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现场
穆建平副主委作总结讲话
鲍虎军副主委介绍重点实验室情况
4月12日上午,民进界别“五水共治”首届委员沙龙暨民进省委会“和合论道”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举行,与会人员围绕“五水共治”纷纷建言献策,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会议由刘毅秘书长主持。
鲍虎军副主委作为东道主介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相关情况;省委会调研处处长马玉君介绍了省政协开展“五水共治”专项民主监督情况以及省委会参与民主监督的具体方案。随后,各位会内外专家围绕“五水共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郭雪莽、水利系主任高永胜长期从事水利工作,对我省的水资源现状了然于心,他们作了主题发言。高永胜主任系统介绍了“五水共治”决策的背景和新时期治水的新思路。我会会员郭雪莽认为,我省水资源丰富,但可用于兴利的水资源却很少,人均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水资源布局和产业布局十分不匹配。“五水共治”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要改变“重建轻管”的传统思维,加强行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协调。民进会员应方建议从项目、执法、价格、考核等手段加强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的调整。
“五水共治,要把对水的珍惜程度,对水的敬畏感提到一定的高度。”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喻景权说,很多人没有把水当成一种资源,而是将其视作消费品,我省天然降水年平均为1600毫米,如何用好这1600毫米的水,服务社会、服务产业,是当前有关部门需要研究的课题。
民进会员郑丽波从目标管理、技术管理、责任主体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认为治水的关键是抓管理。民进会员柴贤龙、童裳伦提出要借鉴台湾治水理念和经验,“五水共治”要突出以“污水”为重点,要规划先行,要从源头上加强治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省政协委员鲍虎军、张爱莲、刘毅也就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治水长效机制等发表了意见。
浙江工业大学吴伟强教授提出在治水过程中要处理好科学建设与持续运营之间的关系、要地上和地下一起抓、短期与长期目标要相一致、加强区域流域协调……2个多小时悄然而过,与会人员论“五水共治”之道的热情丝毫未减,意犹未尽。
最后,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穆建平作总结。他认为,治水要讲究科学性、实效性和长效性,不应运动式、盲目式、考核式。水出问题根子在于人,因此,治水先要治人。
来源:调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