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委员会
进入大字体模式
退出大字体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资料
【“两会”团体提案】关于整合资源推进我省康复医疗事业发展的建议

2012年,国家卫计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康复医疗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十二五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对我国康复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今年9月,省政府制定了《浙江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使我省康复医疗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因我省康复医疗起步晚,基础薄弱,整体水平不高,与广大群众的康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康复医疗存在多头管理,资源整合和利用效率不高。整体来看,康复医疗事业主要涉及几个系统:一是卫生系统,主要负责综合性医院的康复科、股份或民营康复医院和部分康复中心等;二是残联系统,主要负责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建设管理;三是民政系统,主要负责福利院、养老院、儿童康复中心;四是教育部门,主要负责特殊学校内的学生康复服务等。政出多门,造成有限的医疗资源浪费,如对治疗脑瘫有效的水疗设备,不同系统都投入,而脑瘫病患则人数有限;在实际操作中造成一些康复机构管理难以协调、联动困难。如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最佳时间是6岁之前,但实际上,6岁之前的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教育还没有纳入教育部门。

二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康复医疗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大。康复医疗服务主要涉及到三种人群:一是老年人群,患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为康复治疗的主要对象,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类问题会更为突出。截至2015年末,浙江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84.03万人,占总人口的20.19%。,其中需要康复服务的有360多万人。二是残疾人群,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浙江省共有各类残疾人3118万,近6成残疾人有康复需求。三是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需要康复治疗,其中80%的慢性病患者需要康复治疗。

三是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不足。我省的康复医疗、服务还是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疗机构为主,缺乏具有一定规模以上的大型康复专科医院。2014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省医院中康复科床位为5147张,仅占医疗机构总床位数的2.2%,人口占比仅为9/10万人。康复医疗机构中的专业康复医疗设施也相对落后,二甲以上康复医学科设备平均不到100万元,有的医院一把银针为主要设备。普遍存在规模小、床位少、资源分散、服务内容少且水平不高等问题。

四是康复医疗专业人才匮乏。我省现有康复医师仅为0.75/10万,显著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70/10万,也低于全国的1.76/10万;康复治疗师为1.67/10万,同样显著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70/10万。而且,我省现有康复医疗人员大部分从中医针灸、骨科、护理人员转型而来,民办康复教育机构也都是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的老师,很少受过康复医疗专业的系统培训。康复人才培养速度赶不上需求增长,真正具有独立诊疗资质的康复医疗专业执业医师仍明显匮乏。

五是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我省的整个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基础还比较薄弱,康复专科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社区和家庭康复服务这一完整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其中,医保管理和康复治疗费用问题仍较为突出。如慢性病的康复治疗周期长,治疗费用相对较高,然而针对单项疾病的医保期限只有90天。又如康复治疗单项费用普遍偏低,运动疗法55元(每次不低于45分钟),作业疗法33元(每次不低于45分钟)等,此类康复项目均为一对一专人治疗,医务人员付出与收费不成比例。

为此,建议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整合资源,加大力度推进我省康复医疗事业的发展。

一、整合资源,实现多赢

针对目前康复医疗资源分散,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的问题,建议:一是由省政府牵头,加强卫生、残联、民政、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明确以卫计委为负责部门,整合政策、资金、人才、设施等各类资源,做好卫生医疗资源和残联康复设施资源有机结合的文章,真正地把现有的康复医疗资源利用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二是在整合资源中,政府要通盘考虑,要充分尊重各方的侧重考量和利益诉求,对各自区域内的设施建设和功能布局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对康复医疗的现状做一个详细的调研,对于像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医疗此类问题,从实际出发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所在,理顺领导关系,切实推动康复医疗事业的发展。四是做好康复医疗机构发展规划,在十三五卫生事业规划和医疗机构规划中,合理编制康复医疗机构数量和床位,科学定位,为康复医疗工作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二、加强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

康复专业起步晚,人才培养相对滞后。目前我省高校康复治疗师专业年招生数已超过400人,而康复医师属于临床医学专业范畴,没有专门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问题比较突出。针对康复医疗专业人才的匮乏问题,建议政府:一是增强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利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资源,在临床医学专业培养中针对性加大康复医学的教学内容,培训出具备康复医师基本技能的人才,为康复医疗提供基本人才保障。二是完善开展康复人才引进、培养等机制,以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多点执业等为契机,推动人才合理流动,加快我省康复医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三是要建立完善、可行的人员培训、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对现有康复服务人员开展培训,加强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康复人员的规范化服务能力。

三、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目前公立医院对康复医疗不够重视,民营企业对投资康复医疗和医养护一体化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托养中心的积极性很高,但受政策的限制很难落地。针对康复医疗事业相对滞后的现状,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研究,完善政策,推进发展。是建立完善的康复投入机制,加大康复经费投入,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和公建民营的新模式,鼓励引导民营医院开设康复医疗专科,增加康复服务供给。二是建立康复医疗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紧跟互联+这个时代发展,高起点加强康复需求管理。三是加强康复医疗学科建设,重点突出儿童抢救性康复治疗。是建立更加高效、透明的社会筹资、救助机制,加快推进我省康复医疗事业的协调发展。

编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