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十年情牵凝大爱  城乡携手助教育——记民进浙江省委会十年情牵西部少年“手拉手”助学活动

 

少年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让每一位适龄儿童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让所有孩子共享同一片蓝天,始终是我国政府追求的目标,也是亿万家庭的殷切期盼。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等原因,我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从而带来城乡、东西部教育发展上的差距。199912月,民进中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发起了在少先队组织中广泛开展“城乡少年‘手拉手’助学活动”,这项活动旨在帮助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少年儿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普及义务教育,促进东西部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引导城乡少年儿童树立助人为乐的优良品格和培养社会责任感。

爱心连千里。民进浙江省委会立刻积极响应号召,在20001月,与相隔千里之外的民进甘肃省委会结成“城乡少年手拉手助学活动”的联系单位,确定了首个结对互助学校——浙江省杭州市邮电路小学和甘肃省平凉市大潘小学。从此开始,民进浙江省委会开启了十年情牵西部少年“手拉手”助学的漫漫长路。缘分和爱心,让秀美的东海之滨和广袤的陇东大地产生了联系,让两地的孩子相遇、相识而相交。浙江民进的爱就像春日里一缕温暖的阳光,穿过了万水和千山,透过了苍凉和闭塞,直抵西部少年儿童的心灵深处……这种大爱,是无垠的。如今,让我们回首浙江民进在这条通向大爱的路上,留下的痕迹。

手拉手,心连心

20001月,在杭州市邮电路小学的操场上传出了孩子们一阵阵充满真情、充满友爱的歌声:“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小脸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原来,民进浙江省委会、杭州市委会在这里举行“城乡少年‘手拉手’助学活动”结对仪式,杭州邮电路小学的全校同学向大潘小学捐献了500多本书籍、40个书包以及1600件学习用品,首批20名品学兼优的杭州少先队员和大潘小学的20名小朋友结成互助对子,他们将长期通过书信保持联系,相互勉励、共同进步。

结对以来,民进杭州市委会广泛发动会员,在民进中央召开平凉扶贫帮困现场会之际,组织了价值1万余元的图书,为大潘小学建立“门闻图书室”,送去400余套课桌椅、100棵树苗、筹集资金为该校建立少年鼓号队。同时,还组织了杭州邮电路小学、小营小学、朝晖七区小学、西子业余学校的少年队员与大潘小学100多位学生结对,为贫困学生进行捐款。在每年“六一儿童节”,不仅邮寄衣服、书包和学习用品,还委托当地的民进组织,为大潘小学学生开展服务,连续十年,从未间断。面对这些如潮而至的爱心之举,大潘小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被深深感动了,感受到来自千里之外的温暖,体会到了制度的优越性;而杭州的孩子则被他们面对贫困不低头的顽强精神深深打动,思想上得到净化,学习的劲头更强了!来自不同生长环境的两地孩子们手拉手、心连心,结下了深厚友谊和不解之缘。手拉手助学活动,带来的不仅是西部少年物质上的收获,还有双方少年思想上的转变,心灵的净化,这在当地特别是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获得了如潮的好评。

2001年,民进湖州市委会在继杭州市委会之后,也开始加入到“城乡少年‘手拉手’助学活动”中来。民进湖州市委会组织了湖州三中、湖东小学和安吉上墅私立高中这三所学校,先后与甘肃省平凉市大潘小学、闫湾小学和定西市张湾中心学校开展了结对助学活动,捐赠了电脑、打印机、学习用品、书籍、衣物等,还发动了100多名湖州民进会员与256名贫困学生开展了“大手拉小手”的结对帮扶,会员每年捐助100-200元,支付1-2名西部学童的全部学杂费,他们不仅给予了孩子在学费上的资助,还经常给孩子们写信,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从中涌现出了会员姚毅的感人事迹。

20039月的某个黄昏,湖州市委会机关支部的姚毅在和病魔作最后的搏斗,他挣扎着向前来看望他的市委会同志说:“开学了,给贫困孩子的学费我准备好了。我走了,我老伴会接下去帮助孩子直到初中毕业!”在弥留之际,姚毅的心还在牵挂着千里之外的西部孩子,他将未尽的事业托付给了老伴,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的精神充分体现了我会“爱满民进”的优良传统和大爱无疆的高尚品格,激励着周边的人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份大爱继续、更好地传递下去。

2006年,民进湖州市委会和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六小学结对帮扶,在白银区第六小学举行了“爱心图书室”捐赠仪式,将湖州捐赠的2万多册图书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书是打开心灵的钥匙,知识给人以力量,这些‘爱心书’如同爱和知识的种子,播撒进西部儿童的心田,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当年5月,湖州市委会与当地媒体共同向社会发起了“用知识浇灌西部学童”为主题的捐书助学爱心大行动,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把“城乡少年手拉手”助学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输血”,更要“造血”

