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当前,权力腐败的严峻形势力尤其需要发挥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监督作用。要实现这种监督,民主党派首先必须建立内部监督机制,以健全内部“小监督”助推党际的“大监督”。因此,民主党派务需推进反腐拒变、清正廉洁的监督与建设,敢言敢为、勇于担当的监督与建设,建章立制、行为规范的监督与建设,政治修养、思想认知的监督与建设。
关键词:民主党派;权力腐败;民主监督;自身建设
在我国政党政治语境下,民主监督通常主要指人民政协、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对执政党和政府的监督。至于民主党派内部的监督,并未予以充分的重视。鉴于我国权力腐败的严峻形势及其影响,2008年,各民主党派先后制订了内部监督条例,如《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内监督条例(试行)》,包括指导思想、定位、重点、基本原则、工作职责、监督内容、工作制度等条款。这仅仅是民主党派重视内部民主监督走出的第一步,形成内部监督的文体依据,它的实际效果如何,尚有待于实践的审查和检验。加强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是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影响的需要,也是助推民主党派对执政党进行民主监督的行之有效的路径选择和策略选择。
一、建设一个天下为公,勇于政治担当的参政党
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政党制度,我国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既不同于西方多党竞争制度,也不同于前苏联一党独大制度。民主党派是与执政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挚友和诤友,是共产党执政的坚定而忠诚的拥护者和支持者。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是忠诚和拥护的一种表现形式。民主党派有立党为公的优良传统,其中包括对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的结盟和支持,因此发扬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提高民主党派的自身素质,切实有效地对执政党履行民主监督的义务,理所当然地是党派事务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义担当精神,勇当社会的“牛虻”。
民主党派是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群体。我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组织,从它诞生的时候起,就是知识分子、文化人的集合。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知识分子就是社会最进步的力量。知识分子“读圣贤书,明圣贤道”,士农工商,“四民之中,士最为贵”。马克思曾多次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分子最富于创造激情、创造思想和创造能力,是先进科学技术最早的拥有者有应用者。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列宁指出:“知识分子之所以叫知识分子,就是因为他们最自觉地、最彻底地、最准确地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发展。”〔1〕在当代,没有知识分子,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如此,由于知识分子特殊的阅历,特殊的知识结构,特殊的生活方式,当他一旦成为民主党派的一员的时候,便能与党派的职能与使命形成互相契合、互相适应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二者互相渗透,互相交融,又不是互相重合、互相等同,它们都属于政治参与的范畴。所谓政治参与,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参加政治活动或政治事务。“政治参与是政治系统内社会成员为了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根据该政治系统认可的程序和规范,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式选择政治领导人,影响政治决策,监督决策实施的政治运作过程。”〔2〕政治参与既不是政治对抗,也不是政治顺从,而是以一定方式影响政治决策的行为。还是由于知识分子的特殊品格,所以,有学者指出,知识分子天然地是社会的良心、社会的牛虻、社会的批判者。这里的“良心”指的是其政治行为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牛虻”,是把社会比作一头牛,当它昏昏欲睡的时候,牛虻会给它叮一口,使之恢复清醒;社会批判是指评论、批评。知识分子这种本源的觉悟,人们称之为“天下为公,见义勇为”,为参政党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可以认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参加民主党派比参加执政党更加合适。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追求实际也正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政治表达。
(二)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正视参政党面临的考验。
