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启晓
毛泽东主席诞辰119周年的纪念日快要到了,不管人们对他生前的评价,功过八二开,七三开,还是六四开,我还是认为他是当代中国的伟人,创建新中国功不可没。同时,毛主席与杭州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借此机会,我想说一说我所亲身经历的“毛主席与杭州”。
毛主席的一生中曾47次到过杭州,甚至每次在杭州都会小住一、二月或二、三月。毛主席热爱杭州,他曾深情地说:“杭州,我的第二故乡。”很有幸,1975年我刚从北京调回杭州工作的第二年,见证了毛主席生前最后一次来杭的行迹。
1975年春节前的三天,即2月8日,星期六,我有事去杭州铁路分局总工程师室汇报工作,透过分局办公室的窗户,看到在杭州站靠贴沙河侧有3列专列停靠在股道上。
这时,我立即联想起我在北京工作时,1969年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受阅训练的往事。听与我们一起训练的铁道部专运处的同志跟我们说,国家领导人中能乘坐专列的只有3个人:毛主席、国家主席和宋庆龄同志,其他国家领导人如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等一般都乘坐专车。专列指的是同一时段在一个区段内连续有三列列车通过,每列列车有一节机车头和四、五节车厢,一般国家领导人是乘坐在中间这一列列车上的,这样比较安全。而专车则是在正常运营的列车的最后一节挂上国家领导人乘坐的车厢。
我当时想,国家主席刘少奇已被打倒,宋庆龄是个民主人士,文化大革命期间也不被重视,那这趟专列很可能是毛主席乘坐的。想到这里,我的心情很激动。当时,毛主席的行迹是最高机密,就算真的知道了也不能乱说,弄得不好会闯大祸的。所以,我没有和其他人说起这趟专列的任何情况,但我是一个有着强烈好奇心,不弄个水落石出绝不甘罢休的人。
第二天,星期天的早晨,我想借晨练之机去探视一下究竟。那天,我长跑的路线选择从家里出来沿着南山路、虎跑路再过苏堤绕西湖一圈。当我跑到长桥附近时,发现前面有很多公安人员和部队战士,路边还停靠着很多三轮警用摩托车。跑到汪庄路口,我故意像跑得吃力想停下来休息的样子,一个公安马上走过来说:“不要停步,往前走!”
这使我又想起了我在北京工作的18年中,凡是走在中南海和北海间的桥上休息时,总是有“便衣”过来说“请不要停留!”一样,生怕进行破坏。我脑海里立即判断毛主席很有可能就住在汪庄。我向前跑了一段距离,想今天不跑苏堤了,还是原地折返为好,当我跑到汪庄前,仍然看到戒备森严的样子,我猜测,这次很有可能是毛主席来到杭州了。
为了再次证实毛主席是否来杭州,在事后的几个月中,我天天听广播,关注着报纸。果然,我发现此后二、三个月的时间里始终不见毛主席接见外宾和活动的报道,这就证实了我看到杭州站停着的三列专列确实是毛主席到了杭州。
从毛主席去世后的一些报道中,我后来才知道,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来杭州休养,医治日益严重的双目白内障,以及说话含混不清、两脚浮肿疼痛、行动不便等一系列疾病。经过精心治疗,待毛主席的病情稍有好转,便于1975年4月13日离杭返京了。
正是由于毛主席1975年来杭州的艰难历程,有关部门认为,专列停在杭州站时,主席需要在站内进行一个短暂的休息,再由轿车将毛主席送到下榻处刘庄或汪庄。因此,根据中央的指示,铁道部列了一个“六二工程”(据说是以1975年6月2日发出的文件日期命名的工程名称),要在杭州站站场东北角,贴沙河西岸原花圃位置建造一处“毛主席临时休息处”,工程南北各有一出入口,南面通站场,北面直接通向清泰街。这一工程的设计由我当时工作所在的杭州铁路分局工程队设计组负责。
由于该工程是一项绝密工程,组织上指派我参加时,交代了几项具体要求:
1. 与工程相关的所有内容及组织状况不得向外透露(包括自己的配偶、孩子及亲友);
2. 调查工作使用的笔记本由组织上统一发放,页内有编号,写错了不得撕页,用完要上交;
3. 外出调查需2人以上同行,不得单独行动。调查后需回单位,调查资料不允许放在家里;
4. 违反纪律要承担责任并进行相应处分。
现在,只有通过回忆和对当时参加该项工程相关人员的访谈,初步对“六二工程”理了一个轮廓。
该工程由设计组组长李存志总负责。参加这一工程的专业有建筑、结构、给排水、电力、通信等,大约有近20人。鲁国书、叶宝生为设计负责人,我和陆遐负责通信设计。
工程大约在1975年7、8月份开展工作,国庆节前完成施工设计,国庆节后立即进行施工。施工单位也由杭州铁路分局工程队负责,大约在1976年上半年竣工并进行了验收。
工程规模主要有8-9栋平房组成,每栋大约有3米开间的房子10间左右,房子均有防雨外廓。这些房子的功能有传达室、岗亭、办公室、休息室、卧室、厨房、餐厅、仓库、厕所等,房子外面有一圈结结实实的围墙,甚至几栋房子与房子之间也有围墙。
我记得岗亭的布局是比较复杂的,最里面是由8341部控制,中间的岗亭由南京部队控制,最外面的岗亭是由杭州公安控制。里面的人可以往外走,而外面的人没有证件是不允许往里走的。在整个工程内,通信方式也不尽相同,有人工的通信,有装市内电话的,更多的是装铁路电话。
……
谁知,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不幸去世了。这一工程闲置了半年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最后在1977年把所有房子拆掉,地皮还给了杭州站,扩大了站内股道,建了水塔,还盖起了功能多样的信号楼。
尽管我的回忆只是皮毛、轮廓,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把它写出来,毕竟自己是参与者、知情人。我查过很多档案,正因为“六二工程”是个绝密工程,只字未提。我想,如果再过若干年,当事人不在世上了,史料上也没有记载,这段历史就成了空白,是对不起子孙后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