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贺年

杨晔城

四月里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我与美协、书协几位友人同赴杭城看望版画大师赵延年。年前的一次“冒昧”打扰,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春节前夕,我在收到赵老自制的龙年贺卡后,欣喜之余,竟然心血来潮地修书一封,“斗胆”向大师讨要往年创作的几枚贺年卡,理由是“用于作品结集可能,见证先生交往情谊”。随信还附上自己近年发表的几篇版画习作,请赵老指正。其实我与赵老非亲非故,所谓交往,纯粹是因公需要。几年前,赵老向鲁迅纪念馆捐赠“鲁迅文学作品插图”,作为纪念馆工作人员,我曾参与公务接待,后因工作关系,到过赵老寓所造访,仅此而已,但对赵老的敬重、对版画的喜爱,由此发端,却是事实。

信寄出后,我便深感唐突,用如此直白的方式无偿获取名家字画,显然有悖“市场规则”,赵老不会把我视同江湖骗子吧?在忐忑不安中耐心等待,心情只能用复杂二字形容。二个月后,就在我快要淡忘这件事的一天早晨,我忽然收到了赵老女儿赵巧大姐发来的短信。短信不短,满满一屏,写得十分完整,内容大体是这样的:收录我版画作品的几本书早已收到,信却漏掉了,今天忽然冒了出来,我们才看见,大作容后拜读,非常抱歉、对不起、务请原谅,信中你提出希望收藏的三张拜年片,我爸爸同意赠你,但最近事多,过段时间寄出,届时我会短信你,再次道歉。这般谦和,这般坦诚,既不是一封婉言谢绝的回复信,也不是一封居高临下的施舍信,更像是一封情真意切的道歉信,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在随后的短信往复中,赵巧大姐唯一所提的要求是待我收到贺卡后,给赵老来个电话,因为“他记挂着”。几天后,果然收到杭州寄来的快件,大姐不仅垫付了邮资,还在便函中说明事先与我确认地址是因为发生过冒领事件,使“真的收件人还在等待,而冒充者在一旁偷着乐”,信末“爸爸问你好,祝你工作顺利,全家幸福,有便时欢迎你来作客”,浓情厚意,溢于言表。对我这个晚辈,赵老不仅满足要求,而且给予真诚祝福,发出热情邀请,大大超出我的期望,不禁让人联想起鲁迅先生昔日对青年木刻作者的热情指导。

赵老赠送的是猪年、鼠年、牛年三张精美的贺年卡,系手拓的木刻原作,有作者署名和创作时间,依次为200720082009年赵老八十三岁到八十五岁所作,贺卡外面还用同样大小的玻璃纸袋精心加以“装桢”,显得十分大方得体。作品中既有黑白又有套色,既有整体巧妙构图又有块面组合造型。如猪年贺卡系黑白木刻,画面上一只穿着背带裤的小肥猪,在新年弥漫的璀璨烟花中,站在“贺2007”的几个醒目大字上,正在许下一个美好的心愿,国泰民安的新年愿景不言自明。鼠年贺卡和牛年贺卡均属套色木刻,“鼠卡”中一只昂首挺胸的老鼠高擎书有2008的火炬勇往直前,火炬熊熊燃烧、光芒万丈,“火炬手”意气风发、全力以赴,似在振臂一呼,号召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战胜金融危机。而“牛卡”上的牛头则采用块面组合造型,将牛首自然分解成不同规则的几何块面,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或许,与赵老精心创作的“鲁迅文学作品插图”相比,这些“贺年小品”属于大师应景之作,然而选题立意,以小见大,匠心独具,浓缩着时代精神,洋溢着现实主义风格,体现着作者生命、责任和爱心,与动漫时代迎合大众口味庸俗化的贺岁图片有着天壤之别。有意思的是,贺卡夹在荣宝斋举办的“首届大型艺术品拍卖会”宣传折页中间,较之那些动辄百万的“白玉如意”、“黄玉瑞兽”、“翡翠观音”等天价拍品,在我看来,赵老的作品更有普世价值和现实意义。

赵老1991年获得版画界最高荣誉“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1992年又获国务院“文化艺术事业突出贡献奖”,2010年获得“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这些来自业界和政府的大奖足以说明赵老在美术界、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如果说鲁迅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倡导新兴版画运动,对中国版画的发展和中国美术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赵老虽然没有亲聆鲁迅先生的教诲,但他在思想上始终心仪鲁迅精神,把“民族魂”化作艺术创作的动力和基点。赵老不同时期的作品都具有关注社会生活,表现人性本质的共同特性,无论是早期的《抢米》还是后期的《噩梦系列》都凝聚着画家对人生的感悟。不仅是对社会人性扭曲的批判,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可以说鲁迅精神已经深入到他艺术创作的精髓,用“钻研鲁迅作品最为深刻、实践鲁迅木刻教言最为勤奋、获得艺术成就最为辉煌的艺术家”来评介赵老是恰如其分、实至名归。

2006年,赵老向绍兴鲁迅纪念馆慷慨捐赠55幅“鲁迅文学作品插图”, 鲁迅纪念馆在此基础上推出永久性展览《画说鲁迅先生——赵延年“鲁迅文学作品插图”》,成为纪念馆最有学术分量的实物展之一,它不仅让观众近距离领略到黑白版画这一“捏刀向木”、“放刀直干”充满“力之美”艺术形式的精粹,更是赵老感悟生活,直面人生,以刀代笔的真实写照。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近赵老,赵老慷慨捐赠作品、抱病为纪念馆员工题写签名,在版画创作漫谈会上的坦言、对少儿版画艺术的关爱,对青年才俊的提携、为鲁迅纪念馆馆藏版画选作序——言及做好本份工作等等,或耳闻或目睹,莫不令我深受感动。

我曾有幸随原绍兴鲁迅纪念馆馆长、资深民进会员钱小良上门探访赵老,赵老平易近人、谆谆教诲,至今难忘。“唯有真诚,才能理解鲁迅”,赵老身上折射出来的鲁迅风范,让我学习和深思。本着向赵老、向版画学习的态度,从2007年至今,我先后写了《艺林松柏,美意延年——记现代版画艺术大师赵延年先生》、《文学圣地,印迹之美——漫谈鲁迅故里版画》、《鲁迅的版画人生及其现实意义》等版画习作,发表在历年的《绍兴鲁迅研究》上,在收到201020112012年赵老赠送的虎年、兔年和龙年贺卡后,又相继写了《虎啸龙吟报春来》、《兔迎盛世蔚新春》、《与鲁迅“谈情说爱”》等随笔心得,见诸报端,基本做到一年一篇,几近与贺卡遥相呼应的“贺词”,我想以这样的方式和赵老“心电感应”,“浇灌”自己心灵的原野,同时向赵老学习和致敬。

可以说,赵老赠送的这些贺卡超越了作品本身价值,见证了赵老高尚的人品,体现了版画“为人生而作”的社会价值,这些贺卡并非于我,是他赠送给鲁迅故乡人民的一份心意,推而广之是他对人民的美好祝愿,对祖国未来的无限期望,在倡导文化强国的今天,从赵老的这些吉片羽光中,领悟人生、感恩生活,意味深长。“谁言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祝愿赵老艺术青春长驻!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