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发展大中型沼气项目 实现生物质能转型升级的建议

陈智乐

沼气属于生物质能,发展生物质能,不仅能解决能源问题,同时还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发展大中型沼气发电是将工业、农业或城镇生活中的大量有机废弃物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产生沼气,利用沼气驱动发电机组发电,多余的沼气作为燃气供居民用,并可将发电机组的余热用于沼气发酵保温和给生产、生活供热。这不仅可以减排大量二氧化碳,其剩余的沼渣、沼液还是优质而无害的有机肥料。沼气发电的成本也低于风电和光电,且比风电、光电更可靠。

20121月底召开的冬季达沃斯论坛期间,诺维信首席执行官史蒂恩·斯嘉德(Steen Riisgaard)在报告中表示:预计到2030年,生物燃料有望替代全球约一半的汽油需求量。这说明发展生物质能的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我省沼气利用的现状

目前我省发展的沼气工程仍以小型为主,例如,新农村改造中,为农户家庭建造的小型沼气池,供农户利用沼气进行炊事、照明和取暖;小型养殖场建造的沼气工程,也有养殖场建造了发电装机容量为50千瓦以下的小型沼气发电站。这些工程由于规模小,没有沼气池的保温发酵等措施,因此沼气供应很不稳定,天气热时,沼气产生多,用不完,就把多余的沼气放到空气中。而1吨沼气的直接排放,相当于25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小型沼气发电也很不稳定,一般一年只能发电9个月左右,而且白天、晚上电压也不稳定,不能上网利用,也不能产生效益。

沼气利用转型升级的实例

据《杭报在线》报道,20118月,萧山所前镇传芳村的杭州康盛有限公司已建成了年发电量达300万千瓦时的沼气发电站,且已正式并入国家电网,它可供当地2175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相比火力发电,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206吨。沼气发电后产生的沼渣,公司作为优质有机肥出售;产生的沼液,给养殖场的400亩果蔬大棚施肥。

另据新华社201195日报道,龙游县小南海镇浙江兴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兴建的沼气发电工程示范一期项目已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每天能消耗约400多吨的猪粪、茶叶渣、稻草秸秆等农业废弃物,产生的沼气通过两台1000千瓦发电机组发电,而产生的沼渣、沼液则可广泛用于果园、茶园施肥和养鱼,大幅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沼—电—肥”联产,实现能源的循环再利用。

沼气利用转型升级的建议

1. 建议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大中规模沼气利用工程,把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实施生物质能利用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并采取多部门联动方式着力推进其发展。

2. 结合城镇化、新农村及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养殖小区建设、城市垃圾及有机废弃物处理、新能源建设,现代生态体系及环境保护建设,使各方政策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沼气利用项目的发展。

3. 实施沼气利用的长期强制措施;制定促进收集农作物秸秆的激励措施;建立城乡有机废弃物的收集和转运系统;建立沼渣与沼液消纳渠道。

4. 本建议要推广的是发电装机容量在200千瓦以上的电、热、冷、肥四联供的沼气发电项目,要求项目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除偏远山区、海岛外,一般不主张发展发电装机容量在100千瓦以下的沼气发电项目。

5. 应在此类项目起步阶段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调动各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减免工程税费,减轻企业负担;广辟资金渠道,帮助建设方获得各类贷款;加大宣传力度,跟进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发展,促进沼气、沼液、沼渣的商品化,使所发的电能及时上网,并加大对沼气发电上网电价的支持力度,或使所产生的沼气能进入燃气管网,使企业具备多渠道、自主盈利能力,形成产业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积极开展环境事业投融资服务、碳排放权项目服务、生态补偿机制信息咨询服务、排污权交易服务、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技术交易等,为实施沼气发电的单位争取更多效益。

6. 加强技术支持和保障体系的建设、扶持和培养,制定国家级的沼气发电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可持续的、市场化的推广沼气发电综合性服务网络。随着项目的开展,及时总结经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沼气发电产业的发展。要实行工程装备与设备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逐步形成产业链,以保证建造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并使之形成装备制造业新的增长点。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