为了使“城乡少年‘手拉手’结对活动”进一步深化,民进浙江省委会的教育扶贫、智力支边工作向纵深开展,创新扶贫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民进杭州市委会和湖州市委会在教育帮扶过程中开动脑筋,转变方法,输血”是一时的事,而“自我造血”才是长期的受益。于是,市委会的工作由初期单纯的“输血”转入培植“造血功能”,“输血”和“造血”双轨并行。从单纯的捐钱捐物,过渡到了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培训和交流,逐步形成了省际民进组织之间的帮扶合力,弘扬了关心贫困地区、关心西部、关心他人的良好风气。

民进湖州市委会不断丰富助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许多教师会员先后到甘肃省平凉市和白银市,为当地的中小学上公开示范课、作教学讲座,并与西部教师座谈研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播到西部,把现代的教学方法传授给西部老师,反响很好。2008年,湖州市委会在湖州举办了“西部教师培训班”,邀请了甘肃省白银市的五位农村学校骨干教师来湖州名校跟班一个月的免费培训。培训中,为西部教师配备了一对一的学科结对指导教师,组织开设了名师示范课、研讨课,召开专题交流会进行切磋交流。短短的一个月的培训,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五位参加培训的西部教师反映受益匪浅,不仅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方法,还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将来能为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05年,民进杭州市委会借助由其主办的杭州中华职业专修学校的优势,委托民进甘肃省委会选拔2名品学兼优的大潘村初中毕业后辍学的女生,提供来杭参加中华职业专修学校幼师中专三年免费学习的机会。经过学习,她们现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由中华职业专修学校推荐在杭州幼儿园任教,其中一位于近期返回平凉市任教。2007年,杭州市委会又为大潘村及所在的白水乡四位中小学教师,提供在杭州朝晖教育集团进行半个月短期免费培训的机会。通过上述举措,杭州市委会努力以东部的“输血”功能促进西部的“自我造血”功能,为改善西部教师的素质结构和教学水平尽献绵薄之力,为在同一片蓝天下成长的西部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爱,寄托希望

2010108日,甘肃平凉市大潘小学沐浴在明媚的秋日阳光下,校园里树木郁郁葱葱,空气格外清新。在阳光的折射下,民进纪念“手拉手助学活动”开展十周年暨民进组织捐赠活动现场会这十几个大字在鲜艳横幅上熠熠生辉。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出席现场会并讲话,甘肃省委统战部、有关省市民进负责人和大潘小学全体师生齐聚会场。现场会在国旗的冉冉升起中拉开帷幕,身着校服的大潘小学少先队员向主席台领导和来宾系结红领巾,表达深深的感激和谢意。民进杭州市委会向大潘小学捐赠10万元,帮助建设多媒体教室和篮球场;民进温州市委会和浙江民进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郑秀东联合捐赠价值6.5万元的400多套校服;民进湖州市委会捐赠价值2万元的电脑和一体机。

民进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杭州市委会主委赵光育,项系鲜艳的红领巾,迈着坚定的步伐,登上发言台。他凝望着大潘小学学生,深情地说:“十年了,浙江民进的心一直牵挂着西部少年,牵挂着大潘小学的每一位学生。十年来,浙江民进各级组织每年都以不同形式给受赠学校和师生进行助教、助学活动,结对学生1000多对,举办各类大型讲座五场,捐赠图书3万余册,捐建爱心图书室、塑胶跑道、日光节能温室、中华少年林等教育硬件设施,合计捐赠金额100余万元。少年强则国家强,教育兴则民族兴,你们每一个学生都是希望的种子,承载着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浙江民进在“手拉手助学活动”过程中已经走过了十年,这不是终点,相反而是起点,秀美的东海之滨和广袤的陇东大地将继续把友谊传递,将爱心凝聚!大爱,能让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美好的未来!这是我们共同的希望。”

正如赵光育副主委所说的那样,十年“手拉手助学活动”不是终点,浙江民进的大爱仍在延续。2011年,民进浙江省委会对甘肃省临夏市铜匠庄小学进行帮扶,杭州市会员刘志斌捐款35000元,购置了280套学生课桌椅和18套教师办公桌椅;省直出版支部捐赠了价值5000多元的少儿图书和3台电脑;民进浙江传媒学院支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支部和省直第三联合支部会员童松青分别捐款,为学校购置了4000元的文体用品。2012年,在民进浙江省委会的发动下,浙江民进企业家联谊会会长王久芳、副会长张伯承、曹兴强、林韵强、沈雄翔、陈月祥、蒋志华、姚新泉和常务理事邹斌宏等九名会员,共同出资10万元,捐赠甘肃省临夏市铜匠庄小学,用以建设多媒体教室和图书室。

十年情牵凝大爱,城乡携手助教育!春华秋实,年复一年,浙江民进播撒爱心、智力支边的脚步从未停止,仍将继续……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