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 珣
2012年9月29日至10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连续9天播放《你幸福吗》街访纪实节目,被采访对象与被采用播出的人数之多,可谓创历史之最。由此,这个节目成了长假拥堵之外最大的社会热门话题。这是“十一”黄金周期间央视《走基层》的常态报道插进的节假日做的一个特别策划采访与播出的节目。
“你幸福吗”这个话题,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除了正面回答“幸福”外,也有些搞笑的回答,被称之谓“神回复”,比如记者在采访中问一个外来民工:“你幸福吗?”,得到的回答是“我姓曾”,原来他把“你幸福吗”误听成了“你姓什么?”。采访中也有些人回答不幸福,如有一个医生因帮助患者不被理解而不开心;有民工担心年终拿不到工钱;还有一个大学生回答自己现在不幸福,因为和女朋友分手了。当然,多数人的回答是正面与肯定的。广大电视观众对央视“找幸福”节目的采访与播放,众说纷纭,贬褒不一。
央视记者采访“幸福”话题时,发生过这样一段小插曲。记者在成都武侯区浆洗街采访时,看到那里摊贩云集,就走到一个摊贩前,伸出话筒,用普通话问了一句:“你幸福吗”?,小贩一呆,大喊一声:“城管来了!”浆洗街顿时炸了窝,所有的小贩都在飞快地收拾东西,一路狂奔,一路大声相互转告:“快跑,城管来了!”这一幕与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过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中主人公周万顺的遭遇,如出一辙。
这时的记者在后面猛追,边追边用四川话解释:“我不是城管,我只是想问问你们幸福吗?”终于让摊贩停住了脚步,其中一个比较胆大的男摊贩走了过来说:“你为什么问我们摆摊的人?”记者说:“对不起,我一点不知道这个地方你们上镜头这么危险?”记者还是问:“你幸福吗?”摊贩答:“不幸福。我们这些人跟猫捉老鼠一样,你说老鼠幸福吗?我在猫爪子底下过生活能幸福吗?”记者接着问:“那你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摊贩答:“希望过没有城管的生活。”记者又问:“你最想要什么?”摊贩答:“我最想要城管不管我。”记者最后问:“你这十年过得怎么样?”摊贩答:“我这十年尽是跟城管斗,斗到现在也没有胜利。”
无独有偶,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后的第五天(11月19日),我在所居住社区的大门旁,亲眼目睹了城管与小贩猫捉老鼠的一幕,一个摊贩推着一辆三轮车,车上装的是人们日常用的陶瓷品,在小区大门旁卖。平时不太见得到的城管,一下子拥出来了四、五个,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前锁上小贩的三轮车,并拔走了钥匙,要小贩跟着他们走。当时旁边围着不少群众,有群众说:这里不能卖,什么地方能卖,让城管指点一下,一个城管板着脸说:这个我们不管。小贩在城管打开车锁后,带着他的一车商品,无奈地跟着城管走了,围观的群众对他充满了同情,至于小贩会受到什么惩处,人们不得而知。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这个小贩的内心能有幸福感吗?
对于幸福这个论题,不同时代,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人们,是有不同需求的,如战争年代,和平就是幸福;饥饿时期,温饱就是幸福;读完高中的青年学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是幸福;大学毕业后,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才幸福;而老年人期盼的是社会稳定、家庭和谐、身体健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又各有自身不同的需求,民工盼望按时拿到工钱;小贩盼望过上没有城管的生活……
凡此种种,都是按照自己所处的时代、年龄以及社会阶层,决定着他们不同的需求。我认为央视花这么大的力气,深入百姓找幸福,还不如向百姓征询他们希望过怎样的生活,或了解他们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来得实在。
就以摊贩这个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为例,他们辛辛苦苦贩卖小商品赚一点蝇头小利,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温饱问题,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当地的政府与职能部门,应该做的是引导他们,在不影响市容的前提下做小买卖,具体帮助他们解决设摊地块,还应把管理费用降到最低或者收一点环境卫生费,使他们能够堂堂正正做生意,赚钱养家,并使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这对社会的和谐安定,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一味与他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肯定是政府在管理上出了问题,禁与导是考验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与管理水平。我省的义乌小商品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开始时也是由一些小商贩,在政府的引导与扶植下发展起来的,从弱到强,现在规模做大了,引得国外的客商纷至沓来,不仅让很多人赚到了钱,也为国家增加了外汇收入,一举数得,利国利民,这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政府要多为这些生活在底层的民众创造条件,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获取幸福。
再说说民工不能按时拿到工钱,应该说也是政府的责任,如果政府能建立起健全的制度,采取有力的措施,这个问题一定可以得到解决。记得我曾写过一篇题为《从源头上根除“恶意拖欠”之顽疾》的文章,被民进中央会刊《民主》杂志采用,登载在2004年第二期“百家之言”栏目上,文中提出建议,一是要求企业在承接工程前,必须交纳一定数额的风险押金,如发生企业无力支付民工工资,就没收这项押金,用以支付;二是建议对恶意拖欠者的行为,严加惩处,一旦发生拖欠工资,都必须付出代价,这种代价大到足以使违法者失去再度违规的能力或机会,只有这样,才会真正产生社会效应。政府的责任是用法律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源头上根除这类顽疾,这才是治本。我们要多想想民工离乡背井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拿不到工钱回家过年时那种无奈与痛苦。生活在底层的民众,是最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政府的责任是要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开放,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农民富起来了,希望对生活在城市底层的民众,如小商贩、民工等人群,给予更多的关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民生部分谈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新当选的总书记习近平讲话中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中央新老总书记的诤诤诺言,让全国人民心中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着憧憬与期盼。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020年在我国建成小康社会,一定会实现。一个美丽中国的前景,在召唤着我们,让我们齐心协力,高举科学发展的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迈开更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