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副主席、民进市委会主委赵光育,民进桐庐县支部副主任贾安琪反映: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推进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员技能偏低,职业培训亟待加强。从调研情况看,农民工等人员普遍存在科学决策能力不强、经营管理知识缺乏、专业知识偏低等问题,缺乏对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生产条件等的科学论证,往往盲目决策,且不知如何甄别创业项目,难以获取识别有效的创业和市场变动等信息,创业风险较高。同时,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创新驱动能力弱,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二是产业培育不成熟,政策支持不够。这一群体的家乡往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返乡创业项目选择余地小,创业平台在引进优质项目、大项目上存在瓶颈。
三是配套服务乏力,创业环境不佳。物流信息滞后,偏远的乡村无法很好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农产品的上行销路和价格受限制,创业回报率低,影响返乡创业热情。同时,返乡人员的创业培训相对缺乏,培训方式较为僵化,针对性不强。融资渠道不畅,大部分返乡创业者以自身储蓄作为创业资金,借贷资金门槛和利率较高,手续复杂。
对此建议:
优化创业指导服务、培训服务和金融服务。通过开展创业博览会等活动,搭建与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的合作平台,实现创业项目精准开发与推介。人社部门研究出台支持返乡农民工等人员培训和人力资源培训中介服务机构建设的相关政策;金融、工商、人社等部门建立创业评价体系,进一步扩大抵押物和担保人范围,出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降低创业担保准入门槛。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两方面给予财政倾斜:一是省市发改部门研究出台支持试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举措,中央专项建设资金能向返乡创业试点县的相关建设项目有所倾斜。二是进一步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发改、经信、财政、环保、科技等部门制定出台推进产业发展和梯度转移政策,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确保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尽快落地并落实到位。对返乡创业的企业,新增的国税部分在一定时间返还给试点地区财政,用于用工培训和反补给企业。对返乡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适当提高营业税起征点。
来源:联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