中共中央洞察世纪风云、社会万象,指出执政党正面临着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考验。同一蓝天下,参政党同样面临着多种考验。参政党虽然不处于全局的领导地位,但它的各级领导人都掌握着一部分政治权力,参与或影响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凡权力,都有扩张性。“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很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3〕权力扩张而缺乏制约,必然导致腐败。权力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相结合,必然导致腐败的加重。事实证明,民主党派对腐败没有天然的免疫力。媒体报道,迄今为止,先有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民主人士潘广田受贿案,被称为“山东第一贪”、“中国第一个非党高官腐败”。他声称,“我是党外人士,反腐败反不着我”。他悔恨,“是我做了对不起党的事,我的犯罪给民主党派抹了黑。”继潘案之后,又有山西临汾市副市长、非党人士黄之礼受贿案,还有广西田阳县副县长、民主党派人士邹德祥腐败案。多起案例表明,民主人士手中掌握的权力,也必须关进“笼子”里。
(三)民主党派现实和可能的腐败,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一次演讲中直言不讳:“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眩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制服,实现了把它们关进笼子里的梦想。把它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4〕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5〕这里说的制度,首先是法律法规,然后是日常所说的各种制度、规章等。据悉,近十几年来,仅国家级的反腐法律法规、决定等不下100多件,但尚无专门的“权力监督法”。就民进而言,《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使用“监督”二字6次,其中2次指会内监督。2008年制订“内部监督条例(试行)”是对章程有关内容的贯彻落实,但它的阳光还未能普照全会,有制订条例的第一步,无贯彻落实的第二步。
“打铁先要自身硬”,监督者必先受监督。民主党派应通过包括内部监督在内的多种途径,把党派建设成一个崇尚正义、张扬民意、有骨气、能坚守的社会主义参政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履行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职能。
二、以内部监督助推对执政党的监督
我国高层对国内腐败的表述,先是“形势严峻”,再到“形势依然严峻”,再到“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最近使用了“触目惊心”四字,透明国际对我国清廉指数的排名是:1995年,41个国家中居第40名;2005年,158个国家中居第78名;2014年175个国家中居第100名,而这一年,香港居第17名,台湾居第35名。首都一些媒体和民间组织的调查,在回答“当前中国有哪些忧患”时,“权力腐败”被列为第一项。调查的一个结论是:中国已进入新政权建立以来腐败最严重的时期。
当前,我国正重拳出击,重典治腐。但基本事实依然是:(1)腐败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所谓“清水衙门”已不复存在,直至侵蚀到以传承文明为荣耀的高等学校,以修身养性为宗旨的宗教系统、以保家卫国为职责的人民军队。(2)腐败的级别越来越高,“老虎”之大直至中央核心,高至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获无期徒刑。(3)腐败的案值越来越大。上世纪90年代为腐败的第一高峰,案值多在几万几十万,如今已翻番为几亿十几亿甚至更多。(4)腐败的手段、贪婪的程度越来越恶劣,敢于把国家给人民群众的救命钱中饱私囊,有和人命冤案与腐败有牵连。(5)腐败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它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干扰,客观上引导社会人心向恶、私欲澎胀、道德滑坡;动摇了执政党执政权力的合法性。一个发人深思的现象是:现在不少人对政府的行为宁信其恶,不信其善,出现了“塔西佗效应”:“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不论说真话还是说假话,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会被认为说假话、做坏事。”执政党和政府失去了民心,其结果便是走向“无党亡国”。
腐败的势头不减、变本加厉,监督必不可少。然而,人们慨叹:上级的监督太远,下级的监督太软,平级的监督太难。人们的思想指向另一个方向,调动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监督力量。这里面临着两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一是民主党派本身不是天生的圣人,对腐败不是力枪不入的金刚。二是他们的意识基因里还保留着诸如反右派和文化大革命之类政治运动的惊魂和恐惧。民主党派只有首先把自己打造成一支清正廉洁、赤胆忠心、坚持正义、无私无畏、敢说敢为的团队,才能发挥党际的监督作用。这正是民主党派把内部监督提上议事日程的一个重要理由。
三、换个角度思考民主党派的内部监督
我们把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监督称为“大监督”,把民主党派的内部监督称为“小监督”,小监督为了推进大监督,同时也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讨论监督问题的,市场经济较之僵化的计划经济,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同时又诱导人们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马克思曾引用过一段话,“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杀头的危险。”〔6〕叶剑英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是对马克思的话的回应:“当权力失去20%的监督时,它就蠢蠢欲动;当权力失去40%的监督时,它就破门而出;当权力失去60%的监督时,它就会铤而走险;当权力失去80%的监督时,它就敢于践踏一切法律;当权力失去100%监督时,它就不怕上断头台。”〔7〕叶剑英的话强调了监督的极端重要性。
