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情满福利院

 胡大钧

 

每个月10号的一早,嘉兴市社会福利院百余名老弱病残者都会翘首以待,盼着亲人———民进嘉兴市医卫支部的“白衣天使”到来,这种情景在该福利院已持续了18个年头。

1987年6月,在民进嘉兴市委会的支持下,当时还在嘉兴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工作的民进医卫支部主任李郁找到嘉兴市福利院院长吴振华,主动提出民进医卫支部要把福利院作为社会服务的窗口,定期组织内科、外科、儿科、骨科等医师,无偿为福利院的全体老弱病残、弃婴、孤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双方还商定每月的10号为助残服务日。18年来,助残活动月月进行,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据不完全统计,福利院受益人数已达到2000多人次。参加助残活动的医护工作者用爱心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感人的颂歌,成为民进嘉兴市医卫支部为社会服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助残医疗队队员们用他们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人们的称赞。

1997年5月6日,嘉兴市社会福利院儿童部收留了一个叫张亚君的被遗弃小女孩,她在出生不到5个月时不幸被火烧成重伤,其生身父母非但不给她医治,反而狠心地将她抛弃野外,幸被一位好心人发现送至福利院。小女孩到福利院时双眼紧锁,哭声嘶哑而无力,脸部表情痛苦,浑身红肿,烧伤处皮肤脱落、起泡。经医院诊断,小孩烧伤面积达五分之一,二度创伤,如不及时医治,一旦伤口感染,病情就将恶化,严重威胁生命。由于诸多原因,本该要在设施齐备的专业医院里医治的张亚君没能住进医院,只得住在福利院,按医院烧伤科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福利院为小女孩特地设计了一张小床,装上了纱帐,配上了一台小功率的电扇,民进医卫支部成员、福利院医务科诸惜芳医师专门负责治疗。诸医师和民进医疗队的其他同志无微不至地照看着小女孩,每天定时给她清洗伤口、敷药、包扎、服药,还买来了牛奶、米粉、果汁,以增加营养。在他们的精心医治下,小女孩摆脱了危险,病情逐渐好转,一个星期后,七处创口居然长出了新的肉芽,不到二个月,创口已完全愈合。“六一”儿童节,市二医院的院领导到福利院慰问,看到曾是二度烧伤的小女孩康复得如此之快,实为惊讶,称是个奇迹。如今,这位幸运的孩子已被嘉兴城区的一户居民收养,生活得十分美满,嘉兴电视台“今晚八时”的电视节目专门进行了报道。

福利院里有一位叫卜松龄的残疾人,今年57岁,扁头、瘸腿、说话口齿不清,在福利院的“院龄”已达40年。2000年下半年,他右脚大脚趾长出了一个山核桃大的硬块,痛得他哇哇叫,根本不能下地,整天只得躺在床上。民进医卫支部主任、骨科医生李铭浩给他作了全身检查,并亲自主刀为病人做了切除手术,一个月后,卜松龄能下床走路,痛苦解除了,卜松龄又喜笑颜开。福利院里还流传着李铭浩医师不怕脏、一心为病人的动人故事:非典的时候,福利院87岁的老人陆玉书因前列腺炎发作而卧床不起,李医师得知后立即从医院赶来,先给病人作肛门检查,虽然戴上一次性手套,但由于肛门内积累的粪便太多,手上还是沾满了臭哄哄的粪便。李医师毫无怨言,还帮老人清洗身子,喂药。福利院的老弱病残者们十分感动,都说民进医疗队关心福利院十分到家,“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卜松龄、陆玉书逢人便说:“民进医疗队真好,李医师真好!”

2003年春末夏初的非典时期,民进医疗队的同志们在工作极其紧张繁重的情况下,依然牵挂着福利院的老弱病残者。医生们除了每月一次必定的服务外,还另外专门安排人员到福利院宣传预防非典知识,及时为福利院消毒,医疗队诸医师还带着福利院医务科同志每天为人们测量体温,叮嘱人们不要随便外出。福利院在民进医疗队的配合下,安全地度过了非常时期。

民进嘉兴医卫支部的成员来自市一医院、中医院和福利院医务科等单位,有的是医院院长,有的是科主任,全是业务骨干,中坚力量。他们不仅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还担任着一系列的科研项目。但是,他们十几年来把助残活动一直坚持下来,把每月10号的助残活动当作份内大事,无论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不动摇。当年助残服务活动的发起人李郁会员,现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了,但每月一次的民进医疗队助残活动却一次都没拉下过。还在福利院当医务科长的诸惜芳会员和另一名民进会员,长年累月,任劳任怨,像亲人一样服侍老弱病残者。新入会的民进会员们,继承了民进嘉兴医卫支部的传统,每月的10号,安排好工作,主动加入助残活动。民进医卫支部的全体会员,不遗余力,努力工作,要为福利院创造更大的便利。

 

〉〉〉点评:

都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但民进嘉兴医卫支部做到了。整整十八个春秋,无论风霜雨雪还是酷暑严寒,每个月都为福利院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这份坚持,这种精神,不仅令人感动,更令人敬佩。尤其是发起人李郁会员,不顾自己也已是耄耋之年,却连一次助残活动都没有拉下,更是令人敬叹不已。

大爱无私,民进嘉兴医卫支部的会员们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他们视服务社会,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为自己的光荣职责,将关怀与健康带给最需要的人们。这是民进会员新时代新风貌的最佳体现。我们更相信,这一光荣传统,将如奥林匹亚山上的圣火,一届一届地传递下去。

这样真诚为社会服务的民进基层组织一定还有很多,希望大家都能像嘉兴医卫支部那样持之以恒。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