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民进浙江省委会副主委,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光科技”)主要创始人,在经济界和科技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王健创办的聚光科技短短几年内便成为国内同行业中的龙头老大。作为曾经最年轻的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更是在短短三年中两次问鼎这一国内科技最高奖项。而作为民进会员,他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慷慨的公益心,成为民进组织的骄傲。
执着创新 打开创业之门
王健从小成绩优异,获得浙江大学光学仪器专业博士学位后,又以全额奖学金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就读,成为美国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系主任罗纳德·汉森教授的首位中国学生。留学期间,科研能力极强的王健,先后在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杂志上发表论文15篇,被SCI收录的有7篇,以他为第一作者在《测量科学与技术》上发表的论文,被该期刊学术委员会评为2000年度唯一最优秀论文。同时,他还作为主要参与人见证了多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的诞生。
在获得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后,王健进入美国一家从事半导体激光器研发生产的高科技公司。有了一个安稳的工作,原本他可以在美国过上不错的生活,但当他看到国内在过程气体分析技术及分析仪器领域的技术水平依旧非常落后,传统的气体分析产品仍需进口,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仪等高端分析仪器更是全部依赖进口时,他决定要回国创业。命运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扎实的学术功底,持续的创新能力让王健编写的第一份商业计划书就成功地融到了一笔风险投资。
2001年底,带着“第一桶金”,王健回国创办了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次年6月,王健加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组建了“半导体激光测量技术研究所”(现更名为“系统集成研究所”),担任了学校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
以创新求创业,在王健的世界里,创业和创新是不分家的。创业伊始,王健就确立了成为国际一流的高端分析测量仪器供应商的目标。他带领聚光科技的研发团队一直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竞争优势,把创新能力建设和加大创新投入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产品定位和技术研发方面一直采取领先战略。他们在国内最先开始了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技术的产业化开发研究,经过一年半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艰难时期,王健主持的“激光在线气体分析系统”项目终于研发成功,一举获得了2005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使中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掌握该项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更扭转了高端过程气体分析仪器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2005年后,该产品在钢铁领域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奠定了聚光科技在工业过程分析行业的地位。随后,聚光科技主导制定了激光气体分析产品的国家标准,更代表中国主导制定该产品的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这也是中国在分析仪器行业里首次主导制定国际标准。
科研创新让聚光科技尝到了甜头,更使王健以创新求创业的信念更加笃定。科研人才的不断培养和充实,研发经费的有效保障,让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09年,“原位抽取热湿法在线紫外/可见光纤光谱气体分析系统研制及产业化”再次让聚光科技摘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王健人生中第二个科技领域的最高奖励。创新带来的不仅是荣誉,更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用不到十年的时间,聚光科技在分析仪器行业销售额、在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均以绝对优势排名国内第一,成为中国分析仪器及环境监测仪器行业最具规模、创新力和经济效益的龙头企业。
创业创新道路上成绩突出,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王健先后荣获“浙江省特级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企业自主创新优秀人物”“中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人物”“中国第三届发明创业奖”“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浙江省青年科技奖”“浙江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并享受国务院与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科研无止境”,不断创新已成为王健在科研王国里的生活方式。
见缝插针 尽心党派责任
