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耄耋之年的情与乐

陈根森

过新樵,1922年出生在嵊州农村,祖辈都是不识一丁的农民。他的求学之路有些神奇。从小就刻苦勤奋的他,取得小学毕业成绩第一名后,家里希望他继续读书,于是报考初中,当时县里仅有一所初中,要上初中非常难。初中招生红榜公布,他的考试成绩又得了第一名。交学费需要几十块银元,家境贫寒的他,根本交不起,就没有去报到。初中校长向小学校长了解,发现他确实家境贫困,而学习成绩特别优异,校长当即决定特别照顾,免掉全部学费让他来上学。

过新樵终以优秀成绩初中毕业。当时日寇侵华,宁波中学搬迁到嵊县,学校离家十多里,家境贫困的他又免费读上宁波中学。抗战时期英士大学迁到云和山区,来自沦陷区的学生可以公费求学。这样,过新樵又能在国立英士大学财政专业读到毕业。毕业后分配到绍兴县税务局,他工作之余继续钻研业务,终于在国民政府考试院举行的高级税务人员资格考试中,拿到一张相当于高级财务师的专业证书。不久担任绍兴税务局、上虞县国税局的主任(相当于局长)。一直担任到解放后。

不久,他又参加华东革命大学学习,再分配到临安工作。1954年起在杭州教书,先在明远中学任教,后来调到杭八中,在杭八中担任高二高三物理教学,是毕业班的把关教师,常挑重担一周18节课。他在杭八中教了34年书,桃李满天下。由于教学水平高,学校舍不得让他按时退休,直到66岁才让他退下来。

退休后,过新樵没有闲着,凭着他的财会专长,他被聘请到市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工作。接下来,又到浙江树人大学教学,任金融专业教师,一直教到80岁。十年大学教师生涯,他教学得心应手,他讲课思路清晰,深入浅出,学生非常喜欢他上课,大学还想留他任教,但他婉言谢绝了。

活到老学到老是过新樵的信条。他走出树人大学的讲堂,又走进了老年大学的课堂。他在老年大学先后学习文学、诗词、书法。在家中看到他精心书写的4米长卷,字字工整秀丽。他说在老年大学的十年学习中,大家非常开心,老有所为老有所爱。大家既学习又交流,其乐融融。

1982年加入民进组织的过新樵,不仅有一个温暖的家,而且对贫困学生特别有爱心,对残疾儿童更是关怀备至。他与夫人汤秀凤依靠工资生活,并不算富裕,住着57平方的房子,简单得很,根本没有时髦的摆设。然而,他俩一起先后给拱墅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运河学校、之江儿童学校、树人小学等捐款26千元;帮助农民工子弟、残疾儿童解决上学经济困难。拱墅区关工委和老干部局为表彰他的善举,特别给他送来奖杯,感谢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奉献。他还被评为拱墅学校2011“爱心助残人士”,荣获拱墅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奉献奖、2009-2010年关心下一代工作老有所为奉献奖。201110月又被杭州市评为拱墅区关心下一代十佳贡献者。

我们看到过新樵老师气色不错,90岁高龄仍然背不驼,眼不花,耳聪目明,思路清晰。问他长寿有什么秘决,他说知足常乐,生活有规律,不靠营养品,多动多学,助人为乐,与人同乐。他到残疾人学校慰问时,看到残疾人唱起歌跳起舞的欢心样子,自己也乐开了怀。这就是过新樵老先生的情与乐啊!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