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穆建平委员、王淳委员:社会化养老是破解“老龄化”问题出路

听到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以省政协副秘书长、民进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穆建平和嘉兴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市委会主委王淳为代表的民进浙江省委会成员,感到由衷高兴。

  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来自民进浙江省委会的委员们,集体递交了关于提升浙江省养老服务水平的提案。而这个提案,最初只是王淳委员的一个简单想法。

  王淳的姨妈,是个70多岁的空巢老人。一把年纪的她,腿脚不灵便,外出买菜都十分吃力。尽管老人行动缓慢,最好有人照料,可性子倔强的她却不愿意与孩子住在一起。

  她觉得不自在,王淳解释,也不习惯。好在姨妈的儿女们十分孝顺,经常骑车回家帮老人干活。可老这么跑着,也不是个事儿。王淳说,平时老人自己在家也寂寞。

  姨妈家的情况,引起了王淳的思考。独生子女成家立业后,要赡养4个、8个,甚至12个老人。这么巨大的负担,两个年青人能否承受,又如何承受?

  想来想去,王淳得出了一个结论:养老不单是家庭问题,更多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化养老,才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出路。

  动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养老问题。王淳的想法,得到了民进浙江省委会成员的认同。为了解浙江养老问题的实际情况,民进会员浙江工业大学吴伟强教授还做了一个调研。省政协副秘书长、民进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穆建平委员说。

  公办养老机构挤破头都进不去,民营养老机构不赚钱、甚至亏损。王淳苦笑说,这就是现状。政府的缺乏引导,使得资源在养老产业的分配上,呈现无序化。

  要想实现社会化养老,政府必须给养老产业的发展开绿灯王淳解释,比如通过减免税费,鼓励民营养老机构发展。

  除了税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也是限制养老社会化的原因。工人、农民与公务员等,社保体系各不相同,给养老社会化带来了难题。我们要统一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不同养老体系之间的衔接与转换。

  对老人来说,生病住院本就是常事。各地医保的互不衔接,也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没有医保的外来老人,一旦生病,便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即使医保全国联网暂时难以实现。王淳建议,我们浙江也应该先实现省内联网。

在穆建平、王淳等民进会员看来,实现养老社会化,不但是造福社会,更是造福自身。我们会老,你也会老。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养老体系,实现老有所依。

 

来源:浙江在线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