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个学期开始,在长治市中小学学生的交费项目中,学杂费这个字眼将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50万中小学生仅需交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就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至此,长治市中小学义务教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教育。(见《山西日报》12月1日报道)
众所周知,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由国家、社会、家庭、学校予以保障的国民义务教育。也就是说,适龄儿童入学接受教育,实质是免费的。但多年来,义务教育名不副实,打的是“义务教育”的旗号,实质是地地道道的收费教育。
而今天,长治市明确规定50万中小学生从下个学期免交学杂费,让义务教育回归本质,的确让人欣慰,可谓好处多多。
首先,免交学杂费,是尊重法律、重视教育的表现。义务教育的实质是免费,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法,是权威性的,不能随意曲解或亵渎,只能不折不扣地执行。教育,是百年大计,关系到民族的兴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长治市由政府出资,让每一个适龄儿童能上学,这是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最好体现。
其次,免交学杂费是杜绝教育腐败的一剂“良方”。多年来,义务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变味、走样,尤其在近几年,有的地方政府不科学地提出“教育产业化”的口号,不但推卸政府保障义务教育发展的责任,而且将教育作为政府创收、摆脱财政困难的手段。据报道,近10年,全国教育乱收费已达2000亿元,社会对于教育领域里的腐败深恶痛绝。因此,免交学杂费可以从源头上杜绝教育领域乱收费这个弊端。
再者,免交学杂费,解决了那些贫困家庭的后顾之忧。多年来,有很多适龄儿童因为家庭贫穷,交纳不起“昂贵”的学费而阻挡在校门外,从而成为社会之痛。其实,“教育机会均等”就是实施义务教育最响亮的口号,因为无钱不能接受教育,这是与现代文明社会所倡导的公正、民主、平等是相背离的。
教育具有公共属性和公益性,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接受教育,最终受益者是国家和社会。多年来,社会对义务教育回归本质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在很多地方,免费教育虽经“千呼万唤”,但义务教育仍是“纸上谈兵”。什么原因?笔者认为,在中小学阶段实施免费教育,不是单纯的经济实力问题,但更多的却是地方政府的思想意识问题,根源是对教育的不重视,舍不得投入。有些地方搞城市建设有钱,搞“形象工程”有钱,但一牵扯到教育就没有钱。山西长治市相对全国而言也并不富足,但长治缘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而其他、尤其是经济发达却不能呢?个中原因值得人们深思!
来源:红网 作者:惠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