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宣传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功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抗战精神,引导广大会员深刻认识历史,日前,民进临安市委会组织老会员实地参观了民族日报社纪念馆和西天目禅源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民族日报》是中共浙江地下党和著名文化人于1939年1月5日创刊的一份以宣传抗日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报纸,报社也是中共浙西特委的活动点。它的创刊,为抗日前线将士源源不断地输送“纸弹”,为沦陷区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成为巍峨天目的一面抗日旗帜。《民族日报》也是一张“身份”特殊的报纸,本着“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立场办报,明里是国民党的报纸,暗里是共产党的刊物。60余名工作人员中,有地下党员30多人。它经历了侵华日机的狂轰滥炸,两次被国民党投降势力改组,八次迁徙社址,于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9月在杭州终刊。从筹建创刊到停刊历经6年10个月,其中有5年多的时间是在鹤村度过的,这5年时间创业最艰难,斗争最激烈、最残酷,成效最显著,牺牲最惨重;在这里,30名地下党员中被日寇和国民党汉奸枪杀活埋了12名。《民族日报》同时也是浙西抗战的一面旗帜。在这里不仅走出了原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还走出了国家计委原副主任骆耕漠和《解放日报》原总编辑王维等一批著名军事将领、经济学家和新闻巨头;叶挺、郭沫若、冯雪峰等一批名流也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抗日战争期间,西天目曾为浙西抗日救亡活动中心。一九三八年二月浙江省第一区寿员公署先迁入西天目禅源寺,举办国民抗日自自卫队干部训练班。继之各类抗日组织机构纷纷迁入。一九三九年一月浙西行署又迁入禅源寺,同年七月《浙西日报》和《民族日报》相继创刊,中共浙江省委浙西特委派遣一批共产党员入西天目,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特别是一九三九年三月周恩来亦曾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公开身份,到达西天目山禅源寺,分析抗战形势,指明抗日的光明前途,极大鼓舞了抗日士气。周恩来此行,对于浙江党的工作,对于统一战线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此禅源寺成为抗日救亡的基地,被日寇视作眼中钉。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五日,汉奸放火烧山指引目标,日寇七架飞机肆无忌惮地低飞盘旋禅源寺上空,轮番投弹三十多枚,狂炸浙西行署驻地,整座寺院毁之一炬。自2000年5月始,在各级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在诸山长老的护念加持下、在各界有识之士的鼎力相助及四众弟子的发心努力,禅源寺的复建发展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来源:民进杭州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