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澹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张清森家客厅墙上挂着的一幅国画《墨梅图》上的题诗。张清森曾告诉我,自己很喜欢元朝诗人王冕的这首“墨梅诗”,他的一位钱塘诗社的画家朋友,就专以此题诗作画送给他。我后来常想,其实张清森“不求名誉,只重奉献”的品德,与墨梅的“不要人夸,只留清气”的品性何其相似!
我认识张清森是从1985年1月开始的,区计生委刚刚建立,那时我刚从区卫生系统的一名医务人员,经考试应聘为计划生育干部。张清森是分管教卫文体的副区长,当时还兼任计生委主任。第一次在工作会议上见到张区长,清瘦的身材,清癯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标准的普通话听着让人清楚明白,毫无想象中“区长”的威严,倒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只让人感到亲切。
后来知道张清森在担任区领导前确实曾是下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一名老师。1984年,在区人大会议选举后开始担任副区长。这年,杭州各区为实施机构改革,公开招聘“计划生育专职干部”,据说,我区应聘者的考卷都是张区长亲自批阅的。
勤政廉政的张副区长
1985年1月,区计生委正式成立(后改称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机构新建伊始,工作千头万绪,但张区长在我们这些新聘计生干部头三个月的培训中,亲自为我们作人口形势和区情讲座。为了激发我们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我区率先组织计生干部开展“我为甜蜜的事业做贡献”演讲比赛,张区长带头坐镇担当评委,对每名参赛者给予及时鼓励。当年我的题为“婆婆妈妈与我的工作”的演讲被评为区一等奖,张区长派车送我到市里参赛,后来还获得全市计生系统演讲赛一等奖,市有关领导颁奖的实况还上了杭州电视台。张区长对基层计生工作的开展很重视,全区六个街道成立计生办后,凡基层开展比较大型的活动,他几乎每次都到。如当年我所在的潮鸣街道,发动基层单位、居委会在人民电影院广场开展以宣传中央七号文件为主的计划生育黑板报联展评比活动,张区长早早来到,还对每块参展的宣传黑板报认真评选,使我们深受鼓舞;还有在街道召开计生工作经验交流会时,在我们遇到工作难题如发现难以做通的计划外孕情时,有时即使是晚上,张区长也赶来与街道分管领导、计生干部一起研讨工作方法,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工作信心与责任心。1985年,在区委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在张区长带领下,全区各级计生干部同心同德做好工作,当年下城区人民政府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
张区长分管的不仅是全区的计生工作,还有全区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多项工作。作为教卫文体等条线的下属干部,对于张清森身为副区长,没有丝毫官架子,对工作总是倾注了饱满的热情,认真踏实、勤政廉政的工作作风,都有深刻的印象。例如张区长分管爱国卫生工作,当时的下城区老街陋巷多、下水管道堵塞多,最令人头痛的就是环境卫生的整治,他下到第一线亲手疏通下水道;夏天,他常利用星期日半天时间(当时每周只有一天休息)与环卫工人同战“双高”(高温、垃圾清运高峰季),带领干部烈日下一起清运垃圾……张区长总是骑着他的自行车,早早来到基层,参加会议、活动或义务劳动的情景,一直深深印在大家的心中。1985年,我区获得“省市卫生竞赛大检查第一名”的好成绩。
对于自己第一年分管的工作所取得的“政绩”、“荣誉”,张区长看得非常淡然,他总是说这是靠了党的领导好,是自己的职责应该做的,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1985年,有一件事说起来他很开心,那就是当年,张清森作为杭州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第一个赶到市中心血站献血,成为“杭州市第一位无偿献血者”。张区长倡导了无偿献血,自此之后,杭州市义务献血和无偿献血并存发展,无偿献血人数逐年增加。据报道,1986年杭州市有5人参加无偿献血,至2006年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杭州无偿献血者已达13万左右。无偿献血者献出了无私的爱,被人们称为“最可爱的”人。
自1985年至1990年,张清森连任两届下城区副区长。在张区长领导下,我区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有两件大事给大家印象很深,成效也很大。
一件大事是,1986年植树节期间,我区组织“独生子女家长工作表现好、孩子满周岁且健康可爱”的50个独生子女家庭,在朝晖新村南应家河畔种植银杏“同龄树”。这项活动受到了全区独生子女家庭的热烈响应,省、市有关领导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并给予充分肯定。那天,张区长与大家一起挥锄挖土,一起在树苗林前合影。自此,下城区连续组织了“十届”独生子女家庭种植“同龄树”活动。南应家河畔第一批“同龄树”,20年后已成长为高大挺拔的银杏林,成为杭城一道美丽的风景。
