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自身建设 学习园地
协商民主站上新起点  民主党派要有新作为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自1991 年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以来,再一次把协商民主从一种民主形式上升为一种制度形式,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意义重大且深远。

建国伊始,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和各民主党派诸位先贤共同创立了政治协商制度。此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演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制度之一,在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体来说,协商民主制度的最大功能就是能促进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这点我们在实践中都看的很清楚。我觉得,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协商民主制度还能在以下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协商民主制度有助于各个阶层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始终存在多党派、多民族、多宗教的复杂格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更多的社会阶层和相应的利益群体。各个阶层有不同的利益需求,有不同的政治诉求。如何协调这些需求,是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协商民主制度具有多元、理性、包容等特点,有利于畅通民众政治参与的渠道,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有效的协调各个阶层的利益,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协商民主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我们对比一下中国和苏联的发展历程就看的很清楚。我国很长一段时间是学习苏联的制度,但学习的同时我们一直有自己的东西,保持自己的特色。像革命时期我们在军队就创立了支部建在连上、部队双首长等制度,有力的保证了我军的战斗力。建国后,我们也没有完全照搬苏联模式,处理民族问题采取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处理政党关系采取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这些制度的实施,使我国的政治生活一直和苏联有所区别,各个阶层也有了一个减压的舞台,从而使社会保持了更好的稳定。面对历史,面对现实,我们对包括协商民主制度在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应该有足够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协商民主制度是我国在宣传领域对抗西方“自由民主”的一个重要武器。

我国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各种社会思潮也接踵而出。西方的那套自由民主理论在相当部分人群尤其网民中还是有着较大的影响。我们在舆论阵地上的斗争很尖锐,压力也很大。而在争夺舆论阵地时,协商民主制度恰恰能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武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理论家有感于代议制民主和选举民主的各种弊端,大力宣扬协商民主。如果说西方的选举民主在时间和积累上比起我们的选举民主有一定的优势,那我们的协商民主无论在经验积累和政治实践上,都远远领先于西方的协商民主。可以说,协商民主制度是我们一项很大的政治优势,如果我们把这个优势发挥好,将有利于我们在舆论阵地上的斗争。

协商民主制度是对我国优良政治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我国传统社会一直有“和为贵”的政治文化传统,“和”是我国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其精神恰好契合了协商民主求合作、达成共识的价值追求。我们中华文明能够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5000 年,正是因为我们文化中有柔的一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固然要刚猛奋进,但也要知进退、懂妥协。如果一味的刚猛,像古代的亚述帝国,近代的德国,在政治上下场都很凄惨。国家、民族需要妥协,各个阶层、政党也是如此,如果不懂得妥协、不知进退,社会就只能分裂,国家就会动乱。当然,我国古代的这些制度不可避免的带有相当的封建色彩,有着固有的缺陷,但是这些政治传统中蕴含的协商、和为贵的精神,是我们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完善协商民主制度,正是对我国优良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参政党是一次考验和机遇。在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民主党派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尽心竭力地做协商民主理论的宣传者。再好的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知晓和认同,才能发挥指导和引领人民实践的积极作用。民主党派有责任、有义务去做理论的宣传、解释工作。

要脚踏实地地做协商民主实践的推动者。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归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宣传最终还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协商民主的实践。民主党派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参与者,同样有责任、义务去推进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深入。

要真心实意地做协商民主制度的建设者。制度建设往往带有根本性。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能否建设好、实践好,关键在于其制度建设是否科学完善。只有建立在科学完善的制度保证和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才能真正担负起发扬民主、践行法治、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神圣使命。民主党派有责任、义务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

要心悦诚服地做协商民主道路的同行者。民主党派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道路的共同探索者,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政党,有责任、义务与中国共产党一道,

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我国的协商民主制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面对新时代赋予的任务,我国协商民主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改革,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完善协商民主制度要真正的贯彻群众路线。现在全党上下都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委也采取了各种有力措施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要落实好这一路线,就要在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真正的贯彻群众路线精神,做好协商民主也是如此。

党委和政府现在形成了在重大决策前征求民主党派的建议的做法,这是协商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征求民主党派的建议,同时就是征求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的建议,一定程度上也就贯彻了群众路线。但具体操作上,有些还需要改进。比如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征求相关意见,往往就给一两天的准备时间。有时候今天让协商,明天就开会,这种情况下民主党派很难发挥会内专家会员的作用,很难吸纳一般会员的意见建议,这样也就很难真正的贯彻群众路线。希望以后再作有关协商时,党委政府要考虑这些问题。

要贯彻好群众路线,还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形式。相对而言,做好基层协商民主,能够更好的贯彻群众路线。但现在越接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反而越不完善,这就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加强基层协商民主,通过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基层工会等形式,使协商民主真正成为反映民意、听取民意、吸取群众意见建议的机制。

协商民主要进一步常态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系到千家万户,现代化建设涉及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因此,协商民主要常态化。不仅大事、要事需要协商,而且关乎群众利益的烦事、难事、琐事同样需要协商。只有协商民主常态化,才能使协商民主制度化。

协商民主要进一步规范化。规范是效率的保证。要努力克服协商民主内容的随意性、过程的随意性和结果的随意性,要通过规范化的操作,使协商的制度得到执行,协商的问题得到解决,协商的共识得到遵守。

协商民主要机制化。我们这里所说的机制化,不是程序化,更不是表面化,而是要强调协商的共识必须得到遵守和落实,协商的结果对参与协商的各方要有较强的约束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协商民主的效力,在实践中树立起协商民主的威望。现在中共中央有“进海”协商制度,上海市委有双月座谈制度,都是中共定期和民主党派工商联进行政治协商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议全国推广。

协商民主还要多样化。协商民主要切实发挥作用,一定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提倡协商民主的多样化。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多样化的协商民主形式。只有内容具体了,形式丰富了,方法多样了,协商民主的成效才能得到保证和体现。

 

(作者:蔡秀军 《开明》2013年第3期)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