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把浙江建设成诚信社会的典范--民进浙江省委会在省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的提案
浙江省是经济大省,市场大省,发展速度世人瞩目,浙江企业的开拓精神,浙江人的精明能干享誉全国。但前些年浙江企业(特别是个私企业)、浙江商人不重信用、假冒伪劣盛行的情况比较严重,象温州的劣质皮鞋、苍南的假冒商标、柳市的假低压电器等,当时在全国范围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种信用不良的状况导致了多年难以弥补的损失。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政府的大力整治,曾以假冒伪劣名闻天下的温州市的社会信用情况已大有好转,但从全省范围来看,社会信用程度低下的问题还十分严重。有报纸报道,义乌市公安局尚未结案的合同诈骗案,仅凭现有人力,至少要3年才能办完。而富阳自1991年以来,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经济纠纷案件1000多起,金额达1.37亿元,追款6000万元,其中因经济诈骗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有150人,法院裁定和执行的经济纠纷案13000多例,执行金额12亿元。由于货款无法回笼和货款被骗,陷入困境的企业有150余家,其中破产的有10家。工商调解和仲裁机构仲裁12000余件,仲裁金额1.8亿元。大量的呆帐、坏帐令银行疲惫不堪。当然,这种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社会诚信程度低下的情况非浙江独有,而是当前我们国家的普遍现象,已经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总结中国的信用状况之恶劣表现有七个方面: (1)合同履约率极低。(2)债务人大量逃废债务。(3)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毒米毒酒等恶性案件不断发生。 (4)企业进行虚假披露,包装上市圈钱等行为屡见不鲜。 (5)"有偿新闻”、“虚假广告”、虚假“财务报告”和“黑嘴股市分析”满天飞。(6)以万亿元计的银行的不良贷款积累。(7)盗窃知识产权,等等。其严重程度,已到了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安全的地步。    
  究其根源,专家们认为:我国市场经济正在建立之中,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加之国家信用体系不健全,对失信行为惩戒、打击力度不够,个人、企业、银行之间相互丧失信用,言而无信的“示范效应”愈演愈烈,各种故意性的失信欺诈行为也就屡见不鲜了。
   一个地区诚信程度低下,虽可能取得一时虚假的发展,但终将走到穷途末路,我国广东潮汕地区的教训是十分惨痛的:一段时间以来,由于逃税骗税、逃汇骗汇、制假售假、走私贩私、逃废债务和各类经济欺诈、坑蒙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猖撅,严重扰乱了汕头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对汕头的产品信用、市场信用、经济信用乃至道德信用和总的社会信用都起到了巨大的破坏作用。汕头市委书记李统书坦诚地说:“信用的缺失,导致不少地方不敢和我们做主意;不讲信用,使汕头的经济社会发展陷于一蹰不振的境地。”由于人心思迁,近几年来汕头迁走的企业多达1200家,仅去年就搬迁了450多家。曾经辉煌一时的汕头,经济发展不仅已落后于珠江三角洲,有一些指标也落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如今在汕头,无论是在政府还是民间,你都会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汕头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潮汕地区因失去信用而沉沦,温州因重树信用而雄起,其中的教训和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总结和镜鉴。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江泽民同志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不久前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建设“信用浙江”的口号。去年年底,我国已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的游戏规则清清楚楚地说明:世界贸易应是诚实信用的经济,是道德的经济,而不是投机或假冒充斥的经济,WTO不能接受失信欺诈、假冒伪劣、行贿受贿、投机取巧等行为和活动。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加入WTO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我们建议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设诚信社会这个课题,切实实施“信用浙江”工程,将浙江打造成为全国最有信用的地区,使浙江在高度开放、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实现更大的发展。
    一、实施“信用浙江”工程,把浙江建设成诚信社会的典范,把“诚实守信”充实到浙江精神之中。
    浙江省要在今后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一如继往地发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同时,也必须适应加入WTO和市场经济不断规范的要求,实施“信用浙江”工程,打造诚信社会。一个诚信的地方,才能吸引投资,一个诚信的社会,才能持续地发展。有专家研究指出,人均GDP在300到500美元间,信用被视为可有可无,人均GDP在500到1000美元间,信用往往被大肆破坏,人均GDP在3000到5000美元间,是信用重组阶段,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信用便进入良性循环。浙江人均GDP的状况,正是进行信用建设的最好时机。通过实施“信用浙江”工程,使浙江省成为诚信社会的典范,这应该成为省委、省政府今后的一个重要工作目标。经过若干时间的努力,“诚实守信”应成为浙江人形象的重要方面,浙江精神中也应该充实进“诚实守信”这一重要内容。
    二、建设诚信社会先从政府做起。
    政府在维护社会信用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在推动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立法、严格执法以及开展道德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目前在一些地方,政府还没有完全摆正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过多干预经济活动的现象依然严重。一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思想浓重,有的地方官员甚至对当地法院提出,凡是本地欠外地的钱,一律不还,而外地欠本地的钱却必须还齐。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执法公平、维护信用都无从谈起。同时潮汕地区的惨痛教训,也以无数事实证明,经济活动中种种破坏信用的违法犯罪行为同一些官员的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利益至上及腐败现象直接相关。因此建设诚信社会,首先要从党和政府做起,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把自己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上来,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树立全局观念和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观念,进一步规范行政职能和行政行为。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职能,切实减少行政性审批,坚决纠正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与此同时,应抓紧财政体制、人事制度等各方面的改革,以利于尽快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秩序。