另一件大事是,1988年,我区为深入贯彻党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在全市率先成立下城区计划生育协会,张清森副区长担任会长。各街道、单位、社区相继建立各级计生协会组织,会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并积极开展工作。1988年,区计生协会工作受到省市领导的称赞,当年下城区被评为浙江省计划生育红旗单位。
1990年3月,张清森被选为区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仍然联系教卫文体计生工作。
参政议政的民进会员
张主任还兼任区计划生育协会顾问,因工作上有了直接联系,我才知道张清森是民主党派,是民进会员(以前一直想当然地认为区领导一定是共产党员),从此我产生了进一步了解“民进”这一民主党派的愿望。张主任后来送给我一本《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我知道了“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一个参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积极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原来,张清森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我区民主党派的优秀代表!
1997年,经张主任介绍,我实现了参加“民进”这一党派的愿望,成为民进会员。后来我才慢慢知道,张清森不仅是下城区民进主委,他曾任民进浙江省第三、四、五届省委委员,民进杭州市第六届市委委员及第七、八、九届市委会副主委。他还是杭州市七届、八届人大常委会常委,九届人大代表……工作非常繁忙。
1998年7月,张清森从区人大领导工作岗位退休。退休后的张清森,没有从此“赋闲”在家,把精力投向书画摄影等自己原来的兴趣爱好,或尽情享受天伦之乐,而是继续以一个民进会员的身份,把大量时间花在收集社情民意、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继续参政议政上。2002年,在“民进市委会成立50周年庆祝会”上,他有一首颂词:“五旬力行彩云间,会员莘莘已逾千;为民利国出绵力,统战新程续伟篇。”最后两句,其实也正表露出他的心声。
张清森提出的意见建议涉及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多个领域,受到区、市、省有关领导甚至全国政协的采用或批示。如近几年提出的涉及我区的建议:《对百井坊巷98号古水井进行保护的建议》《对原区少年宫内一些大树要求保留的建议》等及时得到区政府、区政协领导的肯定与批示。又例如涉及杭州市、浙江省的建议:《建议建立各级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述职的机制》被市政协、省民进录用,《省儿童医院外来车辆的停放问题亟待解决》《有关南宋御街设计盲道的建议》受到时任市委书记王国平批示,《建议应尽快落实孙中山先生塑像的选地》受到市长孙忠焕批示,《在杭州市取消四小车》等三条意见被市有关部门采用,《部分与市民生活休戚相关的职能部门领导述职报告应接受市民评议》得到了省委副书记乔传秀的批示。据民进杭州市委会统计,2006至2011年最近五年中,张清森纂写提交的意见建议和信息达29条,其中,被全国政协、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市人民建议办公室等采用7条,得到副省级领导批示的4条。张清森2006年提出的《建议实行免费婚检,推行婚检、婚登和计划生育咨询“一站式”服务》,当年登在省政协《联谊报》上,近年已在杭州普遍实行……
张清森被民进市委会、民进下城总支多次评为建言献策积极分子。在“如何做好建言献策”的交流中他总结心得:“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基本政治职能,也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虽早已从区政府、区人大工作岗位上退休,社会角色已经改变,但作为一名民进成员,始终把‘立会为公,以党为师,议政为民’作为我的人生的宗旨,仍然把自己作为一名党的挚友,将建言献策视为己任。”
张清森作为民主党派人士,与党肝胆相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除了兢兢业业地做好区政府、区人大领导的本职工作外,始终以民进会员的身份,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责,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党的挚友,是我们民进会员的楷模。
作者裘立群,1997年加入民进,杭州下城区计生局退休干部,现任民进杭州市下城区第一退休支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