民主党派的内部监督与自身建设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从大监督与小监督相结合的角度,讨论自身建设,我们试作如下设想。
(一)开展反腐拒变、清正廉洁的监督与建设。参政党内部监督重点在各级领导,实现清正廉洁是第一要务。为官清廉似乎不易,实际上是幼儿园水平的要求,相当于“别人的东西不要随便拿。”小朋友很容易做到,而一些大人物却做不到。古代有“公烛不展私信”的佳话,说的是京兆李用任博郡太守,夜里批阅公文,偶然发现公文中夹着一封家书,即令仆人吹灭公家的蜡烛,取来私人的蜡烛点上,然后阅读家书,读完,“命秉官烛如初”。他的理念是:“公事公烛,家事私烛,公烛不可私用”,“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习近平对干部提出要求:“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款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任何人都不是天生的圣贤。恩格斯称每个人都“半是天使,半是魔鬼”,去私去恶,祛邪扶正,对权力而言,自律值得提倡,监督尤为重要。
(二)开展敢言敢为,勇于担当的监督与建设。政治学上有一条基本规律,凡是政党都以取得政权为目标。中国并不例外。只是“取得政权”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在中国,民主党派与中共结盟,中共取得政权,民主党派得以分享。况且,先期的民主党派,多谦谦君子,不以权力为念。民进在成立时的章程中就表明,“本会至国民代表最高权力机构成立后,由大会决定宣告结束。”〔8〕民主党派信奉的是和平民主、公平正义、为国分忧、为民请命。为此,敢言敢为,勇于担当成为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上世纪50年代,民主人士马寅初根据历年全国人口统计数字和浙江、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提出人口过快增长将给国家带来“可怕后患”、导致“人口迅速增长与就业不足之间的矛盾”等九大问题,主张制订计划,控制人口。他的忧国忧民的忠诚却被认为是“严重的阶级斗争”,虽然周恩来总理说过“马寅初这个人有骨气,有正义感,”它还是遭到国家级的大批判。马寅初坚持科学民主和学术尊严,表示要“言人之所不敢言”,“我虽年迈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要坚持真理,即于个人私利甚至于自己宝贵的生命有所不利,亦应担当一切后果。”〔9〕史家评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陆上真正具有知识分子品格者,只有三人。”马寅初名列第一。马寅初的精神,应当成为民主党派共同的精神。
(三)开展建章立制、行为规范的监督与建设。2008年,中国民进及其他民主党派相继出台内部监督条例,这在党派自身建设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迄今七年过去未能贯彻到基层,仅仅实现“有案备查”。我们建议,是否可以制订党派代表大会、会员大会提案制、领导干部述职制、重大事项质询制、党派成员行为规范等制度、规章。兹就代表大会、会员大会提案制略述理由如下:民主党派成立初期,名人多,人数少,与国共两党交流的主要形式是领袖对话,其优点是效率高,缺点是只走高层路线。今天,民主党派人数大增,仍以知识分子为主,这是一种雄厚的人才资源、智力资源、政治资源,但高层路线依旧,大量资源被搁置,未能发挥作用。实施提案制可以使所有成员就党派履职和其他事务提出批评、建议,发表真知灼见。还可以把提案制扩展到休会期间,即党派成员任何时候都可以提交提案,从而使上层路线变为群众路线。
(四)开展政治修养、思想认知的监督与建设。民主党派从高层到基层成员都应有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统战理论、党派理论的修养,这是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必备条件。避免把政治参与理解为一般的参加政治活动,把“不投反对票”理解为“对党有感觉情”、“不添乱”之类奇诗怪论的发生。
综上所述,民主党派履行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自身必须受监督,首先要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监督必须求真务实,不做应景文章;监督必须贯彻群众路线的精神。
作者:浙江省平阳县电大分校 陈晓晔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 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323.
〔2〕文晓明. 社会主义政治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68.
〔3〕〔法〕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154.
〔4〕木然.
〔5〕皇甫中. 把权力关进笼子里〔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3.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829.
〔7〕叶剑英. 主要领导干部要善于把握“政治生态”环境〔EB/OL〕. http://sjw.ehangde.gov.on.cn/art/2010/4/15/art_27995_428328.htm/.
〔8〕民进中央宣传部. 中国民进四十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198
〔9〕徐斌. 天地良知——马寅初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