理局的统一领导下,互相协作,对风景区进行全面管理。这个管理体制解决了风景区管理上的一些失控问题,避免了“诸侯割据”,政出多门的现象。2、积极探索风景资源有偿使用的路子。采取“以山养山、以景养景、自我发展、逐步滚动”的方针,初步形成了以正山门票为主要内容、资源维护管理费、城市建设配套费、造水补偿费为构成的风景资源有偿使用的格局。3、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风景资源。实行保护与开发建设有机结合。4、化大力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旅游经济活动,全面提高旅游服务水平。通过这套管理体制,普陀山风景区实现了国家级“卫生山、安全山、文明山”,使我省这个“海天佛国”的王牌景点更加光彩照人。当然,普陀山的管理模式也有它的问题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法律依据不足,2、政企不分,政府直接参与旅游经济的各个方面,旅游业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大等。
三、我们的几点建议:
1、要加紧旅游业的法制建设,做到依法兴旅游,依法管旅游。要尽快制定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加强专门的旅游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整治旅游市场的力度。
2、搞好全省旅游规划。各级领导要把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了解掌握我省旅游资源的情况,根据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动向,编制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我省已经制定了精神文明和文化发展纲要,作为旅游大省,也应有自己的旅游发展纲要。
3、要进一步推动旅游业产业化进程,以市场机制来合理配置旅游资源,让旅游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旅游企业和景点要从依附于政府的状态转变为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条件的可组建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革,成为上市公司,形成优势产业。发展旅游业也要讲规模经济,实施品牌战略。省里应该有计划地重点支持有影响,有优势的景点景区,集中力量,搞出几个有全国性、世界性地位的旅游王牌。建议鼓励我省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率先成立旅游集团,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彻底改变原有“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
要改革旅游业投资体制,由政府行为转向社会多元化投资主体。鼓励国有、集体、合资、外资、私人资本一起上,共同参与旅游发展。政府应重点抓好基础配套服务和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政策。
为了进一步扶持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可出台一些可操作性的扶持政策,如南京在全市征集旅游事业发展费,专款专用,重点用于对旅游资源开发和景点建设提供短期贷款。无锡市为加强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环境建设,还提出了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等重大举措。
政府要转变职能,从直接从事经营活动转变为进行宏观调控为主。旅游业应该实行政企分开,政府对旅游业的管理要加强宏观调控,根据旅游业发展的规律,把重点放在制定规划,执法监督,引导产业,做好基础服务上,要打破条块分割,强化总体协调职能,从宏观上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不断完善交通、通讯、购物、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设施,增强综合接待能力。
5、采取切实措施,保证旅游开发具有相应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品位。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家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而国内旅游者也越来越注重旅游的文化内涵。这就对我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我省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保证旅游开发建设活动中的文化品位,我们建议:
(1)要成立诸如专家委员会等高层次咨询机构,对重要景区、景点的建设、重大的旅游项目的开发进行审议论证,认真研究旅游建设项目的文化定位和文化形象,阻止低俗粗陋的项目出笼,避免对风景旅游资源的建设性破坏,保证旅游业的文化品味。
(2)要组织力量很好地研究浙江的历史文化和地方风俗,努力开发有浙江特色,能反映浙江历史文化和浙江各地人民生产生活习俗的旅游内容和旅游商品。我们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可以说,之江两岸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都留下了历史的足迹,每一地都散发着文化的幽香。而只有充分地了解我们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才谈得上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因此,旅游部门应该加强与有关专业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合作,支持他们的基础研究工作,努力将他们的研究转化为实际的成果,以充实旅游业的文化内涵。
(3)鉴于目前许多地方存在的人造景点热、修庙造佛热,建议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人造景点的重复建设,严禁有不良文化内容的神魔鬼怪类人造景点的建设,非正当宗教途径的修庙造佛之风也应及时刹住。
6、强化统筹观念,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努力开拓旅游市场。如果你偶而翻翻美国《时代周刊》,往往会在这本有世界影响的刊物上看到泰国的精美旅游广告,如果你进入国际互联网,也许会发现离我们不远的无锡市几乎全市所有的星级饭店、旅行社和景点都在网上展示了形象。相对来说我省旅游业的促销观念、促销手段上还显不足,某些机制上的问题使旅游促销的整体性不强,不能很好地形成合力。我省旅游业界人士应该在加大促销力度上再加把劲,进一步强化整体观念,把浙江旅游的鲜明形象通过各种先进的手段、有效的渠道推向全国、全世界。比如省旅游主管部门可以筹集资金,组织力量拍摄一些高水平的电视广告片,浓缩浙江旅游资源的精华,体现浙江旅游业的整体风貌,通过各大电视媒体造成强烈的印象,吸引四方游客。
(该提案被浙江省政协列为当年重点提案,并被评为优秀提案)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