    三、完善法律和规章,建立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
  专家指出,一个富有效率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信用数据的开放和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信用管理系列的立法和执法,即使用信用的规范和失信惩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对信用交易和信用管理行业的监督和管理,以及信用管理民间机构的建立;信用管理教育和研究的发展等。我省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应打实基础,抓住重点,逐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1、加强研究,尽快制定针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管理法规。我国深圳、上海等地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步子较快,今年元旦,《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开创了以政府规章的形式规范个人信用征信及评级的先河。我省应借鉴兄弟省市的做法,尽快制定针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将信用征信及评级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建立起个人、企业的信用档案,把个人、企业的银行贷款、信用状况、偿债能力等信用情况进行规范的记录,银行、公司或业务对象可以依法付费查询,并制定相应的罚款和激励措施,以法律的刚性作用,严惩不守信用的人和企业,打击那些失信者、背信者、无信者、骗信者,让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畅行无阻,让失信者无藏身之处。这样有助于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促使企业和个人重视自己的信誉,从而有利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社会风气的形成。除了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管理,还可以探索开展地区信用环境等级评定工作,按不良贷款、企业逃废债金额、规范改制企业户数、贷款利息实收率等定量比例指标和不良贷款降低比例等动态指标,对各地区信用环境评定若干等级。考评结果作为省政府考核地方政府政绩和各金融机构增加信用投入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信用环境等级较低的地区,可实施金融同业制裁。以这种方式促使地方政府加强社会信用建设。
2、要研究加强社会自律的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自治组织及有关社会中介机构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方面的作用。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管理,使之成为维护社会诚信的重要力量。实行中介机构市场准入制度。整顿经济鉴证服务市场。严肃查处中介机构出具虚假资信证明、虚假评估、虚假鉴证等不法行为,对严重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和人员实行禁入制度。
3、加强对各类专业人员的管理。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税务师、医师等各类持有专门执业资格证的专业人员,其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专业人员的信用情况令人担忧,深圳最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天勤”假帐“曝光”,让不少专家感叹:“失信现象已进入以公信为立身之本的行业,中国信用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会计师造假帐是众所周知的普遍现象。以致于朱镕基总理为上海一所财经大学题写的校训居然是“不做假帐”。要把对专业人员在诚信方面的原则要求具体化,把诚信规定为专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高压线”,强化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强专业人员自律性组织的自我管理职能。使专业人员成为整个社会的诚信模范,是社会信用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四、要很好地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是否一开始就信用良好呢?并非如此,英国是最早出现假冒产品浪潮的国度,从19世纪初到70年代,英国的消费者可谓饱受假冒伪劣之苦,食糖里掺有大量玉米粉,茶叶里混有大量杂草,红葡萄酒用颜料和酒精勾兑,强身水其实就是糖浆和鸦片……但经过150多年信用制度的建设,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已十分完备,在以欧美为代表的“征信国家”,从信用数据库建设到信用管理服务已经完全市场化。例如在美国,相关法规中没有特别规定企业或政府相关数据要对征信企业开放,但由于美国普遍建立了信用管理体制,向正规信用机构提供数据、从权威信用公司获得信用评估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的自觉需要。每个人都建立了专门的信用号码和由专业公司做出的信用报告,以供任何公司、银行和业务对象有偿查询。没的好的信用,企业和个人都将面临无立锥之地的困境。这些国家的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部分,认真地学习、吸收和发展这些经验,将会有力地促进我们建设自己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议省有关部门组织课题组,对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为我省实施“信用浙江”工程提供学术方面的支持。
    五、诚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建设一个诚信社会,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公民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工作,营造人们的信用意识环境,使人们逐渐认同信用、信誉至上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诚信精神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强调素质教育,应该明确培养诚信精神也是其中的重要内涵。诚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应强化这方面的内容,使我们未来的接班人从小就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