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疑难案件会提供法律服务

指导民生“三伯伯”人民调解工作
在中共桐乡市委统战部的坚强领导下,2012年9月,由民进桐乡市基层委员会牵头的13名党外人士组成的“同心•法律服务团”组建成立,并确定崇福镇为法律服务基地,2017年拓展乌镇镇为法律服务基地。成立以来,服务团以崇福镇、乌镇镇“同心•法律服务基地”为依托,充分服务团成员优势,帮助解决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四年多来,已接受群众法律咨询2200多人次,免费提供法律援助16人次,举办法制讲座18场次,走访企业320多家次,担任企业法律顾问40多家次,逐步构建起基层法律服务的“同心”模式。
一、凝心聚力、干在实处,当好服务中心的“店小二”
“同心·法律服务团”充分发挥专业律师优势,提供无偿法律服务,为政府各项中心工作开展提供法律保障。
(一)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围绕经济发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重大国际峰会”等中心工作,服务团主动介入、积极参与,对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纠纷及时提供法律服务,处理了多起疑难复杂纠纷(案件)。如2011年,崇福留良铁丝镀锌厂因严重污染被桐乡市人民政府依法关停。2012年10月,张某以自残、携带农药、汽油等危险物品“讨要补偿”被判刑,刑满释放后赴京上访。2014年3月,法律服务团成员施如玉、屠祖良等参与信访公开评议终结工作,积极做好法律解释,多次上门劝导,同年6月协助成功化解,张某已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工作。
(二)协助重大国际峰会维稳工作。服务团积极协助做好G20杭州峰会和乌镇峰会维稳工作,专题开展“周末普法志愿者在行动”“涉稳涉诉疑难问题会商”等专题活动。在第二届乌镇峰会期间,崇福镇李某某因借贷纠纷赴京上访,谢学元律师多次召集会议讨论法律援助方案,并为其免费提供法律服务,最终李某放弃了赴京上访的念头。
(三)服务保障民生实事工程。积极开展服务民生办实事活动,为群众、学生、职工等不同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屠祖良、蒲峻麟、徐国强、朱树兴等律师在崇福法律援助站义务提供法律帮助。同时,积极参与政府事务调解及涉法涉诉案件处理。2012年11月,冯震远、祝丹华、张学锋等律师会同崇福镇联合调解工作组,和华光村6名村民代表进行5天连续协商和5次面对面约谈,最终达成拆迁补偿协议,确保了政府保障性住房的顺利开工。
二、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打造普法宣传的“生力军”
法律服务团将普法宣传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扎实推进释法、普法和群众维权工作。
(一)开展“法律七进”专题活动。经常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成为服务团一项普法特色工作。根据崇福皮毛市场经营户民间借贷、企业融资等个性化法律需求,派律师开展送法进市场活动;针对崇福重点建设工程,积极宣传《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等内容,增强务工人员法制意识。
(二)开展基层普法宣传。四年来,利用“浙江法制宣传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载体,以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形式开展各类主题的基层普法活动,总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由张学锋等百家律师事务所牵头实施的“新青年、新农村”法律服务项目,足迹遍布崇福镇26个行政村,深受群众好评。
(三)开展法律业务培训和爱心帮扶。发挥服务团中专业律师的优势,协助政府和企业培训法律人才,4年来多次参与崇福镇村(社区)治保、调解主任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司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组织成员走访一线工人,开展送清凉、送温暖,并宣传劳动纠纷、工伤处理等法律法规,接受现场法律咨询。
三、创新载体、靠前服务,争做法律服务的“先锋营”
法律服务团通过不断探索和基层实践,形成了“坐堂门诊”“四个一”法律调解等特色法律服务。
(一)打造“坐堂门诊”常态法律服务模式。服务团成立后,为给基层群众提供固定的法律服务和咨询平台,确定了“法律服务在身边”律师坐堂门诊服务模式,每周四上午在崇福镇便民服务中心提供现场法律咨询,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4年来,“坐堂门诊”法律服务总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520多人次,其中企业咨询90多家次。
(二)创新“四个一”基层调解机制。“四个一”法律服务平台是服务团服务基层法律调解的一大创新,即“一村(安东村民生三伯伯调解室)、一社区(语溪社区乡贤工作室)、一警(崇福派出所警调室)、一诉(崇福法庭调解室)”,以提供菜单式服务及定期派驻律师参与等多形式开展法律指导、咨询服务。如2016年5月,新都灵化纤公司因行业总体下滑无法继续生产,尚欠职工200余万工资无法支付,张学锋、沈建忠、谢学元等律师接受指派协助参与案件协调,为职工讨薪打开合法诉求渠道。
(三)深化“同心同力”特色专项服务。实施“同心同力”七大专项行动,以“同心同力”为导向,同心同力为崇福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提供法律服务;为骨干企业、民营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法律服务;为社区居民普法和解决法律问题提供法律服务;为涉法涉诉信访群众依法提供法律服务等七大专项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7年,“同心·法律服务团”将按照市委统战部的决策部署,围绕市委“两个核心”工作,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和“一业一网”推进,继续做好法律服务品牌打造和基层法律服务深化,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长效服务,为努力把桐乡打造成先进制造基地、诗画水乡典范、旅游人文名城、网络智慧强市作出更大法治贡献。
来源:民进桐乡市基层委员会