2002年12月,也就是王健回国一年后,他就加入了民进,这与王健的外婆是浙江民进的老领导有着很大的关系。外婆从小的言传身教,以及作为民进会员热心、负责的人格魅力,让王健对民进组织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万事开头难,身处创业起步阶段的王健已经为工作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但他时刻自己作为民进会员的责任。没有时间参与太多的组织活动,那就立足本职为民进出点力。王健在进行科研调研的同时也带着民进会员的视角发现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尤其在环保领域,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都成为了参政议政的“金点子”。
省“两会”是党派人士发挥作用的一个大舞台,虽然王健个性低调,可该出手时毫不含糊。在低碳经济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浙江该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顺势而为,王健当仁不让地提出了自己专业的看法。他的《关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的提案在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被评为优秀提案。在政协专题座谈会、联组讨论会等场合,也经常能听到他平和、理性的发言,他还多次就加强我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简政放权、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等问题发表真知灼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12年,王健当选为民进浙江省委会副主委,分管组织工作。对王健来说,摆在面前的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不了解情况怎么能开展工作?王健带着工科学者的严谨态度,开始着手对浙江民进组织发展的新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温州、宁波、绍兴、舟山,不到一个月时间,王健就雷厉风行地跑了多个地市,通过机关座谈、会员谈心等各种方式,搜集组织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分管领导,他对民进省委会组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十分重视,经常对改进组织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出创新性的思路。他在骨干队伍建设和会员培训工作上投入了不少时间精力,常常代表省委会参加各种学习班、培训班的开班式、结业式,对骨干会员言传身教,起到了提携引领的作用。
热心公益 彰显企业责任
公益,是王健烙入心底的责任,而民进正好为他提供了做公益的良好平台。2013年2月,杭州之江饭店。简单的仪式后,王健和民进省委会签订了一份《民进公益项目基金协议》,王健出资100万元,成立“民进公益项目基金”,用于浙江民进公益事业。因为王健的低调,很多人,包括民进会员都不知道,这位看起来很酷的高科技人才设立了这样一个公益基金项目。最先受益的,是杭州社会福利院的两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他们在当年即通过手术治疗,恢复良好并被领养,过上了新生活。2014年,杭州社会福利院又有两名先天性心脏病弃婴,在公益基金的帮助下,患儿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顺利完成手术,现在康复良好。
2013年,民进浙江省委会接受省委统战部“助推嘉善科技发展示范点”建设的任务,帮扶嘉善二院发展。王健得知后,主动承担了请医卫专家到嘉善二院指导工作及嘉善二院骨干医护去省级医院进修的所有费用,每年约5万元。随着助推嘉善县域科技发展示范点工作的深化和升级,民进浙江省委会在嘉善成立了“民进浙江省委会医卫工作站”“浙江开明画院嘉善创作基地”“民进浙江省委会艺术培训基地”,所有的邀请专家讲座、培训、指导的费用都由王健成立的“民进公益项目基金”一力承担。
2012年起,民进浙江省委会配合省委省政府“山海协作”工作,定点帮扶衢州衢江区妇幼保健院。由省儿保支部、省妇保支部每月各派出一位专家到衢州妇幼保健院帮扶义诊、现场教学。王健有感于专家的高风亮节,从2013年起,“民进公益基金项目”为每月去衢州帮扶的专家补贴交通费用500元/人。2014年,甘肃拉布村小学需要改造学校办学条件,“民进公益基金”捐出10万元。同年底,省扶贫办要求帮扶的天台平桥镇两个村庄需要发展乡村经济,“民进公益基金”再度捐出10万元,并且全面承担聘请会内外专家为平桥镇龙官村打造乡村旅游规划的费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王健的带领下,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也成长为一个充满着爱心与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近几年来,聚光科技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始终以回报社会、造福民众为追求。开展助学活动,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山区的学子捐衣、捐物等活动,无不彰显了公司的企业责任。2002年,这家蓬勃发展的科技公司成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学科”本科生、硕士生的实习基地,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很强的科研技术人才。2009年,聚光科技向浙江省红十字会捐赠283438元,为汶川灾区重建出力; 2012年,聚光科技向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黑支果乡夷郎小学捐赠衣物300余件,文具用品4000余件;2013年,为解决文成巨屿镇中心学校学生的饮水问题,聚光科技为1200余名学生配备了高质量水杯,并签署了一对一爱心结对助学协议。王健说,聚光科技会在爱心奉献、回报社会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竭尽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人们看来,不惑之年的王健已然功成名就,可在他心里,他仍是当初回国创业时那个对科学有着无限遐想、对未来有着坚定信心、对国家富强有着无限责任的大男孩,只是有了聚光、有了民进,他有了更大的舞台,有了崭新的高度,继续书写着新一代科学工作者和新一代党派领导人的新形象。
(本文作者系民进浙江省委会宣传处来俊君,刊发于《情系中华》2015年第11期“人物风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