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组讨论现场
民进界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1月25日上午,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讨论在浙江新世纪大酒店召开。浙江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袁家军,省政协副主席汤黎路,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省委会主委蔡秀军,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建设厅、省文物局相关领导出席联组讨论。
会上共有16名委员作了发言,其中民进界4名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
沈琪芳委员就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特色小镇建设提了几点建议:一是省政府加大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引导力度,建立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政府引导和企业主导相结合的新模式;二是有关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帮助补短板,扎实做好首批特色小镇的创建落地;三是有关部门建立全省区域特色产业目录,公布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录,使特色小镇创建活动真正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省政府进一步完善政策,充分发挥特色小镇改革实验区的功能,鼓励和支持特色小镇开展各类改革创新实验和试点。她还建议省政府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在全省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王淳委员建议省政府在嘉兴正式设立浙江省接轨上海(嘉兴)先行区:一是签订浙沪合作(嘉兴)先行区的战略框架协议,成立联络领导机构,建立省、市、县联络对接机制;二是推进各个层面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推动上海市有关部门与嘉兴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规划对接;三是推进沪嘉有关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从公路、铁路、航道、轨道交通及航空等方面提升跟上海的对接程度,形成立体化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更好地发挥接轨上海的桥头堡作用;四是推进沪嘉同城背景下的民生资源共享,进一步推动双方在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对接合作。
张少华委员提出,生态功能区的“绿水青山”提供了优质的水和空气,但地方发展受限,山区农民享受不到“金山银山”带来的实惠。以金华磐安为例,很多地方被划归为生态功能区,目前生态功能区的补偿标准是25元/亩,平均每人年收入为1500-2500元,远远低于省里4600元的贫困线标准,这导致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山区发展越来越空心化,发展没有后劲,这种现象急需改变。建议省政府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生态功能区的补偿标准,推动“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鲍虎军委员首先谈了创新研究方面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创新研究,却忽略了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对创新关注比较多的是产业及企业,没有涉及高校及科研院所这个创新的源头。建议省政府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中,抓住创新源头,支持并鼓励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前沿性的、原创性的创新研究,加大创新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及技术攻关,做出浙江真正有特色的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撑。其次,他还建议省政府进一步推动建立环保型、节约型的社会,目前存在基础设施过度建设、整体缺乏规划性,城市建设产生大量浪费等问题,值得省政府认真反思和改进,增强规划决策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