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我以一个党派成员的身份当选为萧山区副区长,分管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工作。从教育职能部门转到区政府的工作岗位,跨度较大,我的心一下子抽紧了。工作情况不了解,乡镇领导不认识,政府工作套路不熟悉,分管工作做什么,怎么做,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我的面前,我鼓足勇气,努力去面对现实,加班加点,想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非典”疫情突然发生,一下子把我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容不得我再去慢慢适应学习,我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抗击“非典”的工作中去了。
萧山是杭州地区抗击“非典”的前沿。萧山区经济发达,人多地广,人口流动大,国际机场又在萧山境内。“非典”疫情出现后,全国上下一派紧张,人心慌慌。“抗非”工作上无文件、下无经验,怎么办?区“抗非”指挥部研究决定边防边控,由我担任具体防控工作的总指挥。防倒还好做,主要是强化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高度关注从疫情地来萧山的人员,一旦发现,迅速管控,实行十四天的医学观察(隔离)。而控的工作就难了,控谁?控从疫区来萧山的人员,控有感冒发烧的疑似病人。于是我们铺开了两大战场,一是全区各镇街、各村(社区)、机场、各类宾馆、企事业单位,一旦发现有疫区来的人员,立即进行为期十四天的医学观察,或在家单独隔离,或由村(社区)提供场所、食品和生活用品进行隔离,卫生系统配备医护人员进行观察、消毒,镇街派干部予以监管。另一战场便是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发热门诊区,严密监控感冒发热病人,一旦发现疑似病人,立即隔离治疗。两个战场的关键点是管住疫区来萧山人员,控住疑似病人,让“非典”疫情不在萧山扩散,有病人能得到救治。两个战场的工作夜以继日,开会布置工作,下基层指导督查工作,有疑似病人突击工作,有突发事件忘命工作。全区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奋力抗击“非典”。
记得那是一个紧张而忙碌了一整天的傍晚,区“抗非”指挥部和区疾控中心接到报告,戴村镇有一个从疫区来的村民,医学观察了十三天,难耐最后一天隔离的寂寞,偷跑回家,被村民发现,群情激昂,发生了肢体冲突,那个人被殴,头部流血。送到医院一检查,他感冒了发热了,这一下子情况严峻起来了。我们立即制定工作方案,一边及时请杭州的专家会诊是否为疑似病人,一边立即请戴村镇领导找到与他发生肢体冲突的十多名村民,予以管控。上级领导和区里的相关领导时时关注着病人的发展态势,询问电话一个紧接一个。那晚,我们在指挥部里焦急地等待着病人的检测和专家的会诊结果,不吃也不睡,忧心忡忡,那分分秒秒是何等的难熬。后半夜了,结果还未出来,我们虽有工作方案,但仍抱着侥幸心理,期望逃过一劫。清晨6点多,结果终于出来了——排除疑似!我们这一群四五十岁的人高兴得像孩子一样跳了起来,叫了起来,那兴奋的心情无以言表。大大松了一口气的我,拖着疲惫的身子高兴地回了家,准备稍稍休息一会儿。洗漱还没结束,电话铃声又响了,区委书记来电指示,萧山楼塔镇的村民与邻近富阳章村的村民,因医学隔离事件发生冲突,情况严峻,我需立即赶赴现场协调,于是新一天的“非典”防控工作又开始了……
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几乎天天有故事,有受不了十四天医学观察嚷着要跳楼的,有向市领导“控告”我们限制人生自由非法拘禁的,有从疫区来萧山而躲起来找不到的,有已被医学观察又悄悄逃跑,千辛万苦找回来的……在那“抗非”的日日夜夜里,我们时时受到鼓励、关心和支持。萧山的群众说:幸亏管住了小部分群众,我们大部分群众才能放心地工作生活。正因为我们管控住了从疫区来萧山的那么多的人员,正因为我们教育、引导、发动了全社会参与抗击“非典”的工作,萧山的老百姓树立了“大难当头,匹夫有责”的理念,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取得了“抗非”工作的全面胜利。
抗击“非典”的日子已过去了十年,而那岁月里的故事却像一本读不厌的书,每当翻开这本书,往事历历在目,我总是感慨不已。感谢“非典”,它让内心怯弱的我一下子坚强成熟起来;感谢“非典”,它让一个没有什么行政岗位经验、普通民进会员的我,得到了非常规的磨练,学到了需花很长时间都难以学到的东西,并让萧山的干部群众认可了党派干部同样可以委托重任,干好突发急难的工作;感谢“非典”,它让萧山人看到了卫生事业的重要性,为日后我分管的卫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感谢“非典”,它让我明白一个民进会员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张爱莲,1999年加入民进,现任杭州市政协副秘书长、民进杭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民进浙江省委会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