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炯明,字涅尘,民进萧山区文化支部会员,当代连环画家、漫画家,中国连环画论坛总顾问、中国漫画家新媒体联盟成员、《人民日报》配图画师、《中央文献出版社》签约画家。现为杭州光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是当代连环画策划、组织、创作领军者之一。
一支小楷长锋笔,描绘了陈炯明的连环画缘。从小,陈炯明就显露出了对连环画的酷爱与天赋。从最初的看到慢慢临摹,他对连环画的喜爱由浅入深。他甚至把买棒冰的钱一分一分积攒下来,全都投在连环画上。但在后来读书时,陈炯明却阴差阳错读了机械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原杭发厂工具科。工作期间,他坚持一边自学画画,一边养活自己。每到晚上,他就拿出厚厚的一叠草稿纸来临摹一些中国古典章回小说上的绣像。孤灯只影,以笔为友。扎实的基本功,就是通过这样的日日夜夜练就而成。
走上连环画这条路,对于陈炯明来说虽是情理之中的事,却并非水到渠成一路坦途。2000年,初具连环画创作天赋的他,由万向集团老总鲁冠球直接调选进董事局工作室,专事万向集团连环画故事的创作。同年他拜在浙派人物画大家来汶阳门下。经过师父在原理、构图、章法、色彩等方面一年多的悉心指导,陈炯明的连环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跟随来汶
几十年来,陈炯明坚持用毛笔绘制连环画,笔耕不辍。连环画是中国的国粹,源远流长,而软笔是创作连环画最为正统的工具。笔锋勾勒伴着淡淡墨香,顿时让人有一种承上启下、发扬国粹的责任感。中国是连环画的故乡,连环画如何“涅槃重生”是全国几万“连友”探讨的热点。坚持连环画的“根”,不断以创新求发展,是陈炯明向来的观点。吸收现代元素、弘扬古典名著与传统文化,已经是连环画发展的一种大趋势。这也正是陈炯明和“连友”们一直坚守的不断创新的路。
正是这样的使命感,陈炯明和他身后的团队每几年便会编创一部古典题材连环画。但是此时的陈炯明却为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志连环画理论的梳理研究。
2011年9月,一场全国“连友”的盛会——首届中国(萧山)连环画交流会暨首届浙江省连环画研讨会”在陈炯明的牵头下成功举办。全国300多名当代连环画工作者和收藏者齐聚一堂开展交流、创作。创造了一次连环画的集体“复活”,也让连环画再一次引起了大范围的关注。”
2012年加入民进这个大家庭后,为组织活动添砖加瓦更成了陈炯明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民进萧山区委会的共建基地活动、送文化下乡活动中,陈炯明的连环画原稿展大放异彩,引起了参观者们的浓厚兴趣。“水浒传”中的108位绿林好汉一直是为文学爱好者津津乐道的人物,其形象也深入人心。在水浒人物原稿展中,陈炯明用自己的画笔和充沛的灵感,将众多古典英雄形象展现得性格鲜明、栩栩如生。这次画展同时也为连环画艺术的普及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这种对连环画近乎狂热的痴迷和对民进精神执着的追求,使如今的陈炯明,从容适应了从知名连环画家到普通民进会员之间的角色转换。让我们期待他为连环画事业再创辉煌,为民进工作贡献力量!
作者:民进萧山区文化支部 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