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参政议政) 探寻民间文化珍宝

省委会赴遂昌调研民间文化活动纪行

 

佚名

 

十月金秋,向以民间文化资源丰富著称的遂昌县举办了一场独具特色的全县民间文化大集,对于素来关注文化发展的民进浙江省委会来说,这是一次探寻民间文化珍宝的好机会,10月8日—10日,省委会副主委赵光育率由省民间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露生等专家组成的调研组一行7人来到遂昌,进行了一次“深山探宝”活动。

调研组8日下午到达遂昌,当晚,就在徐炳东副县长、县委统战部包建崇部长和民进总支主任马翔华等人陪同下参观了县体育场的灯展。只见在场内围绕400米标准跑道内圈大大小小两百多座(盏)彩灯,把这片夜空装扮得流光溢彩,引人入胜。绕场一周,各种构思奇巧,制作精致,体现部门、乡镇特色的大型灯座,美仑美奂。众多民间老艺人制作的传统灯彩,有十二生肖灯、龙凤花灯、人物故事灯、走马灯等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别有一番情趣。调研组专家建议,鉴于遂昌县南溪建造了翻板坝形成一片稳定的水面,如把这灯展置放在溪面上,水波荡漾、灯光摇曳,加上水中倒影,会有更好的观赏效果。

9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听取了遂昌民间文化大集领导小组长、县委副书记傅保国和副组长、副县长徐炳东的情况介绍。交谈中,调研组的领导、专家对该县以“大集”的形式推动民间文化活动的做法倍加赞赏,认为这是一个很实在的创意,既符合民间文化群众性的特点,又体现了民间文化自娱自乐的特性,区别于赢利性的商业演出。这种“大集”形式在全国也是一个“独创”,应该很好总结经验,加以提倡和推广。

下午,调研组一行在县领导的陪同下,首先参观了设在汤显祖纪念馆和陈家大屋的“民间艺术品展览”,接着又参观了大柘泉湖寺“遂昌革命史迹陈列馆”,最后来到石坑口村观摩“石练十番”的演奏。吴露生在聆听昆曲“十番”的演奏后,向老艺人仔细询问该村“十番”乐队的形成和传承过程,并从该村肖根其家从1949年珍藏至今的“十番”工尺谱中看到汤显祖昆曲“四梦”对该乐队的深远影响。与各地不同的“十番”乐队比较,“石练十番”以其“四梦”为主体的昆曲曲牌古朴典雅别具一格,使人耳目一新。吴露生感慨地说,“石练十番”从古至今,一直流淌着汤公流韵。现在她已列入我省“民间文化遗产”,应当好好继承和发扬,尤其要培养新一代的演奏人员,可通过举办传习班的形式把这一传承400多年的“活化石”一代一代传下去。调研组的领导、专家还与“十番”老艺人合影留念。

观摩三仁乡的“畲族婚嫁对歌表演”是当晚的主要节目,虽然语言不通,但在当地干部的解说下,基本上看懂了整个婚嫁表演过程。吴露生还以一个观众的身份,亲身参与此项活动,体验畲族婚嫁中的欢乐。表演结束后,吴露生作了点评。指出,三仁畲族婚嫁表演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具有较多的参与性,吸引观众参加,气氛更为热烈,希望在今后的深化加工过程中,把这一特色表演演绎得更加充分,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使三仁的畲族婚嫁表演,别具一格,更受群众欢迎。

10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又来到了桃溪茶灯戏的发源地湖连村,与当地民间艺人座谈茶灯戏的兴起、延绵与发展。据介绍,遂昌自隋唐以来就是一个产茶大县,一直延续到明代,一代名宦汤显祖在遂当政5年,仍留下“烧将玉井峰前水,来试姚溪雨后茶”的名篇。其中“桃溪雨后茶”就是产自源出高坪,流径应村、北界的桃溪源沿岸。茶业兴盛,茶灯戏应运而生。据考证,桃溪源的茶灯戏源于宋代,这是茶农为庆祝茶叶丰收和企盼来年茶叶好收成的欢庆之举———经历代传承、演绎、发展,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为丰富,终于演变成集灯、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茶灯戏。年年在春节后到邻近乡村演出,成为当地民众的一项传统文娱活动。座谈会上,当地老艺人和中青年妇女当场唱了茶灯戏的片段,可惜主演人员分散各地,未能观摩其演出。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午,民进省委会调研组终于在海拔840多米的塘下村如愿以偿地观看了茶灯戏“补缸”的演出。塘下村的这支演出队伍,乐队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使用民间传统乐器,吹、拉、弹、唱比较娴熟。乐曲也热闹欢快;演出都是一、二十岁的小姑娘,补缸匠、王大娘也都是女孩子扮的。衣着色彩鲜丽,但不失农家风彩;扮相俊美,富有青春活力;演出过程中,两位主角诙谐、有趣,伴唱伴舞的演员动作整齐,配合默契,整台演出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虽然演出场地太小,施展不开,但从内行人看来,仍然不失其精彩。赵光育副主委对这枝藏在深山的奇葩给予了热情的赞许和鼓励。吴露生兴奋地说,从湖连的座谈到塘下观看表演,觉得这一带的“茶灯戏”的确是源远流长,经过数百年锤炼,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已经整理出来的《采茶》、《补缸》、《卖花线》等融合在茶灯戏中的众多民间小戏,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反映当地民众的勤劳、诚朴、乐观、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所以能够千百年来久演不衰,的确称得上民间文化遗产。过去我们只看到“茶灯戏”的“灯”字,因而类比中把她忽略了。这次实实在在地感受“灯”中有“戏”,而且“戏”的味道很浓,回去之后要尽可能帮这里的“茶灯戏”多作宣传,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争取支持与帮助。调研组领导和专家们鼓励当地干部群众要十分爱护和积极培育这枝民间艺术瑰宝,要在继承和发扬上下工夫,采取多种形式,培育青年一代,使她重放异彩,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10日下午,民进省委会调研组一行带着一路的风尘与困乏,也带着丰硕的收获与欣喜,行色匆匆离遂返杭。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