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 珣
十八大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也吹进了学校,浙江省教育部门,首先下达了“减负令”,令人欣喜。春节前老伴去理发,回来告诉我,理发师读高中的女儿,因为上面规定学校假期不准补课,她早早地回家度寒假了。父母高兴,孩子更高兴,在家看看书,帮父母做做事,有时间还可以约同学一起玩。这个消息告诉我,浙江省教育部门“减负”动真格了。
学生假期补课,究竟是需要还是加重学生负担,一直是人们的热议话题。我一个过去的学生,和我谈到过这样一件事,他的孩子上中学时,学习成绩不错,因此他为了让孩子学得轻松一些,就没有让他参加学校的课外补习班,后来不知为什么发现孩子的成绩明显下降了,经了解,原来教师把一部分课堂应该讲的新课内容,安排到补课班里去完成,孩子自然跟不上班了,无奈下,他只好把孩子也送进了补课班。还有我的一个亲戚的孩子,在杭州一所颇有知名度的中学上高中,有一年暑假,孩子在学校补课,他足足交了六千多元的费用,实在有些心痛,但在升学率指挥棒下,也只有忍痛出钱,这次“减负令”后的“禁补令”,终于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福音。
我与老伴退休前都是教师,在我们早年工作的年代,课堂教学要求精讲多练,因此每堂课都尽可能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做练习,巩固这堂课学得的知识,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点,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当堂给予补充讲解,学生的课外作业布置得较少,即使有也是做一些巩固练习或对新课的预习,多余的时间,留给学生自由支配。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在一所中学当教师,这个班级的学生至今还和我保持着联系,学生聚会时,说起那一段学生时代的生活,他们都会回忆起课余假日时,在小山上打“游击”,在西湖边摸鱼抓虾,在假山洞里躲猫猫……这些童年趣事,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说到激动处,仍让他们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这个班级的的学生在中学求学时代,没有一个近视眼,毕业后有参军的,有从事经济建设的,其中选择做教师的特别多,有的还当上了学校党支部书记、中学校长,也有的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这说明轻松的学习,照样可以成材。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孩子的课余时间被排得满满的,除了完成作业外,还要赶一个个补课班、培训班、兴趣班的场子。再加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狼爸虎妈的推波助澜,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剥夺了他们的休息权、娱乐权,使他们失去了享受快乐童年的权利,把他们变成了一台完成作业的机器。高压下有的孩子甚至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其后果是眼睛近视了,体育活动少了,体质下降了,最近有人高呼,别让我们的下一代回到“东亚病夫”的年代,虽然话讲得有点过头,但也决非危言耸听。现在好了,减负终于动真格了,这对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我还是想要多说上几句,大家一定记得,“减负令”、“禁补令”,过去也曾发布过,但是由于执行不力,加上有些学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采取了瞒上欺下的手法,我行我素。我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我的一个第三代上中学时,虽有禁令规定,但是这个学校课照补,他们采取的方法是,易地补课,即使有人去查,也是查无实据。因此我认为教育部门还需出台细化的执行规则,加强处罚的力度,使这次的“减负令”、“禁补令”真正落到实处,绝不能像过去一样,由于执行不力,成为昙花一现的产物。凡是一项政令,必须做到令行即止,一抓到底,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轻松地学习,快乐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