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全国政协委员谢双成:理顺职责关系 谨防改革“碎片化”

    从1982年到2008年,我国先后进行了6次集中的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初步建立职能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框架”,又被写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谢双成指出,2008年国务院完成机构改革,调整了15个机构,组建了5个大部门,减少了4个正部级机构,为大部门制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而从地方大部门制改革的实践看,由于缺乏统一的制度设计与时间表,加之各地情况差异较大,使得大部门制改革呈现“碎片化”,导致整体效果不明显。

 

  谢双成分析认为,大部制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包括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交叉、协调机制不畅,决策权没有与执行权、监督权相分离,一些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各级政府“职责同构”,纵向层级多、行政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并无实质改变。同时,还衍生出一些新的问题,如有的大部门没有完全适应从“物理组合”到“化学反应”,长期磨而不合,职责分工没有落实到位,中央与地方改革衔接不畅,地方政府“不知怎么改”和“先改要吃亏”的心理比较普遍,甚至一些地方原已合并的部门又拆分了。

 

  “从现在到2020年还有不到8年时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时间紧、任务重。”谢双成委员建议国务院成立超越部门利益的行政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目标要求,以深入推进“大部门制”(横向改革)和“省管县体制”(纵向改革)为重点,转变职能,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责关系。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启动后,应制定一揽子切实可行的体改方案,经中央全会通过,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从国务院开始,然后到省、市、县,逐步展开。(吕东浩)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